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偏見與歧視的文化情結

在婚姻平權的議題中,看到長期人權被漠視的同志朋友,除了感同身受,也對持續的社會歧視感到不安。如果我們縱容偏見與歧視的滋生,不去盡力建立相互尊重、包容與共生的社會,這樣的欺善怕惡的罷凌模式,只會繼續摧殘我們社會互信的基石。
「情緒煽動」是偏見與歧視得以滋生的溫床,而最恐怖的情緒則是「恐懼」。煽動者利用移花接木的說詞,加上似是而非的推論,讓群眾陷入恐慌與焦慮,在失去判斷力的狀態下,煽動者提出適當的誘導,讓群眾成為殺紅眼的戰士。無論是激動如希特勒的煽動者,或是平庸卻盲從的老百姓,都在情緒中失去人性,這就是心理情結帶來的毀滅性力量。
一般來說,抹黑跟煽動常是既得利益者慣用的手段。先透過抹黑來進行分化異己的起手式,再透過煽動來團結既得利益者。但這無異就是集體的罷凌,只是人們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罷凌現象的壓迫者,壓迫者甚至扮豬吃老虎,片面操弄偏頗的文化情結(例如父權思想,否定社會的多元性),散佈恐懼跟製造猜忌,利用激進聳動的觀點操弄群眾,加強罷凌的力道,讓不明就裡的人繼續旁觀,不知不覺也成為罷凌的共犯或是次級的受害者。
但重要的是,在社會運動中,若對支持或反對的一方,產生仇恨與敵視,只是落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文化情結。一旦產生「非我族類,除之後快」的情緒性反應,我們就失去更多對話與相互包容的可能性。保護自己跟傷害別人是兩種不同的目的,在民主的社會中,保護自己又能保護別人,是需要不斷地對話與溝通才能達成。但若只是為了保護自己而傷害別人,儘管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一時的情緒反應,但卻無法擺脫良心的譴責。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道德的艱難-對「歧視」的反思

    在人生的試煉中,不在於「道德」是對或錯,而是在深刻體認「道德」、「情境」、跟「自身反應」的複雜關係,在困境中展現對自身與他人的憐憫與同理,且在思肘、判斷跟採取行動的過程中,對過程中產生程度不一的焦慮跟猶豫。這樣的「艱難」的狀態,才是道德的體現。
    在「道德的艱難」中,重點不在於立即反應對錯跟採取行動,而是明瞭「道德」的「有限性」。因為是非對錯,都在很主觀的判斷下做出取捨。然而在取捨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盲點跟偏誤。這是道德的盲勇,也許滿足了成為「英雄」的人格面具,錯殺了內心的「惡龍」,最後,勇者只是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只是活在唯我獨尊的世界。
    承認「道德的有限性」,就像承認自己的有限性,也有機會面對自身陰影與情結,並看見個體與文化情結交錯的共業狀態。無論客觀與主觀建構出來的「善惡」,都只是「執著」。人們執著於自己想看見的表象,錯失經驗「道德的艱難」的機會,也失去辨識「同時性」的機緣。結果,打著道德的旗幟,卻是走回道德淪喪的窘境。
    在貼別人標籤前,先看看自己拿著標籤的手,也許才能發現,自己才是創造「善惡」的那個人,我們才是那隻需要自我馴服的惡龍。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她們不壞,只是學會了生存的把戲

-卡普曼戲劇三角形(Karpman Drama Triangle)-
(游賀凱,代理教師,花蓮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迫害者的生命腳本:如果不順從我,事情會更糟。不是我自己想這麼做,都是別人逼我的。迫害者的需要:安全感、控制感
拯救者的生命腳本:我是個有能力的人。只有我願意忍辱負重與犧牲。拯救者的需要:讚美、感謝
受害者的生命腳本:別人總是比我強。反正不會有人在乎我。受害者的需要:同情、援助

如何面對戲劇三角形的心理遊戲:
離開現場(找合理理由迴避)、避免上鉤(不用自己跳進洞裡)、暫時保持沉默或延遲反應(冷靜思考再回應)、注意自己的漠視或驅力(留意和自己個人議題的關連)、直接給予正向安撫(有把握才做)、不使用曖昧溝通(不要呼攏、不要說出做不到的事情)
個人真實的需要是什麼,找出更好的方式來滿足它。

《認識被動攻擊》
在日常交流中,他們好像總是很被動,很無害,但言行之中卻總讓你不舒服,覺得隱藏了一種說不出來的攻擊性。當他們知道你想得到什麼以後,就會悄悄的費盡心思去阻礙你。你每次和他們交流完之後,你都覺得又沮喪又懊惱,覺得很憤怒。但他們卻會在這個時候表現地異常平靜,甚至會問你「你幹嘛忽然這麼生氣?」——好像一切的錯全都落在了你身上——讓你就像一拳頭打進棉花里一樣憋屈,難受。

這種時候,你很有可能就是收到了對方的「被動攻擊」(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這是一種「敵意」的不直接的表達,有時通過拖延對你的回應,有時通過頑固不化,有時通過反復地、故意地在本應由他負責的事情上犯錯、失敗。

被動攻擊的行為和兒童時期的經歷密切相關,如:孩子抵制或反對,便受到父母懲罰;孩子和控制欲強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家人 不把孩子的需求放在心上。

人的內心需要一種平衡機制,如果正常的途徑被壓制,那麼就會發展出另一種途徑。而被動攻擊正是弱者的武器。

他們沒有表達出強有力的憤怒,甚至沒有表現出一點憤怒,但他們通過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的方式最終達到效果,卻和直接用憤怒攻擊強勢方沒什麼兩樣。

這正是對方潛意識深處的渴望,「我不能直接攻擊你,但我有辦法令你惱怒,這和直接攻擊你也沒什麼兩樣。」甚至,被動攻擊造成的傷害反而更大。

否認、忽視、拖延、隱晦的阻礙、模棱兩可的態度、從來都不生氣、做不好事情、遲到、消極態度、永遠是受害者、依賴性高、自我停止溝通。

最重要的是:不要直接反應。當你明顯表現出憤怒並開始辱罵抱怨時,矛盾只會變得更大,因為對方就有更多理由來把錯誤和責任都推到你身上。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邊緣家庭的學生生涯輔導

(游賀凱,代理教師,花蓮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我對邊緣的理解是非主流、非中心的,以家庭結構來說,像是單親家庭、隔代教養…,我自己就是從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邊緣家庭可以有很多意涵與刻版印象,然而在許多不真實的想像中,其中之一的真實是邊緣家庭的有限資源。
母親在外縣市偶有傳出身體不適的消息,她是年紀大了,也越來越沒有人與她作伴,在長期有限的資源條件下,不論是經濟與人際,她都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被足夠的善待,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委屈辛苦,經常抱怨與要求別人,在被動攻擊與主動攻擊間反覆著。
我自己也很難不中計,被激怒是常有的事情,後來我和母親只用LINE溝通,至少可以深呼吸後再打字送出。
總之,經過幾十年的主被動攻擊的情境訓練,多多少少比較敏銳到相似的情境議題,覺得這或許是邊緣家庭中的議題。
我自己簡單整理,面對在這樣的邊緣家庭中分出可以做的與做不了的事情。
即便在家中,都劃出你與家人的界線。
界線的意思是:你允許自己被對方影響多少,你的空間越限縮,短期在心理上覺得寬待對方,對自我犧牲的感覺良好。長期因為過度限縮的空間必然有壓迫,以及接連不斷的干擾,委屈與怒氣必然,又回頭責怪對方。
也許一開始的界線可以設定清楚在自己確定長期下來不會不滿的範圍,但是這樣一來很容易遭到對方的埋怨,其實,設界線的行動本身就會引起抱怨,就預備好承受,讓自己先有空間不受干擾的長出能量,才能處理後面仍會持續影響你的事情。
設界線的好處是,讓對方在自己的範圍內做他原本的自己,他怎麼過日子,都不至於影響你太多,你也不用為了對方的每件事情煩惱,即便交集的生活事務仍然會困擾你,但至少都比被每件事情困擾來得好。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在信仰裡,同樣需要恩典

教會在同性戀議題總會卡住,就一名基督徒而言,我明白這卡住是什麼。

就身為基督徒來說,就是我相信上帝創造了空間與時間,但上帝可獨立於時空之外,因祂愛世人的緣故,差派了祂的獨生子耶穌不但替人贖罪,成為上帝與人之間的橋樑,甚至成為人該如何生活的典範。另外,上帝透過四十多位先知、農夫、漁夫、牧羊人、君王...花了1600年完成了聖經。不受時空限制的上帝透過穿越時空的聖經教導我們,聖經像是指導手冊,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若沒有做懂再多也是沒用。因為上帝獨立於時空之外,聖經又花了1600年完成,聖經沒有過時的問題,聖經至今都在對每個人說話。

因為上帝是活的,讀聖經時不該只專注在一部份,要用整本聖經的概念來看每一節,簡單來說就是同時要知道舊約、新約,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所以解釋聖經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不過對於同性性行為,舊約與新約並沒有留下什麼空間另作解釋,討論空間也很有限。假如相信聖經是上帝寫的,就單純呈現經文,但不需多做什麼辯解,畢竟什麼是罪不是人可以論斷的。

我個人認為法律是道德最低表準,若用聖經的「罪」來看就是道德最高標準。沒有人可以達到上帝的標準,所以我們透過主耶穌向上帝認罪,上帝因此稱我們為義,就是不跟我們計較罪。好像我們欠了許多錢,上帝直接說我們欠的錢都算在耶穌上面了,耶穌幫我們埋單了。白白領受珍貴恩典的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別人的罪?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完形心理治療

現代步調快的社會,「忙、盲、茫」是許多人的生活寫照,人常常會不知道為什麼努力,原因通常是我們忘記靜下來聽聽自己的聲音,「知道」是讓自己生活更有意義的方式,而靜下來「覺察」是「知道」的關鍵。

完形心理治療源自完形心理學,兩者都認為把事物切割來看時,可能就會失去一些事物的特質,因為“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整體大於於其部件的總和),就是整體一旦被切割來看,可能就會失真。完形心理治療特色大致上為「覺察」、「注重脈絡」、「看重非語言引導/反應」,與「自我有很多層」。完形心理治療相當看重「覺察」,也認為“awareness is curative”(覺察本身就是療癒),某種程度許多人的心理痛苦來自於對自身的覺察不足,焦點過度放在心理痛苦,一個人可能要更全面的覺察自己的狀態或是處境,或許就更能選擇如何處理自己的痛苦。覺察很重要的是要活在當下,也就是here-and-now,活在此時此刻,而不是人在此時此刻,心卻過往的傷痛,或是未知的恐懼中。完形心理治療認為覺察是心理療癒的第一步,有時候這一步就足夠了。

覺察是幫助我們看清「脈絡」的重要能力,我們往往把注意力放在焦點,可能忽略我們有的其他力量,或是環境已經改變。例如:家暴家庭長大的孩子可能是過度退縮或承襲暴力行為,就算離開自己原本的家庭,但從原生家庭建立的行為模式仍會持續,對於許多事務的覺察仍受幼年經驗影響,所以看清脈絡相當重要,看見自己行為模式的起點,與現在環境的差異,最重要的是看見自己的差異,自己已不再是過去那脆弱的孩子。自己已有能力改變環境與自己了。

有些傷痛往往太深,一時我們也無法用言語描繪,甚至有些傷痛是在我們不太會說話時發生的,明明知道有些傷痛存在,但卻無法具體說出或是覺察這些傷痛,而完形心理治療「看重非語言的引導」會透過不同方式讓人更深刻自我覺察,像是空椅法、討論夢境、放大感受等等...尤其是有些傷痛是我們硬吞下去的,我們以為不在乎了,其實這些傷痛只是以不同方式呈現,有時候是進入身體了,有時候放大身體的感覺能幫助我們清楚知道我們的狀況。

心理學的人格“personality”一詞源自於persona,其實有面具的意思,換句話說,我們面對世界多少都需要面具,只是我們有時候也會誤以為面具就是真正的自己,完形心理治療認為真正的自己像是洋蔥般被「層層得包圍」,就完形來說最外層是虛偽層,再來是角色層,第三層是進退兩難層,第四層是內爆層,第五層是外爆層。虛偽層是我們社會化最表面的樣子,角色層是我們與不同人互動時所需扮演的角色,第三層是不確定自己是否該回去自己外層的樣子,還是往內層尋求自己內在的力量。第四層的人會感受到自己的內在力量,這力量會讓人覺得會要爆炸,一時不知該如何掌控這力量,第五層的人則可以自在的表達自己。故且不論一個人是否就是這五層,但一個人確實有不同層次的自己,從表面虛假到內在真實,從僵化角色到彈性自在。

某種程度完形心理治療有禪宗的概念,或許與Perls曾經在日本學禪有關,所以覺察對於完形心理治療很重要,現在許多心理治療喜歡說here-and-now(當下互動與感受)應該也是從Perls開始的。因為禪宗也認為每個人都有內在的智慧,而每個人其實都有想要完成的形,只要人覺察自然就會知道該怎麼做。很像是植物要生長,只要給予適當的養份與環境,成長是相當自然的歷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家庭暴力。微專欄】認識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有些時候影響的不只是暴力發生的當下,可能影響了整個人的生命,也可能影響著整個家庭。

案例一】陳小姐與先生結婚八年,與公婆同住,兩人結婚初期就經常因細故爭吵。後來愈吵愈激烈,每當先生生意不順,返家後會先故意挑陳小姐的毛病,言詞刻薄,涉及人身攻擊,若陳小姐不做反應,先生便會開始會丟擲家中擺設,並趁勢打罵小孩,若陳小姐與其爭吵,先生則會以全家同歸於盡作為要脅,先生過去曾因小孩不寫功課,直接打壞家中電視,陳小姐跟公婆反映,他們也多表示夫妻相處應忍耐,甚至反過來指責其無法兼顧工作與家庭,陳小姐因此長期情緒低落,只覺得求助無門。

案例二】張先生,42歲,離婚後認識了一個年紀差不多的女性,起初互相照顧,便開始交往。兩人交往期間,女方不斷以各種理由要求男方給予物質上的付出,經常偷看張先生手機通訊紀錄,某次女方以生病為由,要求男方買車給自己代步,張先生不從,女方開始頻繁威脅分手,數次言語辱罵張先生「沒用」、「神經病」,指控張先生不順其意是因為其出軌,每次吵架都會其他手邊物品扔擲張先生,張先生不堪負荷,長期失眠,身心俱疲。張先生原體諒女方生病,不願計較,一直到諮詢專業人員後,才知道自己其實正處於家暴之中。


  上述兩個案例,其實都已經符合家庭暴力的標準。

  雖然現今家暴資訊已經相當發達,但還是有很多朋友會詢問,他(她)只是罵我,他(她)只是砸東西,他(她)只是監控我的生活,這樣也是家暴嗎?


【家暴定義】

依照「家庭暴力防治法」中定義,家庭暴力意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不一定要遭受身體上的傷害,才能稱之為家暴,例如以下幾種狀況,通通可以被歸納為家暴。

 1.「身體」:
身體實質遭受暴力對待,如被打、踹、拿物品扔,或是違反當事人意願的強迫性行為。

2.「騷擾」:在通訊軟體或實際接觸中造成當事人感到騷擾的行為或語言內容。例如:每天數十通電話查勤、爆量的訊息,或是令人不愉快的訊息。

3.「控制」:監控你的生活行程,或是控制你的人際關係,甚至是擅自使用你的名義去做各種行為。

4.「脅迫」:以生命、關係、小孩撫養權或財務作為要脅。

5.「其他不法侵害」:如刻意造謠毀謗你的名譽,或是其他精神身體方面的損害。



【適用對象】


家庭成員:以下四種情況及其未成年子女

1.配偶或前配偶

2.現有或曾有「同居關係」、家長家屬或家屬間關係

3.現為或曾為直系血親或直系姻親

4.現為或曾為四親等以內之旁系血親或旁系姻親


【補充】

目前家暴法已納入擴大保護對象:加入目睹的兒童青少年與未同居親密關係暴力者,因此無論是家庭中的目睹兒少,或是未同居者(如男女朋友)皆可聲請保護令,且有資格接受政府各項資源。此外,保護令期限延長到兩年且不限次數延長。



預告:下一次專欄主題為家庭暴力通報申請流程,敬請期待。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人與人之間的「結(因緣)」


        【你的名字】是最近正在上映的日本電影,涵蓋很多榮格的概念。其中有一個呈現了榮格心理學與東方哲學的集體無意識交錯,這個概念在電影裡稱為「結(むすび)」,跟榮格的「同時性」現象有關,在佛學則可能類似於「因緣」,而在台灣泛泰雅及太魯閣族原住民的神學中,則與「編織之神」類似。
        「井上伊之助」這位日本神職人員去世之後,他的墓碑寫著「トミーヌン‧ウットフ」,即泰雅族或太魯閣族的「utux tminun」。tminun意為「編織」,utux意為「神」,utux tminun 則是「編織之神」,顯示「編織之神」這個概念的跨文化共鳴。
        人出生是utux tminun(神靈在編織),人死亡是masoq utux tminun(神靈織完了)。人們從出生到結束,乃由「神」所編織。我們在不同的繩子中,編織,編織,再編織自己的生命。編織完的部份,無關美醜,無關好壞,無關喜惡,都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人的相遇,就像是將彼此織進各自的生命。但人跟人的緣份,有交集也有分開。在交會時,是不是能夠珍惜當下;分開後,是否能夠溫柔地將記憶安放。考驗著人生的智慧。也許在某年某月,某個再次交錯的片刻,仍能喚起彼此遺忘的回憶。只有珍惜自己,才能明白,所謂的記憶,只有在與另一半相遇的時刻,才能被完整的回憶,也等待未來再次相遇時,彼此還能認出那個深深觸動自己靈魂的人。
        在星辰墜落之前,你是否能找回自己?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存在催眠治療簡介

「存在」是關於一個人怎麼活著的事
「催眠治療」是一種讓你能夠運用自身資源,然後活出不同生活的方法
「催眠治療」與電視電影上的「催眠術」不同,不是彈指讓你一秒昏睡,也不是讓你可以回顧前世今生,催眠術看起來很戲劇化,卻無法幫助你解決你今生所感到受苦的事,但催眠治療可以。
「存在催眠治療」你可以清楚的知道治療過程中自己經歷了什麼,不會讓你失去意識,透過每次的治療,被催眠者能在安全的狀態下經驗到自己身體與心情的改變。在治療過程中,許多被催眠者可以安全的面對自己今生受苦的議題,也可以探索生命中不被看見的生命資源原石,治療師輔助將其打磨拋光,讓被催眠者能活出不一樣的色彩與光澤。

「存在催眠治療」適用族群:
一、能聽、能想,希望自己生活有些改變的你。
二、因為某些急性壓力或不知因何憂慮、緊張、失眠、煩惱的你。
三、因長期人際困擾感到受苦的你。
四、希望探索內在資源,促進自我認識的你。

「存在催眠治療」進行方式:
一、短期存在催眠治療:因某些急性壓力,感到情緒困擾者,可透過短期內安排12~16次的治療療程作壓力調節與內在資源探索。
二、長期存在催眠治療:長期困擾於某些人際困境或情緒狀態者,可透過15次以上,較長期穩定的催眠治療療程安排,來為生命中的困擾找到解答與出路。
三、長期及短期催眠治療皆包括晤談、催眠體驗、個別量身打造的催眠步驟、以及內在資源探索等療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跨文化的溝通

在台灣的社會中,跨文化的溝通,已經是普遍的常態,但卻常常被忽略,或是理所當然地去思考跟反應。儘管身處同一個地理區域,但是不同的家庭背景,就有著不同的文化基礎,也許來自於父母各自的家庭文化,也許來自於成長或求學環境,也許來自於日常接觸的媒體或網路。這些都讓每個人跟人的溝通,都是跨文化的溝通。
在「黎亞」這本書中,描述苗族(Hmong)移民到美國,面對到醫病溝通的困境,導致家人對於病痛的觀點,跟美國醫療文化之間的拉鋸。這不也在台灣一樣地寫實。只是台灣快速的人口流動,島內的「移民」現象,卻也產生了溝通的落差與衝突。
我想起在心理劇學習到的經驗,表面的敘事,背後總有說不出口的心疼與遭遇。每段故事的背後,在不同的角色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觀點。當角色交換,才能經驗到他者的觀點。當跳出舞臺靜觀,才能看到框架的意義。只有在願意面對自己的時候,故事才能產生新的可能性。
在這本書的最後,病患的醫師,說出當時擔心病患,於是通報兒虐,讓病患被帶往寄養家庭,儘管當時別無選擇,但他還是對他的傷害深感抱歉。病患的父親,在演講結束後,透過翻譯告訴了醫師,現在他了解他的醫師有多關心他的女兒,並且致謝。
作者最後談到-「共同的語言」,也許文字敘述的背後,不只是描述的內容,也包括敘說的心情、及文化的框架或脈絡,都共同參與理解與建構生命意義的過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在苦難中,尊重人性

面對疾病,會引起許多人生衝擊跟自我反思,無論是罹病者本身,或是陪伴的家人,都在受苦的情境中,一起摸索人生的意義。凱博文,一位資深的心理人類學家,同時也是精神科醫師提到:「長期病痛不是生病歷程中許多個別事件的總和,它是個別事件與長期過程之間的一種互動關係。」因此,病痛與生活產生緊密的結合,也影響人們對於自我生命的意義。
在心理治療中,治療師嘗試見證了個人跟家庭的受苦歷程,也逐漸了解苦難在個人經驗與家庭社會動力中的圖像,進而探索病痛對於病患生命的意義。而在整個過程中,學習尊重跟陪伴,也在自己的人生中,繼續往前行。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愛情-陰性與陽性心靈的整合之旅

愛情從熱戀、沉澱、轉化到昇華,對於感情的雙方都是磨練跟挑戰。在「丘比德與賽姬(獨立作家,2014)」這本書中,Erich Neumann從榮格分析的觀點,剖析這個羅馬時代的小說-描述愛神邱比特與人類女性的戀情,探討每個人內在陰性心靈發展的自性化旅程。與其說是愛情,更描繪出每個人與內在對話跟均衡發展的過程。
相較於許多神話著重在「英雄」或「男性自性化」的過程,這本小說則提供「英雌」或「女性自性化」的一種敘事版本。Neumann這位後榮格時期(post-Jungian)的分析師,在他本身女性主義濃厚的觀點下,跳脫傳統男女對立的性別觀點,細細地勾勒出無論男女,都需發展自己內在的陽性或是陰性的靈性,朝向整合性格(centroversion)前行,完整自己的靈魂。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克洛諾斯情結

克洛諾斯(Cornus)是希臘神話中,天空之神烏拉諾斯(Uranus)與大地之神蓋亞(Gaia)的小孩。由於蓋亞不忍心跟烏拉諾斯的小孩被烏拉諾斯否定跟塞回大地,因此克洛諾斯便在母親烏拉諾斯的協助下,擊退了父親烏拉諾斯,成為新一代的領袖。但是烏拉諾斯對克洛諾斯下了詛咒,預言克洛諾斯會被他的小孩推翻,克洛諾斯為了避免預言成真,便把自己生下的小孩一一吞入腹中,直到宙斯(Zeus)在母親跟祖母的保護下存活下來,也讓克洛諾斯吐出他吞下的小孩,然後克洛洛斯最後被宙斯推翻。
在這個希臘神話中,克洛諾斯為了要鞏固自己,把自己的小孩吞入肚子的故事,至今仍可作為反省親子關係的借鏡,因為在不同的社會及文化中依舊呈現類似的模式,也曾有人使用克洛諾斯情結來形容親子教育如何影響孩童發展。例如父母過度擔心自己的小孩,給予過度的壓迫或限制,造成小孩過早的成熟;或是父母把小孩當成是自己人生的延伸,要小孩按照自己的人生規劃發展,否定小孩的人生選擇權;或是父母不想讓小孩獨立,便透過不同方式否定小孩的的自主性,讓小孩過度的依賴或以父母為依規。小孩若想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就顯得非常辛苦。這些都可以視為克洛諾斯情結(噬子情結)的表現。
在心理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看到這些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重覆模式,在代代之間延續,影響家庭的親子互動。如何成為足夠好的父母,或是成為足夠好的小孩,都是不容易的人生課題。無論如何,親子關係對於父母或是小孩的人格成熟都非常重要,過於僵化的親子關係,無論保護或是放任,無論依賴或是剝削,都是需要親子雙方不斷地自我覺察、反思跟調整。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真實比完美更好

在心理分析中,被分析者在關係中,看見自己;在情緒中,接納自己;在未知中,看見未來的希望。每一步,都得來不易,需要學習對自己的同理、包容與珍惜。可惜不少人常希望別人為自己改變,但卻忽略改變是可以雙向同時進行的,當自己改變,對方也會改變。
我們在指責別人中,有機會看見自己的陰影。我們在人生挫折中,有機會發現自己的古老靈魂。我們在迷惑中,有機會學習信任。在榮格分析裡,我們在陰暗的地方,尋覓重生的力量。只是許多人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自己的責任,認為都是別人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卻失去承擔自己生命重量的機會,著實可惜。
我想起Dorothy Satten,台灣心理劇發展的重要訓練師之一,說過一句觸動人心的話:「真實比完美更好(Real is Better Than Perfect)。」我們在真實的關係中,體會活著的艱辛,感受生命的厚度,才能經驗屬於自己的人生。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找尋靈魂的旅程

在治療關係中,總會看到每個人因應的模式。面對過往的難過,有的人選擇忽略逃避或是輕描淡寫,有的人選擇面對跟處理。看似簡單的失眠或是輕微的症狀,卻總有背後的故事跟眼淚,只有在情緒中,找到故事的源頭,才有可能改變人生的結局。
雖然藥物治療跟心理治療都有協助病患面對人生課題的效果,但重要的是如何在整體治療關係的建立跟發展中,看到自己過去跟他人互動的阻礙,探討甚麼影響了自己的情緒跟人生發展的自主權,這些都只能在穩定的治療關係中,逐漸長出來的。
人生的旅程,看似漫長,卻很短暫。透過治療,我們看到自身靈魂的質地,學習自我珍惜,找到新的方向。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新政府可否好好「溝通」

新政府可否好好「溝通」

談判通常是兩方立場與目標可能不同,透過條件交換取捨來為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通常用於商場或戰場上的技巧,這些技巧的使用目標是爭取最大利益。溝通立場可能不同,但目標通常是一致的,雙方一起為一個目標去努力,雙方可能都需要捨去。良好人際或是友誼互動通常需要溝通,所以心理師做家庭或是婚姻輔導時,所關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否順暢,鼓勵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互動。

過往政府常常有透過媒體放話,就是政府對民眾的談判技巧,這技巧讓政府可以觀察民間反應的情形,若反對過大就否認原有意圖,若沒有反對政策就執行。官員擔心咎責透過放話來與民眾談判,了解民眾底線,在長官要求與民眾底線之間找一個平衡點。只是政府與人民之間不該是商場,更不該是戰場,畢竟國家與人民的目標可能是一樣的,立場更是緊密,可算是命運共同體。法務部的目標是降低再犯率,也就是保護大眾不受傷害,民眾的目標是自我保護,兩者目標其實都一樣。

以法務部研擬讓受刑人白天外出工作為例,說法是監獄人滿為患要減少監獄中人口,若仔細想想受刑人下班後仍需回到監獄,其實對立即解決監所人滿為患於事無補。監獄人滿為患對矯治體系是很大的挑戰,監獄中的調查科通常要調查罪犯背景並做適時的分類,但空間與人力不足,最後不論哪種罪犯都會被關在一起,剛吸毒的人跟藥頭關在一起也時有所聞,這樣讓分類更困難,就算分了也不具意義,對於預防犯罪只有傷害。所以解決人滿為患確實是法務部必須認真處理的問題,而解決問題可能要從問題的源頭開始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與死亡對話,探索人生的意義

死亡是人的一生中,遲早會經歷的事件,無論是自己的死亡,或是他人的死亡。死亡帶來的情緒反應,也因人而異。但我們很少有機會去正視我們持續靠近死亡的過程,總覺得人生還有很多時間,還可以規劃其他事情,把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不斷地拖延。但當死亡真的來臨時,我們又哀怨自己沒有完成內心的願望,就要面臨死亡帶來的結束。
臨終照護通常被用來討論罹患重大疾病,面對死亡前,如何找出人生的意義,並有尊嚴地迎接死亡。但人生很多事情,不需要等到這個時候,才來面對、討論跟解決。有的人渾渾噩噩地虛擲光陰,有的人忙忙碌碌地面對人生,無論怎麼樣度過我們的人生,我們若能早點探索跟了解我們自己存在的意義,也許面對自己或是他人的死亡,就多了些坦然。
面對死亡,我們學會珍惜當下。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所謂的「未來」是否真的會來,但也不需活在「過去」,因為過去不會重新發生。但無論惦記過去或是虛構未來,卻讓我們失去「當下」。我們為何存在?是一個自我對話跟理解的過程。當面對人生無常或死亡,我們反而更加珍惜,也會更加體會生命的重量。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親子間的相互包容


親子關係常常是心理治療中的主題,無論是兒女談到父母,或是父母談到兒女,相互的牽掛與糾葛,總在心頭盤旋。「背離親緣」這本書在博客來網站的推薦文字中,提到:
"西方有個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但事實卻是,世上有許多孩子都落到了別處,可能是幾座園子外,也可能落到世界的另一端,完全背離父母的預期和想像,而這些家庭也因此走入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們可能熟悉父母深愛著兒女、包容著子女、也看顧支持著子女長大。但有時父母會陷在自己的陰影裡,有把自己的不安與期待加在兒女身上,造成兒女的壓力跟負擔。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同時也知道,兒女是深愛著父母,儘管有自己的想法,卻又包容父母受傷或脆弱的靈魂長大,慢慢找出自己的人生路。
親子關係間的愛,有時是糾結且煎熬的。但如同文中的這句話:「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如果親子關係中,雙方都能夠意識到彼此都在愛中包容著對方,那將會是關係和解中,最重要的第一步。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換個面具,面對人生

乍聽之下,「面具」會讓人覺得虛假或恐懼,但卻是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每天都會在不同的情況下,戴起不同的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在家扮演父母或兒女,或是在工作場合扮演主管或員工等。
除了社會角色的面具,我們也要嘗試了解潛藏於下的人格面具(persona)。在榮格的概念裡,人格面具就像是我們面對他人的態度或習慣。也許要求完美,也許常自怨自憐,也許事事順從他人,也許不願扛起責任。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戴著類似的人格面具,卻忘了摘下來,沒辦法好好面對自己,也忘記自己本來的樣子。
也許找個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好好摘下長時間陪伴自己的人格面具,看看許久不見的自己。也花一些時間想想,我們是不是還要戴著一樣的面具,有沒有可能變得不一樣。改變,有時真的是一念之間就發生了。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創傷帶來的禮物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打擊或是壓力事件,有時甚至是失去摯愛的親人,或是人生遇到挫敗。有的人可以走過,有的人停留在創傷的經驗裡。儘管每個人都想避免創傷,但傷痛的本身卻是帶來蛻變的契機。
根據Psychology Today這篇報導-5 Ways Your Worst Experiences Can Bring Out the Best in You,創傷的倖存者,將近三分之二都會得到創傷後的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
首先,你會更加珍惜生命。當至親或是伴侶等親近的人去世時,我們會更加感嘆生命的短暫,也更能夠活在當下,去經驗生命帶來的每一種體驗。
第二,你的內心會更加的強壯。一旦經歷過傷痛,我們得以體會到每個人都是歷經大小的傷痛而存活下來,逝者不可追,但也不需要執著於來者。簡單地過好自己的人生,反而內心更加堅定。
第三,你會更加珍惜人跟人的關係。當遇到創傷或是困厄時,我們得以看見誰能在自己需要的時候,還願意伸出援手,給予支持。有時一封電話,一條簡訊,一個不經意的問候,都可能帶來支持的力量。
第四,一旦經歷傷痛,很多過去預期或是期待發生的事情,都瞬間不再按照自己的規劃進行。這個時候反而更能真正地活在當下,去思索人生的意義,以及新的人生該如何前進。人生的更多的可能性被開展了。
第五,經歷靈性的變化。這裡的靈性不一定是宗教,主要是自己看待人生的態度產生質變,也更願意接納過去忽視的自己,賦予自己人生更不同的價值與意義。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病還得心藥醫

藥物可以取代心理治療嗎?從生物精神醫學發展至今,藥物讓一些精神症狀得以緩解,但卻不代表真的解決問題。有的人吃藥,靠著自己逐漸康復,有的人卻從此依賴藥物。這樣的狀況,不光是精神科,其他科別都遇到類似的狀況,吃不完的降血壓或糖尿病的藥物,但在現今的健保制度跟利益考量的情況下,醫師能跟病人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其他可能策略的時間越來越少。
這段時間,有的病友帶著長期服用的大量藥物前來,抱怨類似的事情,之前的醫師不斷告訴我,目前就是繼續吃藥。然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直吃藥,但是卻不願意花時間討論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有的人想要有穩定的人際互動,有的人想要克服生活的恐懼,有的人想要學習擔任父母親,有的人面對死亡的焦慮。這些都不是藥物可以回答的。
也許健保真的讓醫師們在營利跟提供服務之間困住了,常常把問題都推給了健保。但是在困境中,總是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間。針對用藥的部份,有的疾病需要長期服用,有的卻只是輔助,希望能夠促進心理治療的效果,有的真的還不需要用藥,透過適當的衛教跟治療,是可以改善的。
台灣醫病文化由來已久,看病拿藥也成為一種大眾習以為常的模式,只能靠著實踐,才能把理念落實,成為改善精神科醫療品質的一份子。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信任的艱難-尋回內心缺失的另一半(Anima/Animus)

無論在現實的生活中,或是心理治療的歷程,我們都在尋找自己失去的另外一半。當我們歷經打擊或是創傷的時候,某個部分的自己就這樣破裂而佚失了。我們在重複的人生情節中,可能是感情、可能是人際關係、可能是工作環境,找尋那個遺失的自己。但找尋自己,有時需要穩定的夥伴,能夠在黑暗中,仍舊相信彼此,相信能夠一起找到出路。
在「地海古墓」的小說中,身為女性的恬娜,被社會文化賦予自己強大的枷鎖,在茫然的追尋中,找回被囚禁的自我意志。儘管台灣社會逐漸改變,但是傳統華人文化對於性別的想像,還是影響了我們的言行。扮演特殊的女性角色,常常都是異常的艱辛。在小說的某一段寫道:

「恬娜,想重生必先死。從反方向看的話,就不會那麼難選擇了。」(註解:這裡的死亡主要指涉心裡特定角色的死亡。)
「他們不會讓我們出去的,永遠別想。」
「可能不會,但值得試試看。你曉得通路,我曉得技術,而且我們兩人有...」格得頓了頓。
「我們有厄瑞亞拜之環。」
「是的,沒錯。但我還想到別樣東西。或許可以稱它為『信任』......但這只是那樣東西的許多名稱之一而已。它是很了不起的一樣東西。我們每個人單獨時都軟弱,有了它就會變強,甚至比黑暗的力量強。」他的雙眼看起來清澈明亮。
「這幾天妳已向我證明了妳對我的信任,我無從回報...這半片環請妳收下。」他把一個有孔有雕刻的半片銀環遞給她。「讓破環重合吧。」

恬娜跟格得最後透過「信任」,走出了迷宮,也打破了傳統文化對恬娜的限制。無價的,不是古墓裡的寶物或是秘密,而是兩人在未知的狀況下,願意坦承,相互信任,才能合一,面對人生的挑戰。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陰影的力量

每個人的心裡都因為各自的人生境遇,產生了大小不同的陰影。大多時候,我們抗拒面對這些陰影,認為是不好的,不應該被別人發現的。但是陰影隱含著我們得以重生的力量。只有當我們勇敢且艱辛地面對陰影,我們的光亮才得以跟陰影結合,我們才逐漸完整。
在「地海巫師」這本小說中,主角格得是位天賦異稟的年輕巫師,卻無意間釋放出來自內心黑暗的怪物,最後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跟自我陰影結合的過程。是我很推薦對榮格分析有興趣的初學者,閱讀的一本小說(另一本是「地海古墓」,剛好跟地海巫師成為互補的兩本小說)。
故事的最後,格得高舉巫杖,發出耀眼的白光,但黑影仍舊靠近巫師。
「寂靜中,人與黑影迎面相遇。雙方都停步了。」
「格得打破萬古寂靜,大聲而清晰地喊出黑影的名字;同時,沒有唇舌的黑影,也說出相同的名字:『格得。』兩個聲音合為一聲。」
「格得伸出雙手,放下巫杖,抱住他的影子,抱住那個向他伸展而來的黑色自我。光明與黑暗的相遇、交會、合一。」
這是很典型的英雄原型。在人生中,我們總會跟自己的陰影交手,產生極大的情緒反應。但最後,就像故事中的巫師格得,當他勇敢地放下情緒,看穿黑影就是自己的一部分,透過跟黑影的和解中,他重新拾回自己的力量,活出自己的人生。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別被文化情結矇蔽了

榮格透過字詞聯想的研究發現人們的情緒困擾跟個人的早期生命經驗息息相關,但他也發現有些情緒反應下的聯想,超出個人生命經驗,也難以透過還原性的解釋找出因果關係。換句話說,情緒不只是反應個人的心理狀態,也包括人們對刺激跟適應學習等生物性基礎,以及人們所處的社會、歷史及文化等狀態。
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死亡,一般正常的人,都會生起惻隱之心,這反應出生物性的基礎。面對親朋好友的死亡,情緒的反應會更加強烈,這反應出心理上對於親密關係失落時的哀悼過程。但是面對非自然且人文因素的死亡,造成對於特定族群或是特定議題的強烈反應,這可能反應出社會歷史造成的文化情結現象。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個人的心理(精神疾患)或生理狀態(藥物濫用),容易造成探討社會現象(族群或文化衝突)的盲點。
台灣社會是在動盪不安跟族群衝突中慢慢發展的。如果拉長歷史的時間軸線,台灣解嚴到學習民主法治,只是這幾十年的事情。解嚴前的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日據時期的大小戰事、還包括日據時期之前,台灣就已經存在不同村落或族群間的征戰。台灣人民一直在處理如何面對非自然死亡的政治壓力或國家暴力等事件。如何保護自己族群,如何減少潛在競爭對手,維持自我存活的可能性或競爭優勢,是持續且普遍的社會現象。簡而言之,台灣面對特定社會現象仍存有的獵巫行徑,只是反應人類社會如何繁衍操弄、分裂與撻伐異己的歷史文化。
幸運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在強烈的群體情緒反應中,仍保有獨立自我思辨能力。這群人的比例增加,有助於社會反思跟發展出更健全的社會制度,也降低獵巫行徑的霸凌效應,也有助於提升社會的穩定跟成熟。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不要再出現這樣的人—制度上可以如何調整?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面對任何重大事件,以想像力去猜測事件的原因往往無法解決問題,更有可能導致更糟糕的結果。例如,現在有立委提及虐/殺童者不得假釋,然而刑期結束後出來沒有法務監控其實更讓人擔心,這想法明顯是出於情緒反應,欠缺對整個法務體系的認識,假釋制度除了鼓勵受刑人向善,同時也是增加政府在社區對更生人的監控。若是想要隔離罪犯,最好的方法是延長隔離,更改假釋制度於事無補,不過就犯罪防治來說,如何增加更生人的社會監控與社會福利讓更生人回歸社區才是最好的方法。不論如何,不得假釋可能只是讓犯人出獄不受監控,最後只會弄巧成拙。

若想預防憾事發生,對於事件的脈絡就需有所瞭解。想要保護孩子是所有家長的心願,當憾事發生在幼童身上,身為家長的人都會跟著心痛,心裡自然會有不安的情緒,喊出「殺/虐童者死刑」看似很有魄力,但若以「正常」人的思維去猜測「病態」人格,很有可能只是投其所好,讓更社會陷入更大的危機。

對於堅決廢死刑的國家,民眾早已認知死刑沒有嚇阻作用,最大功能只是讓社會焦慮有個出口,但是換來的是政府不用改變制度與更多潛在的危險(請參考風傳媒:從死刑存廢思考犯罪防治),然而思考死刑存廢仍需留意社會對更生人的態度,與國家對更生人的社會監控與社會福利是否足夠,當一個人被長久隔離越久,回歸社會的難度越高,社會不接納,政府不負責,受刑人在付出法律代價後仍無法回歸社區,最終只能再回到監獄。死刑不是萬靈丹,若不改變制度問題能會持續存在。

改變制度無法帶來永久的穩定,但會是處理最完善的作法,制度需要不斷因應社會變遷而一再調整,或許不去聚焦與此次事件,而去思考制度上可做的相關改變更重要。面對這次案件其實要看的是三件議題,ㄧ、刑罰的演變、二、法務面對藥物濫用矯治的矛盾,與三、醫療的崩壞三、。平常看似與一般大眾無關的議題,但其實我們都被不同議題串聯著。

討論這三個議題之前,有幾個知識與此議題稍有關係,雖不在討論重點,但仍需要知道。

-大部份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療下比正常人還要安全,就算犯案往往是輕案。
-較先進國家把藥物濫用者視為慢性病人,臺灣則是病人與犯人。
-人格疾患雖然在精神醫療中,但普遍現在醫療希望處理的是非人格疾患的精神疾病。
-加害人家屬可能在照顧上早就身心疲憊,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所有家屬更容易求助 而不逞罰他們。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當遇到自戀的人

在生活中,是否曾經遇過一些人,總是讓自己覺得不夠好,或是讓自己沒有自信?這些人可能是父母、伴侶、同事、朋友、或主管等,跟他們相處,容易帶給自己焦慮、不安、自責、擔憂等不舒服的感覺。但自己仔細回像,跟別人相處又不會有這些不快的情緒。你遇到的這些人,可能就是外在自戀但內在卻自卑的人。
這些人會不時地、且不經意地強調自己的優點,無論是家庭、學業、工作、人際互動的表現,他們不是很自在地享受他們的生活,而是把這些作為拿來說嘴,或是用來比較。透過這樣的方式,凸顯他們的不一樣。同時投射他們內心的自卑,讓觀者或聽者,感受被迫比較的不快感。
藉由說自己的好處或優勢,透過批評別人或外在環境的不好,他們得以提昇自己的自信,好像不這麼做,他們就會暴露內在極度自卑的樣貌。這些方式也可能呈現在日常的交友的對話,或是大家習慣使用的通訊平台,例如臉書、Line、或推特之類的軟體。
適當的自重跟自尊,有益於我們自我的提升。透過尊重我們自已的表現跟看重我們的人生,我們是在跟過去的自己比較,透過自我突破,得到滿足跟喜悅。但是過度的自戀或把內在自卑的形象投射到別人身上,是在比較中得到病態的成就感,這就不甚健康。
如果遇到這樣的人,可以先想想自己跟這些人的關係,是否可以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樣可以降低受到刺激的頻率跟強度。但如果是親密關係,就要考慮進行諮商或治療,甚至是家族或是伴侶諮商。但通常自戀的人,都不太願意面對自己的陰影或情結。但無論如何,先穩住自己,把自己照顧好,沒有人可以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只有自己要先求援,找到給你力量的親人朋友或是治療師,這些都可以讓你找回那個你值得珍惜的自己。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人生的最後功課-面對死亡的陰影

死亡是我們一定會面對的生命議題,無論早或晚,無論自己或是自己重視的親朋好友,都將面對死亡帶來的人生功課與情緒反應。昨晚看了公視的一部紀錄片-人生的最後功課。葛文德醫師在《終有一死》(Being Mortal)中,探討病人與家屬在臨終時的互動,思考疾病、醫療與死亡間的關係。在網頁上也提到他自己的一個病患,給他的啟示:「行醫的目的不該只是為了好死(a good death),而是要讓病人好好活著,直到最後一刻(a good life to the very end)」。
葛文德醫師也回想起面對自己父親罹癌去世的過程。他的父親也是一位醫師,當他們一起面對疾病時,葛文德有了不同的觀點面對家人的臨終照護,讓父親在臨終前,更能和他珍惜的家人、朋友、社區同在,也交代死後,能夠把他的骨灰,帶回印度,灑向恆河,跟遙遠的過去、以及未來,重新結合在一起。
面對死亡的恐懼跟焦慮,常常都會讓病患跟家屬經歷很大的壓力,要在短時間消化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有要面對自己的情緒反應,還要想到解決的方式。相對醫師所提供的醫療建議,就變得更加沉重,華人文化對於臨終照護的不熟悉,常常也都會誤以為就是放棄治療。如何在這樣的狀況下,能夠同時分擔病患跟家屬的情緒反應,然後協同醫護人員分享跟討論後續治療的安排,也要協助病患跟家屬對病情發展有適當的理解與接納,甚至包括面對有品質的臨終關懷等,這些都不容易,也都需要耐心跟時間。
我想起之前看過的病患們,無論是陪同長輩,帶著伴侶,抱著小孩,面對不同的疾病(不光是腫瘤),除了對本來的病情採取的藥物或手術治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可以協同其他醫療同仁,跟病患一同面對這人生最後的功課。讓死亡的陰影,轉化成為自己、家人、和朋友們的滋養,而不只是遺憾跟悔恨。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衝動與自我控制---我的工作記憶體跟別人不同嗎?

有時候會不會覺得自己就是很容易分心?
覺得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言行?
或是該作的事情,總是會不斷地拖延?
為什麼有人能夠一心多用,有的人就需要專心作一件事?
有人會說自己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也會病患說某某醫師告訴自己是注意力缺損症候群等。但真的仔細詢問,也不一定符合診斷。那這些狀況到底還有甚麼其他的原因呢?這也許跟每個人的工作記憶體有關(working memory capacity)。
讓我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來比喻。想像我們的大腦就像是一個電腦,大腦裡有一個硬碟,儲存了我們過去的記憶或知識。當我們碰到狀況或是問題,我們的電腦就要開始思考怎麼去因應跟處理。早期的經驗或是知識,就可能從硬碟中提取,放進我們的工作記憶體裡去運算。依據每個人的工作記憶體大小跟能力不同,影響我們思考跟反應的能力。
工作記憶體比較少的人,就有可能在還沒想到解決的方式前,就分心去作別的事情,或有的可能還沒思考清楚,就過於急促的回應或反應,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工作記憶體比較好的人,可能就比較能夠專心在自己當下的目標,甚至同時處理不同的事情。(當然實際的狀況,沒這麼簡單的劃分清楚,請大家先不用急著去作單一的解釋或套用)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接納自己的陰影

有天晚上,走在台北的街道上,看見一對母親跟小孩。小孩像是做錯了什麼事情,一直被母親大聲的斥責,小孩想要靠近母親,被母親推開,又繼續地責罵。然後母親情緒化地罵完,就自顧自地往前走,小孩發現母親離開,就邊哭邊跑地跟上去,想要抱著母親,又被母親推開。
在父母的生活體現中,小孩學習著雙親外化的陰影,一點一滴地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小孩也許害怕、也許焦慮、也許憤怒、也許不敢信任他人,這些都在雙親各自的言語跟行為中,逐漸成為小孩固定的反應模式,影響往後人際互動跟思考模式。換句話說,創傷已經不只是心理的問題,而是生理上也呈現一種固著的、自動化的刺激-反應模式。
接納自己的陰影,要先能夠看到自己的陰影。這些陰影,通常會投射在最靠近自己的人身上,大多是親密關係的伴侶,或是自己的下一代身上。但是畢竟伴侶不是自己的治療師,更不能要求自己的小孩承擔自己的早期人生的苦難。但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把自己的陰影,當成是別人的責任,於是反覆地傷害自己,也傷害了愛自己的人。
希望每個人,都能勇敢且溫柔地看見自己的陰影,逐漸地把自己投射出去的陰影接納回來,整合自己的生命,才可能跳脫父母故事的老劇本,重新活進自己的人生。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自戀性格的父母可能阻礙子女發展穩定的伴侶關係

自戀性格父母的下一代,常常會無意間重覆父母互動的模式,影響跟伴侶的互動。此文的自戀,並非指顯著的人格疾患,如果按照分析心理學的概念,主要指一個人被無意識的英雄原型掌控,或是本身還是永恆的少年或是少女,認為自己可以想做甚麼就可以作到的天真。在這樣的個性裡,會要求別人配合自己的人生或想法,卻沒辦法意識到自己像是個長不大的小孩,不斷上演重覆的小英雄劇碼。
簡單來說,有兩種基本的組合狀態,第一是雙親之中,只有一位父母是自戀,另一位父母配合著另一方自戀的狀況。另一種是二位都自戀。通常前者會有權力一高一低的狀態,但隨著關係的緊繃,有時會出現情緒的反撲,但大多時候父母還可以達到一個平衡。但後者就會比較緊繃,常常會有衝突,通常也會導致離婚或分居等。無論哪一種狀況,當下一代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多少都會受到父母互動的影響,也影響兒女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淺談輕微的血清素症候群-怎麼抗憂鬱藥越吃越多,身體反而越來越不舒服?

不要讓自己身體成為藥罐子!
輕微的血清素症候群,由於診斷不易,也常常會跟其他診斷混淆,所以需要先提醒讀者跟病友,血清素症候群的確診,需要專科醫師臨床的評估跟觀察,請多跟醫師討論,避免過早下定論。一般專業的醫師都很願意花時間跟病友討論減藥,請好好珍惜您看診的權利。
血清素是目前多數抗憂鬱藥物的治療機轉,簡單來說,透過抑制血清素被大腦神經細胞回收,增加血清素在細胞間的濃度,藉以改善個案的心情狀態。但是過多的血清素,卻可能造成其他副作用,甚至產生血清素症候群(Serotonin Syndrome)。
一般而言,嚴重的血清素症候群很少見,但嚴重時是危險且致命的,通常出現在血清素阻斷回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合併其他藥物治療時(如傳統的MAOI、 L-tryptophan、或鋰鹽),可能會導致神經細胞間的血清素濃度大增,產生嚴重的血清素症候群。一般嚴重的血清素症候群可能出現非感染性的高燒、意識不清、眼球震顫、肌肉僵硬或抽動等。
為什麼要談輕微的血清素症候群,因為這關係到臨床上病患自身的權益。尤其是服用多顆抗憂鬱藥物,或是同時服用兩種以上的抗憂鬱藥物患者(兩種以上,不是兩顆,因為很重要,所以要再次強調),更容易產生輕微的血清素症候群,因此當你服用多種抗憂鬱藥且有不舒服時,請務必多跟醫師討論跟核對是否需要服用那麼多種的抗憂鬱藥物。
輕微的血清素過多,就可能導致腹瀉、坐立難安、盜汗、發抖、肌肉運動不協調、肌肉震顫、心情起伏等等。這些症狀都可能是血清素過多的前兆。如果服用多顆或是多種的抗憂鬱藥物,又剛好在服用藥物之後產生上述的症狀,請務必主動跟醫師討論(如果你不說,醫師不會知道,如果你說了,醫師不跟你說明藥物治療的機轉或副作用,那請尋求其他醫師的協助),以重新檢視藥物治療的策略,而不是吃更多藥物來壓抑這些副作用。
此外,通常服用過多的抗憂鬱藥物,也會導致後續減藥的困難,尤其是白天還需要服用其他藥物減少副作用的狀況下,更容易造成病患依賴藥物治療,反而更難減藥,有時候只是單純簡化抗憂鬱藥物就可以改善症狀,結果有的醫師反而加更多藥物,導致病患想脫離藥物治療更遙遙無期。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特殊的感知經驗-我見鬼了嗎?

特殊的感知經驗-我見鬼了嗎?
精神科門診有時候會處理到個案特殊的感知經驗,在精神科的診斷中,有些疾病的症狀包括幻覺,例如視幻覺、聽幻覺等等跟感官相關的經驗,但是不是每種特殊的感知經驗,都一定是幻覺呢?答案是否定的。
根據Psychology Today這篇報導「Why Some People See Ghosts and Other Presences」,裡面提到去年由珊卓·布拉克主演的地心引力這部電影,當她遇到災難之後,似乎出現許多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包括她跟喬治·克隆尼一連串的互動跟對話,電影拍得那麼真實,彷彿她跟他一起協力找出活下去的出路。難道是珊卓·布拉克見鬼了嗎?
這篇文章提到,這樣的經驗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稱之為「感知的存有(sensed presence)」。通常這樣的經驗出現在特殊的情況,包括被嚴酷的狀態下與世隔絕、或是遇到極大的壓力或困厄(例如天災)等,這些都可能造成我們大腦的缺氧、賀爾蒙失調、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等等。然而,努力存活通常是生物本能,所以身心靈都會啟動特殊的機轉,因此可能會看到神明、靈魂、祖先或許久不見的親朋好友等。
除此之外,見鬼的感覺也可能是生物正常的防衛機轉,讓人可以預先避開一些危險的情況或是攻擊者。例如當你走在暗巷或是不熟悉的地方,身體就會提高警覺,讓自己能夠保持對危險的警戒(當然如果過度警覺,也可能造成日常生活中的過於緊繃,甚至造成焦慮或恐慌等)。
除了上述一些危險或是特殊的狀況下,其實見鬼的特殊感知也可能出現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例如親人離世。當哀傷的家屬還在悲傷的過程中,尤其是失去的親人是自己長期依靠的對象,例如父母或是另一半,強大的孤單或是失落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刺激,因此他們可能會感覺失去的親人就好像還在家裡,或是現身跟他們互動,安撫他們悲傷的情緒,讓他們得以度過哀悼的過程。
總而言之,不是所有的特殊感知都是病態的,也不一定都需要透過藥物治療,最重要的是了解這些經驗發生的脈絡,然後找出最適當的處理方式。如果自己有上述的特殊經驗或困擾,歡迎就近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協助,或是前來馨思診所討論。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五個改善親密關係的方法

五個改善親密關係的方法-不要再以為對方是自己想的那樣
根據這篇促進人際關係的文章。這位資深的婚姻及家族治療師指出五個可以促進感情的方法:傾聽、同理、自我覺察、感受親密、享受共處的時光。
傾聽是第一步,也是最不容易的一步。有時候太急著回應或是解釋,都打斷了對方想說的話,漸漸地,對方也就不再願意多說了。有時練習靜靜地讓對方先說完,也許對方只是想要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他們也許就是在跟自己的過去對話,我們不一定要回應,讓對方可以有機會自己學習。默默地陪伴傾聽,是建立親密互動的重要功課。
要同時同理對方跟自己的感受。在親密關係中,常常都會要求對方同理自己,或是過度去同理對方,卻都沒有先去同理自己的感受,如果都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緒,怎麼可能去同理對方呢?有時如果對方表達的內容太過強烈,要適當地喊停,深呼吸幾口氣,不要先被自己的情緒掩沒了,有時候可以跟對方說:「我真的很想聽你說,我也覺得聽懂你很重要,我需要一些時間理解你想表達的內容。」這樣可以跟對方保持溝通,但又不會讓自己承受不了。
自我覺察是人生的功課,發現自己的缺點或陰影,有時讓人難以面對,或覺得羞恥。尤其在親密關係中,被對方指正,更是難受。但嘗試去接受這些情緒,感受到自己被這些羞恥感僵住了,自我覺察才可能發生。如果伴侶雙方都能夠自我節制,珍惜彼此的觀點,讓不同的想法能夠透過分享的方式表達出來,就能夠相互提醒跟成長。
感受親密需要雙方有足夠的信任跟愛,也願意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跟傾聽對方,親密感需要時間一點一滴地累積,才可能打造屬於你們的親密關係。
最後就是好好享受相處的時光,不要花時間在猜忌跟爭吵上,很多堅持都是可以好好溝通跟討論的,讓自己跟伴侶都能夠放鬆自在地做自己,哪怕是在同一個空間,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只要一個抬頭,看見對方,彼此默契地微笑,這樣的甜蜜,就是永遠。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你的伴侶或家人是控制狂嗎?

痛苦的親密關係常帶給人們強烈的情緒,尤其是面對有控制狂的伴侶或家屬,常常會讓你的人生充滿了負面的能量。根據這篇Psychology Today的報導-「20 Signs Your Partner Is Controlling」,作者指出20個控制狂的特徵,提供給大家作為親密關係檢視的參考。
文章中指出這些帶有控制慾的伴侶,常常都會嚴厲譴責過去的伴侶或他人,無論是抱怨對方有身體傷害、情緒威脅或是排擠等等,但其實就像是霸凌別人的小孩,透過言語來吸引別人的同情,然後要別人相信他所講的都是真的(但通常因為聽眾只有單一資訊的來源,都會選擇相信,結果造成反覆地縱容,讓有控制狂的人能夠故技重施)。
有控制慾的伴侶或家屬,會操弄自己另一半或其他家屬的情緒,或是讓另一半覺得自己是個十惡不赦的壞蛋,如果你發現你身邊的朋友因此受苦,或是你本身就遭受類似的對待,請注意下列20個特徵,看看你的伴侶或家屬符合多少。但要先提醒各位,不是拿這20個特徵去質問你的伴侶或家屬,因為他們通常都不會自覺,都會覺得是別人的問題。建議先自行找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師討論當下的狀況,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如果直接去質問對方,通常只會引起更大的衝突,適得其反。
一、孤立你跟朋友或家人的聯繫
二、大小事都愛批評
三、採用隱微或明顯威脅親密關係,例如動不動就分手
四、用正向制約來告訴你該怎麼做比較好
五、過度地評斷你
六、運用你的罪惡感,讓你被予取予求
七、透過讓小利益來讓你感到虧欠
八、透過監視、窺探、或是要求你無條件地揭露隱私
九、過分的嫉妒、指控、或是妄想你跟他人的關係
十、忽視你的需要,讓你在親密關係裡反而感到孤單
十一、要求你定期回報地點或是監視你的訊息
十二、常無證據地假設你是有罪的,要你自己證明清白
十三、讓你汲汲於回應爭辯,使你疲於奔命
十四、否定你長期追求或信仰的價值
十五、讓你自貶,覺得配不上對方
十六、奚落你或開不適切的玩笑,讓人不舒服
十七、抱怨你們的性關係
十八、無法或沒意願傾聽你的觀點
十九、要求你採取一些不健康的行為,例如抽煙喝酒
二十、貶抑你的專業或阻止你發展自我成長的目標
這篇原報導的網頁連結,有更多內容補充,也有很多實際例子,但因為考量到現實狀況的多樣化,未免顧此失彼或被斷章取義,我就不多翻譯。如果有需要進一步諮詢,歡迎就近找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治療所洽詢。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孕育新的自我

孕育,是很重要的過程跟象徵,介於無跟有,介於生跟死,介於轉化與重生。生理的懷孕,象徵著兩性的結合,生命的延續;心理和精神上的孕育,則象徵了外顯的自我跟內在的陰影重新整合,提升到新的境界。
孕育是一個等待的過程,無論生理上的懷胎到誕生,無論心理上的退行跟突破,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耐心跟堅持。孕育也帶著的危險,任何意外,都可能讓孕育的過程中斷,也可能讓孕育的母體產生傷害,因此格外需要謹慎跟專注。
在諮商或分析中,個案帶著困擾或期待前來,治療師或分析師就像是助產婆一樣,協助個案經歷這個孕育的過程,讓個案可以看見自己,經驗陰影背後的情緒,調整自己的觀點,然後重新醞釀自己新的人生,把新的自我順利接生下來。
榮格分析相信每個人都有自我療癒的潛力,透過分析,得以催化這個轉化重生的過程。只有經歷重生,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生命的重量,也才會珍惜自身存在的價值跟意義。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好的睡眠品質比睡得久,更能讓你擁有好心情

失眠對人的影響可大可小,也常常是門診個案描述的症狀。根據這篇時代雜誌的報導,失眠會影響我們的智力表現。從一個針對小學生的研究,失眠會讓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表現得像是四年級學生一樣,也就是降低你二年的認知表現。
失眠也會降低我們大腦細胞獲取葡萄糖的能力,間接影響我們大腦的執行效果,包括思考行動、預測後果、及了解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等等。疲憊的狀態,會讓我們大腦表現變差,也會影響我們的衝動控制,讓我們更容易犯錯,或是重蹈覆轍,缺乏本來應有的彈性跟反應能力。
失眠也會造成情緒失控或是負面思考,在一個實驗中,針對睡眠不佳的大學生,發現他們比較容易連結負面的情緒,也不容易提取過去正向的經驗。這些都會讓失眠個案在遭遇突發狀況時,容易過度貶抑自己,或是做負面的打算。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從運動中找回好心情

運動可以促進身心健康,在這篇「Psychology Today」的報導,提到運動可以改善憂鬱症跟焦慮症。我想起我在美國念人類學研究所時,念不完的書,寫不完的報告,同時又要接受心理治療的訓練跟督導,常常是焦頭爛額。多虧了運動,讓我能夠放鬆自己。但是該怎麼開始運動呢?
如同這篇報導提到,最重要的,就是找你自己最有興趣的運動先開始。我很喜歡騎單車,無論騎到Santa Monica海灘,或是騎上丘陵俯視整個洛杉磯,都讓我在運動過程,有機會欣賞自然美景。所以念書再怎麼疲累,騎完單車之後,都可以讓我恢復精神。
再來就是先從輕微可負荷的運動量,逐漸加強,增加自己的心肺功能。有時門診個案跟我說,他們的運動就是晚餐後去散散步,我會建議,也許可以飯前先來個20-30分鐘的快走,這樣可以增加新陳代謝,也可以讓晚餐的熱量不會都堆在自己身上。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童話的結局不是全部,在於能否理解人生轉化的契機

以前也許我們只注意到白雪公主,
但忽略了王后也是渴望被愛跟安全感的。
在榮格分析裡,神話、原型、跟象徵等扮演重要的角色,讓集體的文化或靈性,能夠透過傳統儀式、神話傳說、日常生活,一點一滴地滲透進個體的人生裡。
無論解讀夢境或是神話,有的分析師會從正面的態度來感受跟理解,透過連結夢境跟神話裡的原型,能夠帶給自我更大層面整合。但是神話跟夢境,也可能帶來不同層面的提醒跟叮嚀,需要我們從不同的可能性,重新去討論跟理解神話跟夢境的含意。
最近診所等候區的書架上,放了些有關神話或童話的書籍,我也好好看了以前熟悉的童話故事跟沒閱讀過的故事,例如這張照片裡的「白雪公主」。在閱讀白雪公主時,很多童話的細節都已經被我遺忘,透過重新閱讀,才發現童話裡有許多提醒,也許是遺忘、也許是早期的版本被過度簡化、或就像是被迪士尼商業化了,我對於白雪公主的故事也就記得片片斷斷的。如今有機會再仔細閱讀,我想,童話不是寫給兒童閱讀而已,童話也是寫給每位成人的內在小孩閱讀跟感受的。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從心理分析中,面對過去,迎接重生

在榮格分析的概念中,精神或心理層面的死亡跟重生是一體兩面的現象,也象徵了自我成長的過渡儀式,從不穩定的心智狀態,邁向成熟的過程。精神層面的死亡代表我們看清楚過去的自己,不再重蹈過去的覆轍;而重生代表我們擺脫部分早期生命經驗的禁錮,從不同的角度反思當下,並活出不同的未來。
然而心理或是精神層面的死亡,對個體的威脅就像是生理的死亡一樣,也常會帶來恐懼跟焦慮,所以大多數人會緊緊抓住可預期的輪迴,反覆經驗早期的創傷,也不願去面對傷口。甚至,心理的疼痛或重複的模式就像是感染一樣,一樣會擴散跟蔓延,影響了周邊身旁的親朋好友,也影響了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另一種「遺傳」。
接受治療,不代表我們就不會感覺到苦痛,因為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會接觸真實的自己,也會感受到過去自我死亡的苦痛,但透過分析師或治療師的陪伴與協助,我們比較有機會跟能力面對這些傷痛經驗與輪迴的模式,然後緩慢且溫柔地照顧且整理自己,經歷自我整合的歷程,每一步的成長,都得來不易。在這樣反覆的自我突破與整合之後,我們才有機會像是新生破殼的海龜,能看到陽光,重回大海的懷抱,真正自在地做自己。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面對家庭文化枷鎖 好好照顧自己

找回內在小孩,好好照顧自己。
榮格早期跟同事一起發展字詞聯想測驗(Word Association Test)時,發現小孩跟母親的思考聯想相似度,會高於跟父親聯想的相似度(當然,這可能跟誰是照顧者呈正相關,不一定跟性別有關)。而女兒跟母親思考聯想的相似度,又高於兒子跟母親的相似度。
這提醒我們的生活習慣或思考模式,有很多來自於我們成長的環境,尤其是父母(或照顧者),我稱之為廣義的文化遺傳,而父母又遺傳他們各自的父母(或照顧者)的思考模式,然後再加上他們的人生際遇,傳給下一代。這些代代相傳的習慣,都在每個人兒童時期的心理,深深地刻下印記,然後一代一代地往下傳承。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反覆心痛不如及早接受心理治療-不要再被藥物綁架了

介紹不同榮格分析師自我照顧的旅程
在榮格分析的概念中,精神或心理層面的死亡跟重生是一體兩面的現象,也象徵了自我成長的過渡儀式,從不穩定的心智狀態,邁向成熟的過程。精神層面的死亡代表我們看清楚過去的自己,不再重蹈過去的覆轍;而重生代表我們擺脫部分早期生命經驗的禁錮,從不同的角度反思當下,並活出不同的未來。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