技術提供:Blogger.
RSS

不要再出現這樣的人—制度上可以如何調整?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面對任何重大事件,以想像力去猜測事件的原因往往無法解決問題,更有可能導致更糟糕的結果。例如,現在有立委提及虐/殺童者不得假釋,然而刑期結束後出來沒有法務監控其實更讓人擔心,這想法明顯是出於情緒反應,欠缺對整個法務體系的認識,假釋制度除了鼓勵受刑人向善,同時也是增加政府在社區對更生人的監控。若是想要隔離罪犯,最好的方法是延長隔離,更改假釋制度於事無補,不過就犯罪防治來說,如何增加更生人的社會監控與社會福利讓更生人回歸社區才是最好的方法。不論如何,不得假釋可能只是讓犯人出獄不受監控,最後只會弄巧成拙。

若想預防憾事發生,對於事件的脈絡就需有所瞭解。想要保護孩子是所有家長的心願,當憾事發生在幼童身上,身為家長的人都會跟著心痛,心裡自然會有不安的情緒,喊出「殺/虐童者死刑」看似很有魄力,但若以「正常」人的思維去猜測「病態」人格,很有可能只是投其所好,讓更社會陷入更大的危機。

對於堅決廢死刑的國家,民眾早已認知死刑沒有嚇阻作用,最大功能只是讓社會焦慮有個出口,但是換來的是政府不用改變制度與更多潛在的危險(請參考風傳媒:從死刑存廢思考犯罪防治),然而思考死刑存廢仍需留意社會對更生人的態度,與國家對更生人的社會監控與社會福利是否足夠,當一個人被長久隔離越久,回歸社會的難度越高,社會不接納,政府不負責,受刑人在付出法律代價後仍無法回歸社區,最終只能再回到監獄。死刑不是萬靈丹,若不改變制度問題能會持續存在。

改變制度無法帶來永久的穩定,但會是處理最完善的作法,制度需要不斷因應社會變遷而一再調整,或許不去聚焦與此次事件,而去思考制度上可做的相關改變更重要。面對這次案件其實要看的是三件議題,ㄧ、刑罰的演變、二、法務面對藥物濫用矯治的矛盾,與三、醫療的崩壞三、。平常看似與一般大眾無關的議題,但其實我們都被不同議題串聯著。

討論這三個議題之前,有幾個知識與此議題稍有關係,雖不在討論重點,但仍需要知道。

-大部份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療下比正常人還要安全,就算犯案往往是輕案。
-較先進國家把藥物濫用者視為慢性病人,臺灣則是病人與犯人。
-人格疾患雖然在精神醫療中,但普遍現在醫療希望處理的是非人格疾患的精神疾病。
-加害人家屬可能在照顧上早就身心疲憊,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所有家屬更容易求助 而不逞罰他們。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當遇到自戀的人

在生活中,是否曾經遇過一些人,總是讓自己覺得不夠好,或是讓自己沒有自信?這些人可能是父母、伴侶、同事、朋友、或主管等,跟他們相處,容易帶給自己焦慮、不安、自責、擔憂等不舒服的感覺。但自己仔細回像,跟別人相處又不會有這些不快的情緒。你遇到的這些人,可能就是外在自戀但內在卻自卑的人。
這些人會不時地、且不經意地強調自己的優點,無論是家庭、學業、工作、人際互動的表現,他們不是很自在地享受他們的生活,而是把這些作為拿來說嘴,或是用來比較。透過這樣的方式,凸顯他們的不一樣。同時投射他們內心的自卑,讓觀者或聽者,感受被迫比較的不快感。
藉由說自己的好處或優勢,透過批評別人或外在環境的不好,他們得以提昇自己的自信,好像不這麼做,他們就會暴露內在極度自卑的樣貌。這些方式也可能呈現在日常的交友的對話,或是大家習慣使用的通訊平台,例如臉書、Line、或推特之類的軟體。
適當的自重跟自尊,有益於我們自我的提升。透過尊重我們自已的表現跟看重我們的人生,我們是在跟過去的自己比較,透過自我突破,得到滿足跟喜悅。但是過度的自戀或把內在自卑的形象投射到別人身上,是在比較中得到病態的成就感,這就不甚健康。
如果遇到這樣的人,可以先想想自己跟這些人的關係,是否可以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樣可以降低受到刺激的頻率跟強度。但如果是親密關係,就要考慮進行諮商或治療,甚至是家族或是伴侶諮商。但通常自戀的人,都不太願意面對自己的陰影或情結。但無論如何,先穩住自己,把自己照顧好,沒有人可以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只有自己要先求援,找到給你力量的親人朋友或是治療師,這些都可以讓你找回那個你值得珍惜的自己。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人生的最後功課-面對死亡的陰影

死亡是我們一定會面對的生命議題,無論早或晚,無論自己或是自己重視的親朋好友,都將面對死亡帶來的人生功課與情緒反應。昨晚看了公視的一部紀錄片-人生的最後功課。葛文德醫師在《終有一死》(Being Mortal)中,探討病人與家屬在臨終時的互動,思考疾病、醫療與死亡間的關係。在網頁上也提到他自己的一個病患,給他的啟示:「行醫的目的不該只是為了好死(a good death),而是要讓病人好好活著,直到最後一刻(a good life to the very end)」。
葛文德醫師也回想起面對自己父親罹癌去世的過程。他的父親也是一位醫師,當他們一起面對疾病時,葛文德有了不同的觀點面對家人的臨終照護,讓父親在臨終前,更能和他珍惜的家人、朋友、社區同在,也交代死後,能夠把他的骨灰,帶回印度,灑向恆河,跟遙遠的過去、以及未來,重新結合在一起。
面對死亡的恐懼跟焦慮,常常都會讓病患跟家屬經歷很大的壓力,要在短時間消化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有要面對自己的情緒反應,還要想到解決的方式。相對醫師所提供的醫療建議,就變得更加沉重,華人文化對於臨終照護的不熟悉,常常也都會誤以為就是放棄治療。如何在這樣的狀況下,能夠同時分擔病患跟家屬的情緒反應,然後協同醫護人員分享跟討論後續治療的安排,也要協助病患跟家屬對病情發展有適當的理解與接納,甚至包括面對有品質的臨終關懷等,這些都不容易,也都需要耐心跟時間。
我想起之前看過的病患們,無論是陪同長輩,帶著伴侶,抱著小孩,面對不同的疾病(不光是腫瘤),除了對本來的病情採取的藥物或手術治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可以協同其他醫療同仁,跟病患一同面對這人生最後的功課。讓死亡的陰影,轉化成為自己、家人、和朋友們的滋養,而不只是遺憾跟悔恨。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衝動與自我控制---我的工作記憶體跟別人不同嗎?

有時候會不會覺得自己就是很容易分心?
覺得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言行?
或是該作的事情,總是會不斷地拖延?
為什麼有人能夠一心多用,有的人就需要專心作一件事?
有人會說自己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也會病患說某某醫師告訴自己是注意力缺損症候群等。但真的仔細詢問,也不一定符合診斷。那這些狀況到底還有甚麼其他的原因呢?這也許跟每個人的工作記憶體有關(working memory capacity)。
讓我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來比喻。想像我們的大腦就像是一個電腦,大腦裡有一個硬碟,儲存了我們過去的記憶或知識。當我們碰到狀況或是問題,我們的電腦就要開始思考怎麼去因應跟處理。早期的經驗或是知識,就可能從硬碟中提取,放進我們的工作記憶體裡去運算。依據每個人的工作記憶體大小跟能力不同,影響我們思考跟反應的能力。
工作記憶體比較少的人,就有可能在還沒想到解決的方式前,就分心去作別的事情,或有的可能還沒思考清楚,就過於急促的回應或反應,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工作記憶體比較好的人,可能就比較能夠專心在自己當下的目標,甚至同時處理不同的事情。(當然實際的狀況,沒這麼簡單的劃分清楚,請大家先不用急著去作單一的解釋或套用)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接納自己的陰影

有天晚上,走在台北的街道上,看見一對母親跟小孩。小孩像是做錯了什麼事情,一直被母親大聲的斥責,小孩想要靠近母親,被母親推開,又繼續地責罵。然後母親情緒化地罵完,就自顧自地往前走,小孩發現母親離開,就邊哭邊跑地跟上去,想要抱著母親,又被母親推開。
在父母的生活體現中,小孩學習著雙親外化的陰影,一點一滴地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小孩也許害怕、也許焦慮、也許憤怒、也許不敢信任他人,這些都在雙親各自的言語跟行為中,逐漸成為小孩固定的反應模式,影響往後人際互動跟思考模式。換句話說,創傷已經不只是心理的問題,而是生理上也呈現一種固著的、自動化的刺激-反應模式。
接納自己的陰影,要先能夠看到自己的陰影。這些陰影,通常會投射在最靠近自己的人身上,大多是親密關係的伴侶,或是自己的下一代身上。但是畢竟伴侶不是自己的治療師,更不能要求自己的小孩承擔自己的早期人生的苦難。但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把自己的陰影,當成是別人的責任,於是反覆地傷害自己,也傷害了愛自己的人。
希望每個人,都能勇敢且溫柔地看見自己的陰影,逐漸地把自己投射出去的陰影接納回來,整合自己的生命,才可能跳脫父母故事的老劇本,重新活進自己的人生。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自戀性格的父母可能阻礙子女發展穩定的伴侶關係

自戀性格父母的下一代,常常會無意間重覆父母互動的模式,影響跟伴侶的互動。此文的自戀,並非指顯著的人格疾患,如果按照分析心理學的概念,主要指一個人被無意識的英雄原型掌控,或是本身還是永恆的少年或是少女,認為自己可以想做甚麼就可以作到的天真。在這樣的個性裡,會要求別人配合自己的人生或想法,卻沒辦法意識到自己像是個長不大的小孩,不斷上演重覆的小英雄劇碼。
簡單來說,有兩種基本的組合狀態,第一是雙親之中,只有一位父母是自戀,另一位父母配合著另一方自戀的狀況。另一種是二位都自戀。通常前者會有權力一高一低的狀態,但隨著關係的緊繃,有時會出現情緒的反撲,但大多時候父母還可以達到一個平衡。但後者就會比較緊繃,常常會有衝突,通常也會導致離婚或分居等。無論哪一種狀況,當下一代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多少都會受到父母互動的影響,也影響兒女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