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偏見與歧視的文化情結

在婚姻平權的議題中,看到長期人權被漠視的同志朋友,除了感同身受,也對持續的社會歧視感到不安。如果我們縱容偏見與歧視的滋生,不去盡力建立相互尊重、包容與共生的社會,這樣的欺善怕惡的罷凌模式,只會繼續摧殘我們社會互信的基石。
「情緒煽動」是偏見與歧視得以滋生的溫床,而最恐怖的情緒則是「恐懼」。煽動者利用移花接木的說詞,加上似是而非的推論,讓群眾陷入恐慌與焦慮,在失去判斷力的狀態下,煽動者提出適當的誘導,讓群眾成為殺紅眼的戰士。無論是激動如希特勒的煽動者,或是平庸卻盲從的老百姓,都在情緒中失去人性,這就是心理情結帶來的毀滅性力量。
一般來說,抹黑跟煽動常是既得利益者慣用的手段。先透過抹黑來進行分化異己的起手式,再透過煽動來團結既得利益者。但這無異就是集體的罷凌,只是人們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罷凌現象的壓迫者,壓迫者甚至扮豬吃老虎,片面操弄偏頗的文化情結(例如父權思想,否定社會的多元性),散佈恐懼跟製造猜忌,利用激進聳動的觀點操弄群眾,加強罷凌的力道,讓不明就裡的人繼續旁觀,不知不覺也成為罷凌的共犯或是次級的受害者。
但重要的是,在社會運動中,若對支持或反對的一方,產生仇恨與敵視,只是落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文化情結。一旦產生「非我族類,除之後快」的情緒性反應,我們就失去更多對話與相互包容的可能性。保護自己跟傷害別人是兩種不同的目的,在民主的社會中,保護自己又能保護別人,是需要不斷地對話與溝通才能達成。但若只是為了保護自己而傷害別人,儘管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一時的情緒反應,但卻無法擺脫良心的譴責。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道德的艱難-對「歧視」的反思

    在人生的試煉中,不在於「道德」是對或錯,而是在深刻體認「道德」、「情境」、跟「自身反應」的複雜關係,在困境中展現對自身與他人的憐憫與同理,且在思肘、判斷跟採取行動的過程中,對過程中產生程度不一的焦慮跟猶豫。這樣的「艱難」的狀態,才是道德的體現。
    在「道德的艱難」中,重點不在於立即反應對錯跟採取行動,而是明瞭「道德」的「有限性」。因為是非對錯,都在很主觀的判斷下做出取捨。然而在取捨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盲點跟偏誤。這是道德的盲勇,也許滿足了成為「英雄」的人格面具,錯殺了內心的「惡龍」,最後,勇者只是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只是活在唯我獨尊的世界。
    承認「道德的有限性」,就像承認自己的有限性,也有機會面對自身陰影與情結,並看見個體與文化情結交錯的共業狀態。無論客觀與主觀建構出來的「善惡」,都只是「執著」。人們執著於自己想看見的表象,錯失經驗「道德的艱難」的機會,也失去辨識「同時性」的機緣。結果,打著道德的旗幟,卻是走回道德淪喪的窘境。
    在貼別人標籤前,先看看自己拿著標籤的手,也許才能發現,自己才是創造「善惡」的那個人,我們才是那隻需要自我馴服的惡龍。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