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請珍惜跟精神科醫師會談的時間

精神科醫師,不應該只是負責開藥!無論醫師或是個案,都需要時間建立安全感跟信任感,也需要時間了解病情的脈絡跟症狀,才能夠評估個案當下的診斷、用藥或心理治療與否、社會家庭的介入處置、以及後續如何追蹤。這些都是需要花時間的,精神科醫師不是算命師,不是幾分鐘的初診,就能夠完成上述的這些任務(初診通常都需要20-30分鐘)。
那複診呢?複診通常跟上述的步驟一樣,每次的病情都會改變,有時候要症狀減輕要減藥,有時候症狀惡化要調藥,有時候病情好轉穩定要停藥結案。但這些都需要花時間會談。每次健保的門診會談也都需要8-10分鐘左右。如果醫師只是告訴你拿藥,幾分鐘或不到一分鐘就請你去拿藥),真的不太容易完成上述的工作。
儘管短時間的健保看診無法取代穩定的心理治療關係,但是精神科醫師每次的健保會談,都應該具有評估跟治療的目標。這些都是個案要學習去找到適合的醫師跟自己的病情工作。
就算不同的醫師,有不同的醫療習慣,但最重要的是,個案必須要學習判斷怎麼樣跟醫師建立有效的合作同盟關係。不是去一廂情願地接受藥物的神效,也不是一味地接受自費的課程、諮商或是心理治療。理論上,這些都是精神醫師要跟病患一起合作跟討論,兼顧生理、心理、社會的全人照顧的考量,討論哪些是真正對病情或是困境有幫助的,才能漸漸地看清楚個案的需求,改變往後的人生。
圖,取自Plum Village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lumvillage/?fref=ts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能不能,讓我就只是這樣。」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文 / 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能不能,讓我就只是這樣。」

有的個案會跟我說,
他必須要更堅強,
他必須要讓自己往前走,
他必須要勇敢面對霸凌者。
有的朋友會跟我說,
他必須要調適好自己的情緒,
他必須要解決眼前的問題,
他必須要不再悲傷,
他必須要忘掉過去那個人。
這些「必須要」,其實都不是他的需要。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受困的家庭關係


文 / 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每次治療的歷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故事跟生命價值,也都是獨特的。

不過有些話語,會不約而同的出現在不同的治療室裡,會透過不同的人,不同的聲音說出來。


她是家族當中的大姊姊,從小,她就知道別人要她乖,要她努力,要她聽話,要她體面,要聽大人的話,要一直表現的好,要體貼父母的辛勞,要不能有自己的意見,要順從。她也一直這樣努力著,問她為什麼聽話,問她為什麼要那麼乖,她不知道,她的爸媽是別人眼裡看起來的模範夫妻,小孩聽話,事業有成,但實際上,家裡的負債已經多到爸媽不敢讓小孩知道,爸媽在家的互動有時就像冰庫,有時則是刀劍棍棒齊飛的荒謬肥皂劇。

她覺得,或許她乖乖的,爸媽就會開心,就會好好的,就不會再有爭執,就不會有人動不動就要鬧離婚鬧自殺。

她快樂嗎?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霸凌的世界


文 / 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霸凌,是個沉重的議題。
霸凌,不是只是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關係而已。
在霸凌者與被霸凌者之外,
在強者與弱者之外,
還有一種人。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生活心理學】


打開衣櫃仔細看看,你會發現,真正會穿的衣服,可能不到20%,剩下的衣服,如果不是一年穿不到一次,可能都是超過三年以上沒穿,但捨不得丟掉的。

有的與回憶有關,
有的與價格有關,
有的甚至找不出留下的理由。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我的問題在哪裡?


「有沒有想過,到底為什麼要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需求是源自於誰?
如果問題是家庭,要離開家庭嗎?
如果問題是憂鬱,要解決憂鬱嗎?
如果問題是我,那我要被解決嗎?」
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談親職教養】


常常有朋友們跟我說,在親職教養上遇到很多的挫折跟困難,總是會不小心在某些點情緒失控,總是沒辦法給出更多的包容與愛。

每次發完脾氣後卻又滿懷愧疚,後悔不已,甚至是抱著剛剛暴怒飆過一頓的小孩一起大哭。

那種無助的感覺,常常是別人難以體會的。
「面對小孩,我好像需要更多的修養」
「教養不只是靠修養,還要不斷的修練(煉)」
修練(煉) 的過程,需要嘗試不斷覺察自己的壓力,自己的情緒,自己的生長背景,自己的道德規範,自己的自我限制,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恐懼,自己對上一輩的怨與悲,甚至是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死結。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什麼是沙遊治療?

文 / 陳琬渝 臨床心理師 (特邀)
      想到心理治療,我們腦中很容易便浮現出一張舒適的長椅、滿臉愁容的案主與坐在一旁的治療師,案主通常會躺在長椅上,而他們的任務便是躺在椅子上自由地進行聯想,再把他們想到的內容說出來。被治療的案主似乎應該都要有顯然易見的悲傷與脆弱,而語言將會在心理治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開口說話與沉默之間都有獨特的意義。
      然而近幾年來逐漸地可以在媒體或戲劇當中,瞥見各種與我們既有印象不太一樣的心理治療模式,有時候案主參與藝術治療、心理演劇,又有時候案主會將許多小小的物件,放在一個裝了沙的藍色木箱當中,創造與呈現其內心的世界,日劇Dr.倫太郎中便有一幕如是呈現:
      患有多重人格的女主角欲拜訪醫師男主角,但碰巧醫師不在診間,女主角在等候時,被診療室內所擺放的物件所吸引,並下意識地將一匹馬的物件放入沙盤的正中央,當醫師看到她所做的沙景後,馬上便了解了女主角內心的孤獨。
      當然這種富戲劇性、彷彿男主角會通靈似的立即了解對方內心世界的橋段,往往只會出現在戲劇當中,但是背後隱含的意義,似乎在訴說「如果想要探索自己的內在,有時候我們可以用做的方式來實現」。
      因為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自己的痛苦難以言喻、有時候難以啓齒,也有時候明明一切都很順利,但我們莫名的感覺哪裡不對勁,就像被卡住了,可是往往我們並不是那麼了解自己內在的動機、感受或需要,所以我們可以試著選擇以非語言的方式探索自己的內在,在沙遊治療的過程中,我們不妨先跳出既有的習慣,讓機警的腦袋暫時休息一下,感受一下沙的觸感、感覺哪些物件吸引你的注意力,或是他似乎在對你說話,我們可以自由地選取物件並在沙盤裡自在地創造各種不同的沙景,這些沙盤可能都反映著我們內在的狀態。
      如果我做的沙景就反映了我的內在世界,那樣不會太過赤裸又可怕嗎?治療師會不會批判我所做的沙景,或是做出我很難以接受的解釋?
      一開始我們或許會擔心完成的沙景洩露太多秘密,或擔心治療師在看完沙景的時候做出很獨斷的分析,但是當親自體驗治療後,我們將會發現這個歷程與我們原本的想像不太一樣,在沙遊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希望的是提供同理與保護的經驗,讓案主可以自由地探索與創造,並在經驗的過程中達成療癒。
     
我們可以試著像孩子一樣地玩沙,自發的選取物件與擺放物件,在感覺到完成時,我們便可以選擇停下來,試著凝望與欣賞,感受沙景與物件引發我們的觸動與感受,我們也可以選擇分享為什麼選取這些物件、想試著做出什麼樣的場景或故事,這些物件與場景帶给我們什麼樣的感受與意義。在創造與凝望沙景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享受那專注的當下,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感受,如我們可能會感受到心靈的平靜、悲傷、愉悅、成就感與釋放,治療師將會全神貫注地傾聽,跟隨案主一同進入並探索內在心靈的狀態,並在適當的時機與案主一同回顧這個旅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