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陪伴憂鬱的六大心法】

【陪伴憂鬱的六大心法】
文/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南韓團體某成員18日傳出輕生消息,Linkin Park主唱也在七月時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結束生命,巨星的殞落,持續著提醒著我們,自殺這件事,憂鬱這件事,關於活著的苦痛這件事,是真實在每個人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關於「懷孕」這件事~

關於「懷孕」這件事~
文/林甄君諮商心理師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一例一休加班合理化,家庭功能又會如何?】

【一例一休加班合理化,家庭功能又會如何?】
文/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制度彈性與多樣是好的,但「加班合理化」的理由若是必須加班才能養家,這不難看出政府捨低薪問題不解決,而開放加班彈性。取捨之間,將會付出更難維繫家庭功能的代價。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這是許多人曾經讀過甚至背過的課文,文內將父親塑造成為了家庭,工作不辭艱辛危險的角色。文學作品可能反映出當時社會或是國家對父母的期待,而當台灣從過去男主外、女主內,成為雙薪家庭,若再寫類似的課文,就會變成許多孩子在安親班等待父母,想著「為什麼爸媽還不來接我回家?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別逼自己當個樂觀的人。」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文/王思涵臨床心理師
「別逼自己當個樂觀的人。」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又是關於心理治療這件事】

文/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今天要談的是,關於心理治療中的不利因子「不穩定的時間」。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我們如何在校內、校外接住這些學生】

【我們如何在校內、校外接住這些學生】
文/ 胡綺祐 諮商心理師
「最近校園好不平靜,上周才又剛通報了一個。」一位大專校院心理師惋惜地說著。前陣子,許多校園自傷、傷人的新聞事件,無論是已遂、未遂,總讓人心疼與擔憂:我們的學生怎麼了?大家開始紛紛談論情感教育、生命教育,於是,校園內的諮商輔導機制,再次受到了關注。
在各大專校院裡,均設有學生諮商輔導中心,政府多年來也依照每校學生人數之比例,聘任專業輔導人力,其專業背景以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為主,同時也以兼任的方式,徵聘校外專業人士,支援心理諮商時段。筆者以擔任專、兼任心理師之經驗及觀察,與大眾分享幾點輔導現況。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文/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在有心理學這學門創立之前,人很早就發現「心」的重要,心理學許多重大發現其實在祖先智慧中早就出現,而活在當下一直是不同心理治療或不同生活哲學所倡導的。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急驚風爸媽,慢郎中小孩】

【急驚風爸媽,慢郎中小孩】
文/胡綺祐 諮商心理師 

「書包另外ㄧ邊揹起來,動~作~快!」
一位媽媽用著高八度的嗓音,催促她補習班下課準備離開的兒子。

經過這對母子身邊,著實被這音量嚇了ㄧ跳,不禁讓我想起許多家長曾向我反應:「我家小孩動作慢吞吞,寫功課慢、走路慢、吃飯也慢,都要我ㄧ直催、ㄧ直催!」,而不久前,有位前來諮商的學生,跟我說:「我從小就被嫌慢,因為我動作慢,好像什麼都做不好

在親子關係中,我發現了一種很特別的動力,ㄧ快搭ㄧ慢,漸漸更加強了快與慢,好像到最後就分不出來,是催促的人太快,還是被催促的人太慢。最常看見的組合是:急性子的家長,慢吞吞的小孩。想必親子雙方在這過程,一定都非常不舒服,家長這一方,可能很難理解:「怎麼可以拖這麼久!」,孩子這一方,則是認為:「到底是在催什麼!」或許,一快一慢的互動中,潛藏著許多我們未留意的訊息。

首先,家長們可以先覺察自己是否太快了。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即興健身房】從未知到當下—為什麼我們(或人生)需要即興?

【即興健身房】從未知到當下—為什麼我們(或人生)需要即興?
文/ 王家齊 臨床心理師、即興劇教練

我們都希望人生有劇本可以依循,最好有一本朝向成功勝利人生的大全—
跟著走,就對了。

但事實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每一天都是獨特且無法複製的。

這有好有壞。

壞處是,每一天都顯得如此「未知」,而「未知」正是人類恐懼與焦慮的來源。

好處是,既然沒有兩天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了一個機會,做一個相較於昨天,不那麼相似的選擇,也就是「當下」。

「未知」與「當下」,是一組交互運作的概念。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愛情這回事

【愛情這回事 】
文/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莎士比亞經典「羅密歐與茱麗葉」描述的「愛情」可以讓人思考愛情的本質,故事中有兩個世仇家庭,羅密歐就是來自於其中一個家族,一開始羅密歐表示喜歡上世仇家族一位女孩,並不斷地向友人闡述自己因「愛」受苦,就連朋友請他去多認識其他女孩,建議他忘記這女孩,羅密歐向朋友描述自己就像失明後的人無法忘懷失明前看過的景象,自己也如此無法忘記這女孩的美好,並表示“Thou canst not teach me to forget”。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道別之後,讓愛延續】-走過與毛小孩分離的日子

道別之後,讓愛延續
-走過與毛小孩分離的日子
文/胡綺祐 諮商心理師


「那天,走在路上,耳邊傳來了鈴鐺聲,讓我想起每次回家一開門,波波總是迎著我奔跑過來,那圓滾滾的模樣,迫不及待的想讓我抱抱他我真的好想他

在諮商室裡的小敏,淚流不止地訴說著一個多月前,波波因為器官衰竭離世了,雖然她早已有心理準備,看著波波一天一天老去,但這十五年來的點點滴滴,實在讓人很難不想念,對小敏而言,波波不只是當年領養回來的狗狗,而是最親密的家人。

愛與歸屬,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大多數的人渴望著與另一個生命有著深切的連結,於是,飼主與寵物間的情感,經常發展出一種真切又踏實的依附關係,甚至更昇華為如家人般的共依存,與毛小孩間的情感交流,顯得如此的珍貴。

「雖然波波有時候很調皮,常常會闖禍,把家裡弄得一團亂,但我回想起那年我準備要出國念書,搭機的前一晚,波波安靜地靠在我的腳邊,怎麼樣也都不回去他的窩睡覺,其實那晚,我就邊哭邊抱著他睡著了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之親密關係的束縛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之親密關係的束縛
文 / 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別把自己的生命,押在一個人身上。」
親密關係,有很多種,包括了親子,伴侶,親屬,友伴。
這些關係,走的順暢的時候,都不會走進治療室,但有些時候,卻走入了死結,而不自知。
有些情歌喜歡唱,你就是我的唯一。
有些人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想為了的人。
有些人打拼努力只為了自己的下一代。
這些聽起來都很感人,很浪漫。
但在感人溫馨浪漫的背後,卻有著越來越稀薄的空氣,讓人窒息。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性在親子口難開,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性在親子口難開,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文/ 諮商心理師 胡綺祐  圖/取自網路



日前一則新聞報導,教師因教導小三生使用保險套而引發了許多的爭議與討論,更早之前,在推動多元性別,提倡性別平等的社會運動中,性教育的教材編制,更是讓許多人走上街頭,紛紛表達自己的訴求,究竟性議題,要如何進行討論,或如何向孩子開口說性呢?

性,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也是一種本能,是親密關係的表達,也是延續新生命的方式,但在民風淳樸的時期,性成了禁忌的話題,甚至冠上了負向的評價,更多時候女性在面對性議題上,受到傳統父權意識的影響,而總是壓抑與壓迫,有著性別不平等的差異對待,然而,隨著資訊發達,思想開放的時代來臨,無論在什麼樣的性別角色上,內心的衝擊,持續地發生著。

「怎麼可以有婚前性行為呢?」、
「失去了貞操,還有什麼價值?」、
「太荒謬了,怎麼可以在校園販賣保險套!」….
相信這是不少家長心中的想法,也是親子關係的溝通中常出現的衝突議題,或許,這些想法並沒有所謂的對錯,僅是性的價值觀有所不同,但我們仍然可以去思考,價值觀背後的核心,是否隱藏著什麼樣的焦慮或擔心呢?釐清了以後,我們才知道如何和孩子討論性。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致命吸引力 (fatal attraction)

【致命吸引力 (fatal attraction)】
文/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圖/取自網路




社會心理學家觀察到起初吸引倆人在一起的特質,最終成為導致分手的原因,這特質或是原因就是「致命吸引力」。簡單舉幾個例子,或許一開始欣賞一個人很有理想,但漸漸覺得對方不食人間煙火。有可能是欣賞一個人態度堅定,但後來又認為對方固執。有時欣賞一個人隨和,卻隨著時間認為對方沒原則。

其實特質這回事,往往是跟環境互動著,在環境下有適當的表現自然就正向的,而環境不允許的情況仍缺乏彈性可能就有負面的表現。然而,在感情世界中,通常很多時候不但無法分「對錯」,甚至「適當」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解釋。

與其去爭一口氣,不如可以思考為何看待「致命吸引力」的觀點變了。或許受電影與戲劇影響,把伴侶關係想得太美好,忽略「相處比相愛」還難的事實。在親密關係中可以提醒自己的事,就算在關係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兩人想法與感受不用ㄧ樣,「不ㄧ樣」是正常的,所以不該要求對方要學得跟自己一樣。再來就是提醒自己如何去學習對方的優點,畢竟吸引我們的特質,其實就是我們該學習的。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進行心理治療的難處

這些年來,心理健康逐漸被社會大眾看重,但華人文化將精神疾病歸咎於個體心態不夠堅強,這類忽略社會文化的壓迫,將責任推給個人獨自承擔的污名化態度,依舊根植人心。導致許多被社會環境或是他人壓迫的病患,都無法即時地獲得救命的資訊與協助。心理健康包括藥物治療跟心理治療,生理層面的痛苦跟不適,藥物可以幫上忙,但心理上的苦,卻不一定能夠透過時間改善,需要接受心理治療,才能逐漸地理解跟調整。
然而,心理治療要推動,有許多困難,包括心理治療專業人員的養成不易,健保給付的有限與限制,自費市場的困境無法讓更多專業人員投入等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但無論是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師,心理治療的訓練,都只是佔三年受訓期間的一小部份,換句話說,考到專業證照,不等同於能進行足夠好的心理治療。
一般來說,拿到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師的證照,想要成為心理治療師的專業人員,還需要接受5-8年以上被治療的經歷,進行研習、實作治療及接受督導等,這樣才能累積足夠的心理治療專業能力。就像是拿到飲食相關的學歷,還是要去廚房接受資深廚師的磨練跟督導,同時面對來自不同客人的要求,但最重要的是建立自身對於心理治療的態度。
至於心理治療執行面的困難也是一言難盡。心理治療的難,首在於如何先聆聽跟瞭解病患的「苦」,每位病患受苦的方式不同,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告訴病患可以怎麼做,卻忽略了病患的人性,很容易就失去了方向。有時候,光是被瞭解,都具有療癒的效果,但現實生活中,卻充滿不被聽懂的苦。
其次,就是治療師有其自身對於價值的「偏好」而不自知,例如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治療師若只是強加自己的標準於病患身上,卻忽略病患的困境,很容易就惡化了病患的症狀。有時治療的僵局,來自治療師的反移情,但現實生活中的投射比比皆是,如何辨識這些來自他人的投射或情緒,是治療師要跟病患一起想辦法面對跟處理的。
最後,則是無法溝通與對話,倘若病患前來就診,只是複製文化裡的上下的權力關係,沒辦法好好跟醫師或是治療師建立對等的合作關係,那也是治療的難處,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還是自己的,透過治療是多一個人一起想出好辦法,但沒辦法幫自己解決生活的困境。如何收回理想化的過程,也是治療中要面對的重要議題。
簡單地描述一些心理治療可能面對的難處,希望能夠增加社會大眾對於心理健康的瞭解。如果是你的家人朋友,你可以先學習聆聽,接著理解不同家庭背景或是個人的苦難,而不先入為主的判斷,最後是保持對話跟溝通,這才能維持一段良好的關係。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母親,一個又脆弱又堅強的角色~談產後憂鬱

【母親,一個又脆弱又堅強的角色~談產後憂鬱】 
林甄君諮商心理師/文

  「心理師我跟你說,我養這個孩子,小的時候……,我其實……,但我從來不在他面前哭……



談到母親這個角色,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在醫院治療時,身上插著許多管子,卻只是淡淡地說:「嗯,今天很不舒服。」而我在一旁卻心疼到快掉下眼淚,當時的自己不懂母親為何有辦法承受這些。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沈千禾 臨床心理師】


學歷—
國立東華大學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臨床組碩士

經歷—
聯新國際醫院(原名壢新醫院)心理諮商中心 臨床心理師
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 臨床心理師

服務項目—
催眠治療、婦女情緒困擾、親子議題、焦慮、失眠、壓力因應、自我探索、疾病適應。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劉宸宇 諮商心理師】


學歷-
臺北市立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經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學務處心理輔導組 全職實習心理師
健行科技大學 學務處諮商組 兼職實習心理師
亞東醫院精神科日間病房 心理劇團體協同代領者
新北市生命線 
新北市立二重國小 課後輔導老師

服務項目-
情緒覺察
生涯議題
壓力調適
人際關係議題
牌卡探索及使用
自我探索與認同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朱倍萱 諮商心理師】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

現任—
康寧大學(台北校區) 諮商心理師

經歷
亞東醫院精神科  兼職/全職  實習諮商心理師
台北市立民族國中  實習輔導教師
台北市立北政國中輔導室  認輔志工
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  義務張老師儲備訓練生

專業訓練與證照—
心理劇訓練 133.5 小時(持續中)
國、高中輔導教師證

服務項目
工作取向:
個別心理治療/心理劇/成人諮商/青少年諮商輔導/精神動力取向
工作主題:
自我探索/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家庭關係/憂鬱相關困擾/焦慮相關困擾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陳亭亘 諮商心理師】


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

經歷-
嘉義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市級心理師
國立成功大學心理健康與諮商輔導組系所心理師
隨心沐語心理諮商所兼任心理師

服務項目-
個別諮商、伴侶諮商、團體諮商、心理測驗

服務項目-
生涯發展與自我探索、多元文化諮商與認同政治、敘事取向治療、社會參與與人際創傷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請珍惜跟精神科醫師會談的時間

精神科醫師,不應該只是負責開藥!無論醫師或是個案,都需要時間建立安全感跟信任感,也需要時間了解病情的脈絡跟症狀,才能夠評估個案當下的診斷、用藥或心理治療與否、社會家庭的介入處置、以及後續如何追蹤。這些都是需要花時間的,精神科醫師不是算命師,不是幾分鐘的初診,就能夠完成上述的這些任務(初診通常都需要20-30分鐘)。
那複診呢?複診通常跟上述的步驟一樣,每次的病情都會改變,有時候要症狀減輕要減藥,有時候症狀惡化要調藥,有時候病情好轉穩定要停藥結案。但這些都需要花時間會談。每次健保的門診會談也都需要8-10分鐘左右。如果醫師只是告訴你拿藥,幾分鐘或不到一分鐘就請你去拿藥),真的不太容易完成上述的工作。
儘管短時間的健保看診無法取代穩定的心理治療關係,但是精神科醫師每次的健保會談,都應該具有評估跟治療的目標。這些都是個案要學習去找到適合的醫師跟自己的病情工作。
就算不同的醫師,有不同的醫療習慣,但最重要的是,個案必須要學習判斷怎麼樣跟醫師建立有效的合作同盟關係。不是去一廂情願地接受藥物的神效,也不是一味地接受自費的課程、諮商或是心理治療。理論上,這些都是精神醫師要跟病患一起合作跟討論,兼顧生理、心理、社會的全人照顧的考量,討論哪些是真正對病情或是困境有幫助的,才能漸漸地看清楚個案的需求,改變往後的人生。
圖,取自Plum Village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lumvillage/?fref=ts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能不能,讓我就只是這樣。」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文 / 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能不能,讓我就只是這樣。」

有的個案會跟我說,
他必須要更堅強,
他必須要讓自己往前走,
他必須要勇敢面對霸凌者。
有的朋友會跟我說,
他必須要調適好自己的情緒,
他必須要解決眼前的問題,
他必須要不再悲傷,
他必須要忘掉過去那個人。
這些「必須要」,其實都不是他的需要。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受困的家庭關係


文 / 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每次治療的歷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故事跟生命價值,也都是獨特的。

不過有些話語,會不約而同的出現在不同的治療室裡,會透過不同的人,不同的聲音說出來。


她是家族當中的大姊姊,從小,她就知道別人要她乖,要她努力,要她聽話,要她體面,要聽大人的話,要一直表現的好,要體貼父母的辛勞,要不能有自己的意見,要順從。她也一直這樣努力著,問她為什麼聽話,問她為什麼要那麼乖,她不知道,她的爸媽是別人眼裡看起來的模範夫妻,小孩聽話,事業有成,但實際上,家裡的負債已經多到爸媽不敢讓小孩知道,爸媽在家的互動有時就像冰庫,有時則是刀劍棍棒齊飛的荒謬肥皂劇。

她覺得,或許她乖乖的,爸媽就會開心,就會好好的,就不會再有爭執,就不會有人動不動就要鬧離婚鬧自殺。

她快樂嗎?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霸凌的世界


文 / 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霸凌,是個沉重的議題。
霸凌,不是只是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關係而已。
在霸凌者與被霸凌者之外,
在強者與弱者之外,
還有一種人。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生活心理學】


打開衣櫃仔細看看,你會發現,真正會穿的衣服,可能不到20%,剩下的衣服,如果不是一年穿不到一次,可能都是超過三年以上沒穿,但捨不得丟掉的。

有的與回憶有關,
有的與價格有關,
有的甚至找不出留下的理由。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我的問題在哪裡?


「有沒有想過,到底為什麼要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需求是源自於誰?
如果問題是家庭,要離開家庭嗎?
如果問題是憂鬱,要解決憂鬱嗎?
如果問題是我,那我要被解決嗎?」
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談親職教養】


常常有朋友們跟我說,在親職教養上遇到很多的挫折跟困難,總是會不小心在某些點情緒失控,總是沒辦法給出更多的包容與愛。

每次發完脾氣後卻又滿懷愧疚,後悔不已,甚至是抱著剛剛暴怒飆過一頓的小孩一起大哭。

那種無助的感覺,常常是別人難以體會的。
「面對小孩,我好像需要更多的修養」
「教養不只是靠修養,還要不斷的修練(煉)」
修練(煉) 的過程,需要嘗試不斷覺察自己的壓力,自己的情緒,自己的生長背景,自己的道德規範,自己的自我限制,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恐懼,自己對上一輩的怨與悲,甚至是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死結。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什麼是沙遊治療?

文 / 陳琬渝 臨床心理師 (特邀)
      想到心理治療,我們腦中很容易便浮現出一張舒適的長椅、滿臉愁容的案主與坐在一旁的治療師,案主通常會躺在長椅上,而他們的任務便是躺在椅子上自由地進行聯想,再把他們想到的內容說出來。被治療的案主似乎應該都要有顯然易見的悲傷與脆弱,而語言將會在心理治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開口說話與沉默之間都有獨特的意義。
      然而近幾年來逐漸地可以在媒體或戲劇當中,瞥見各種與我們既有印象不太一樣的心理治療模式,有時候案主參與藝術治療、心理演劇,又有時候案主會將許多小小的物件,放在一個裝了沙的藍色木箱當中,創造與呈現其內心的世界,日劇Dr.倫太郎中便有一幕如是呈現:
      患有多重人格的女主角欲拜訪醫師男主角,但碰巧醫師不在診間,女主角在等候時,被診療室內所擺放的物件所吸引,並下意識地將一匹馬的物件放入沙盤的正中央,當醫師看到她所做的沙景後,馬上便了解了女主角內心的孤獨。
      當然這種富戲劇性、彷彿男主角會通靈似的立即了解對方內心世界的橋段,往往只會出現在戲劇當中,但是背後隱含的意義,似乎在訴說「如果想要探索自己的內在,有時候我們可以用做的方式來實現」。
      因為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自己的痛苦難以言喻、有時候難以啓齒,也有時候明明一切都很順利,但我們莫名的感覺哪裡不對勁,就像被卡住了,可是往往我們並不是那麼了解自己內在的動機、感受或需要,所以我們可以試著選擇以非語言的方式探索自己的內在,在沙遊治療的過程中,我們不妨先跳出既有的習慣,讓機警的腦袋暫時休息一下,感受一下沙的觸感、感覺哪些物件吸引你的注意力,或是他似乎在對你說話,我們可以自由地選取物件並在沙盤裡自在地創造各種不同的沙景,這些沙盤可能都反映著我們內在的狀態。
      如果我做的沙景就反映了我的內在世界,那樣不會太過赤裸又可怕嗎?治療師會不會批判我所做的沙景,或是做出我很難以接受的解釋?
      一開始我們或許會擔心完成的沙景洩露太多秘密,或擔心治療師在看完沙景的時候做出很獨斷的分析,但是當親自體驗治療後,我們將會發現這個歷程與我們原本的想像不太一樣,在沙遊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希望的是提供同理與保護的經驗,讓案主可以自由地探索與創造,並在經驗的過程中達成療癒。
     
我們可以試著像孩子一樣地玩沙,自發的選取物件與擺放物件,在感覺到完成時,我們便可以選擇停下來,試著凝望與欣賞,感受沙景與物件引發我們的觸動與感受,我們也可以選擇分享為什麼選取這些物件、想試著做出什麼樣的場景或故事,這些物件與場景帶给我們什麼樣的感受與意義。在創造與凝望沙景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享受那專注的當下,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感受,如我們可能會感受到心靈的平靜、悲傷、愉悅、成就感與釋放,治療師將會全神貫注地傾聽,跟隨案主一同進入並探索內在心靈的狀態,並在適當的時機與案主一同回顧這個旅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成為誰的母親?(四)

        作為這一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重新把「中止懷孕(墮胎)」放到象徵的層次來思考。如同Eva Pattis Zoja這位分析師指出,如果我們太僵化地看待事情,很容易落入表淺的教條主義,但如果能夠以象徵的思考模式來面對,可以避免掉進價值判斷的困境。譬如當我們把中止懷孕跟胎兒的生死綁在一起思考,卻可能錯失母親從心理死亡中重生的可能性。
        落入集體無意識是危險的,當人們盲目地掉入是非對錯的內在意念或價值判斷,我們失去探索真實的能力,也失去看清現象的機會。就像是獵巫的儀式,每個人就像是扮演了正義的使者,在對他人困境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又任意地評斷,反而讓中止懷孕成為不能討論的事情。除了讓當事者感到反覆自責的窒息,也失去轉化生命事件意義的能力,甚至以不同的型式自我傷害來懲罰自己。
        中止懷孕以一種艱難且矛盾的型式存在。在事件發生之後,母親及父親真實地面對生理及心理上的空虛,才有機會長出親職的能力。弔詭的是,這必須要在外在困境,與內在象徵的衝突型式交錯辯證下,才可能發展出來的道德能力。換句話說,透過中止懷孕這個不得不的決定,人們才有機會接納自身的有限性,探索跟建立中止懷孕與否的生命意義,並在不確定中,承擔做決定的責任,如此才有可能成為自己心理上的母親。
        時間不總是能帶來療癒,時間也不會沖淡一切,中止懷孕的心理疼痛,就如同創傷事件一樣,會反覆刺痛人的靈魂。只有當自己願意面對,才有可能在治療過程中,修復自己受傷的靈魂,從灰燼中重生。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五】《約瑟與兄長們:偏愛反而破壞手足關係》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五】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 文
《約瑟與兄長們:偏愛反而破壞手足關係》
雅各本來只想娶拉結,但礙於種種原因先後共娶了四位妻子,有了十二位孩子。拉結的兒子,約瑟排第十一,除了第十二位的弟弟以外,約瑟的哥哥們都是同父異母的哥哥。很可惜拉結卻早逝,因著各種原因都讓雅各特別愛約瑟,特別的關愛反而讓「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愛約瑟過於愛他們,就恨約瑟,不與他說和睦的話」,在某次雅各打發約瑟去看牧羊們的哥哥是否平安時,有幾位哥哥卻說想殺了他,大哥流便與猶大良心不安,勸阻其他哥哥,最後就把約瑟當奴隸買了。
之前的故事提到以撒與利百加因個人喜好而各自偏心,雅各則可能因對拉結的情感而偏心,偏心似乎是人之常情,然而我們看見父母偏心造成兄弟的失和,也看到偏心造成的傷害,因為偏心是沒有真實看見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更會加深孩子內心的「不公平感」,因爲感到不公平自然會想以自己的方式來討公平。
要做到不偏心可能需要父母時常的自我反省。不偏心並非要把孩子們一視同仁看待,而是像教育一般,希望父母也因孩子的狀況「因材施教」,同時在教育孩子過程與孩子溝通,讓孩子了解自己管教背後的原因極為重要。
這些聖經故事都可以看出父母的不足,然而,在客體關係中以「足夠好」(good enough)的家長來講家長的功能,事實上我們都是有了孩子那一刻才當上父親或是母親,我們或許無法完美,但我們都努力地成為「足夠好」的父親或是母親。
我們在摸索中育養孩子,而孩子在成長過程都需要一個正向的典範,所以在育養過程也因思考我們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與是否合理,我們更該應以身作則,假如我們希望孩子可以認識與正當宣洩自己的情緒,我們就該在情緒方面好好調適與認識自己。我們若希望孩子們可以互相包容,我們就應包容孩子們許多錯誤。我們若希望孩子勇於認錯,我們若犯錯也應向孩子認錯。
從小就該把孩子當可以獨立自主的個體,適時地把孩子當作「大人」來尊重,也從孩子的觀點來看世界,同理與陪伴。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成為誰的母親?(三)

      中止懷孕(墮胎)可能造成的情緒反應及相關影響包括:後悔、憤怒、麻木、空動、罪惡、羞恥、孤單、被孤立、失眠、做惡夢、自殺意念、憂鬱、焦慮等。尤其讓人困擾的是:不知道下一波情緒何時會襲上來,也不知道到何時會結束。且每次被情緒用力拍打時,就好像被掩沒在情緒的大浪裡,無法動彈。
      這類的情緒,不僅僅在母親身上會出現,父親也會有著一樣的情緒反應,但可能丈夫沒有辦法一起經歷這段哀悼的過程,或是害怕兩個人都會情緒崩潰而故作堅強,反而呈現錯愕、疏離、壓抑、煩躁等症狀,也間接凍結了夫妻間的溝通與互動。這些情緒都是創傷後的急性或慢性反應,需要時間去面對、感受、理解、消化,並整合到自己的生命經驗裡。 
      在心理分析中,情緒常常是通往靈魂深處的入口。面對這些複雜且煎熬的情緒,就像是跟守門的老智者打交道,他會提出許多困難的要求,讓人們知難而退,但也因此無法去探索生命的意義。那麼,可以如何思考中止懷孕隱含的生命意義呢?
      首先,是好好地讓自己「體會」情緒,然後去回想自己生命裡,有沒有類似的事件,也曾經造成自己類似的情緒反應。情緒就像是生命的跳接點,可以讓我們探索中止懷孕跟自己生命故事的相關性,有時候是早期被遺棄或被忽略的經驗、有時候是不被聆聽或接納的經驗、有時候是被否定或被排擠的經驗等等,這些都是探索中止懷孕跟自己過往生命困境的關聯性。
      其次是集體社會文化的僵局,道德性地限制中止懷孕的可能性,讓中止懷孕成為不能說的祕密。例如有些家庭文化對於中止懷孕有著先入為主的印象、或是部分宗教禁止中止懷孕,認為會造成後續靈性發展上的阻礙、或是社會價值對於中止懷孕的負面評價、以及夫妻(或未婚伴侶)思索雙方的社會經濟條件的狀態,這些社會文化及經濟的侷限,都可能讓夫妻認為中止懷孕是自己的道德性責任,過度地承擔無法言說的沈重壓力。而這些無法言說的壓力,常常都是各自人生反覆出現的課題,如何探索無法言說及找人共同承擔責任的困境,也需要謹慎反思。
      除了回顧中止懷孕與自身生命史的相關性,以及探討當下社會文化的侷限性,同時也要思索是否能夠承擔「小孩誕生」的新人生,這是對未來人生發展的自我提問。小孩誕生後是否能順利成長,需要夫妻雙方是否已各自成熟,能承擔內在心理雙親角色,能夠把自己照顧好,而不是跟小孩一樣,跟自己的小孩向另一半爭寵;也包括成為伴侶的好夥伴,相互扶持跟溝通;更需要成為下一代的雙親,肩負教養跟陪伴的責任。儘管上述的自我詢問難免繁瑣(畢竟很多父母都是等懷孕且小孩誕生之後,才開始練習扮演父親跟母親的角色),但是在思索中止懷孕的生命意義時,這樣的自我詢問可以增加更多的自我覺察,也能夠跟著另一半去面對中止懷孕的後續反應,更希望在下次懷孕前,能更有意識地面對跟肩負起自己人生的責任。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親密育兒」還是「百歲育兒」?請父母不要忘記這兩項原則
張巍鐘(臨床心理師)
在正式迎接孩子來到世界的當下,人才正式的成為了父母。坊間有許多教養的書籍或是專家分享經驗與見解,然而不論再多的學識或能力,似乎都不足以讓我們懂得如何成為好的家長。當父母從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讓父母最無助與昏頭的時間,莫過於孩子剛出生後的幾個月,原因是嬰兒許多習慣都尚未建立,父母也還不懂如何去分辨孩子的哭聲,總是手忙腳亂的想照顧孩子,好不容易搞定,稍歇一下就又是另一波忙碌。
「親密育兒」與「百歲育兒」
在臺灣最多人採用的是「親密育兒」與「百歲育兒」,兩種方式強調的重點不同,兩者都有被誤解,但「百歲育兒」的教養方式被誤解得特別嚴重。
「親密育兒」強調回應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然而這不是溺愛,這方式需要父母用心去了解孩子,所以隨著孩子成長,父母如何回應「需求」與「想要」也成為一種考驗。
與「親密育兒」相同,「百歲育兒」強調了解孩子的需求,要順著孩子的需求逐漸建立孩子的習慣。「百歲育兒」最常被人詬病的是放任嬰兒哭泣,然而正確的「百歲育兒」,是先釐清嬰兒為何哭泣,是否有什麼不舒服或是病痛,當確認嬰兒需求被滿足之後,允許孩子在時間內哭泣,哭泣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所以「百歲育兒」並非「放任」嬰兒哭泣,而是要求父母了解孩子們為何哭泣,並適時的回應孩子需求。例如:當嬰兒體重不足時,其實無法睡過夜,當孩子夜裡哭泣時就應盡快起來照顧孩子,就算孩子可以「睡過夜」其實也只是約五小時左右,當孩子哭泣時也應盡快起來照顧孩子。
把孩子當作「大人」看待,不要拿「關係」來威脅小孩
不論哪種育兒法,除了對不同方式清楚以外,其實也須留意父母親自己本身的狀況,尤其是嬰兒照顧與母親自我照顧之間的平衡。不論是用哪種育兒方式,讓父母(特別是母親)可以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盡力照顧孩子,對嬰幼兒的心理發展相當重要。以下兩個原則可供父母們參考。   
第一個原則,把孩子當作「大人」看待
留意孩子身心發展,不要盲目的要求孩子該如何表現。了解孩子許多行為背後的原因,當要求孩子有某些表現時,請告訴孩子真實的理由,但大人要「將心比心」,自己若不願意,或是自己小時候也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硬加在孩子身上。
第二個原則,不要拿「關係」來威脅小孩
人的一生會面對許多挫折與誘惑。好的人際關係除了療癒,也像是船錨,可以讓人穩定。當關係被用來威脅時,這關係就變得不穩定,甚至可能成為心理創傷的來源。
孩子們都不同,環境也一直在變。希望有一套方法原封不動的適用所有小孩、方法不需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調整,其實都不切實際。不論是「親密育兒」、「百歲育兒」,或是親職專家的觀點,都應視為「原則」而不是「規則」。孩子們都是上天的禮物,當我們認真去愛時,也會因此成長,我們能夠回顧自己成長經驗,也再次思考生命的重心。許多過來人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不過,父母們除了學會對孩子溫柔,也應學會對自己溫柔。
2017/04/21發表於New Lens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6497?utm_campaign=sharebtn&utm_medium=facebook&utm_source=social2017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四】《以掃與雅各之二:尊重孩子主權》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四】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 文
《以掃與雅各之二:尊重孩子主權》
在兩個孩子出生前,以百加向上帝抱怨懷這兩個孩子讓她很辛苦,上帝則安慰利百加說會祝福兩位孩子要作族長,並說大的要服侍小的。不確定以撒與利百佳如何看待上帝的話語。在出生時,兩人好像也在勁爭,以掃手先出生,雅各還抓著以掃的腳跟誕生。聖經有段記載是雅各用了一碗紅豆湯叫以掃把長子名份讓給他,以掃也沒有多在乎就答應了。
對幼童來說,「我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有時候把別人的東西認為「我的」,甚至常常看到幼童特別喜歡別人正在玩的東西,好像別人有的東西比較好玩,孩子並非要搶,而是孩子都需要學習「分享」。在學會分享之前必須能夠清楚知道「我的」是什麼。
簡單來說,分享不能出於強迫。而認識「我的」必須讓孩子學習到自主權,就連家長也必須尊重,家長可以建議或鼓勵,但要適時的允許孩子說「不」,同時要教孩子尊重別人的「不」。
手足間因血緣,通常對彼此都會有些好感,但是相處方式仍需學習。父母常犯的錯誤大概就是「強迫分享」與「連坐罰」,像是要求大的要讓小的,漠視大的搶走小的東西,或是小的做錯事要連帶處罰大的,這都會增加彼此反感。
當家裡多位弟弟或妹妹,就意味著資源要被分享,其中也包括父母關愛,若父母會刻意引導兩人有更多正向互動,自然手足感情會好。例如:或許帶弟弟買點心或玩具時,可以請弟弟為哥哥多選一份給哥哥,並回去時可讓弟弟親手交給哥哥;當兩方有正向分享時,父母也應立即給予雙方肯定。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從繪畫創作中,讓親子「藝」起探索吧

胡綺祐 諮商心理師 / 文
      「創作即是療癒」,一直是藝術媒材所帶來的珍貴價值,人們可以從創作中宣洩情緒、釋放壓力,更是一種自我照顧的方式,然而,也有人遇到媒材便有莫名的焦慮感,常聽成員跟我說:「我不會畫畫欸!」、「我沒有藝術細胞,畫得很不好看啦…」其實,當媒材運用在自我探索時,作品的好壞美醜並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過程中內心的感受,及創作後與作品的對話,正所謂「過程藝術」。
      近幾年,開始透過帶領藝術創作結合心理探索,與家長們討論親子互動議題,除了透過藝術小活動增進彼此的關係外,更可透過這樣的歷程,對孩子有更多的觀察與瞭解,同時也能培養全然地接納與欣賞。由於藝術創作有下列幾種特性,更能協助人們進行自我探索:
一、安全的自我表達空間
超越文字言語,媒材是自我表達的另一種形式,有時候心中有很多情緒,或不知道該從何談起,但透過創作,得以自發性地去呈現自己,在沒有對錯、好壞的氛圍下,盡可能地用色彩、形狀、線條、圖案等,開啟視覺、觸覺等感官經驗,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特別是不擅言詞的孩子,有時家長急切於要孩子說,反而讓孩子更退縮,可以試著邀請他自由創作,往往都可以從作品中發現許多表達自我的訊息。
二、提升自我能力感
作品從無到有,需要透過創造力的實踐,同時也是對作品擁有絕對的主導與決定權,藉由畫、塗、抹、撕、揉等各種方式,與媒材進行互動,並在作品完成後,獲得成就感及滿足感。因此,在孩子創作時,可以給予鼓勵、肯定性的話語,增強其為自己嘗試的意願,同時也可觀察孩子如何對待自己的作品,經常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
三、媒材的特性,不同的情緒照顧
媒材的特性大致分成抗阻性及流質姓,所謂抗阻性媒材包含:色鉛筆、蠟筆、彩色筆、代針筆等,即在創作中會感受到媒材反饋的阻力,因此很適合收斂情緒,當緊張、焦慮、不安時,便可透過抗阻性媒材讓自己沉靜下來;流質性媒材則是包含了:水彩、壓克力、粉彩、沙畫等,即創作時會有明顯地渲染、擴散效果,很適合在情緒高張的時候,用來好好宣洩、抒發感受。
四、從欣賞作品中,培養自我悅納
有別於美術課程講究技巧、美感,當媒材結合自我探索時,則是注重過程,並欣賞自己如實的狀態及作品的獨一無二,當試著用這樣的視野回應自我創作,也能增加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彈性,更能學習包容、尊重多元的面貌。曾聽一位家長分享:「當我透過不同的方向來看作品時,帶給我很多驚喜,每個角度都有不同的模樣,讓我想到,其實我也可以這樣對待孩子,而不是只用單一標準來看他,就能欣賞他的獨特!」另一位家長也提到:「從創作中突破自己在意對錯的框架,當我放鬆了,線條也柔和了,好像釋放了什麼…過去的我太常用這樣的標準要求孩子,帶給他不少壓力…」
      此外,更可以觀察孩子創作時的各種訊息,例如:完成作品的方式、創作的時間、對於看待作品的角度等,經常能從中發現孩子的特質及行事風格,亦可邀請孩子為作品進行命名、書寫,或說說其中的故事,亦能展開更多的親子互動,最後分享一個親子創作小活動,邀請爸爸媽媽及孩子們,「藝」起探索吧!


親子共創小活動-追逐故事畫(媒材:蠟筆一盒(12色以上)、四開圖畫紙一張(2人共用))
步驟一:親子雙方先各挑一支蠟筆,並一起聯想什麼樣的角色會互相追逐,例如:警察和小偷、貓和老鼠、老鷹和小雞等,接著彼此討論要扮演哪一個角色。
步驟二:決定好扮演的角色後,兩人拿著蠟筆立在紙上任何一個位置,其中一方喊「開始」,兩人便拿著蠟筆在紙上追逐,例如:扮演貓的人握著蠟筆追,當老鼠的人則握著蠟筆逃,讓紙上留下蠟筆的線條痕跡,直到任一方喊「停」。
步驟三:兩人觀察蠟筆線條,並轉動紙張,用不同的方向,從看似凌亂的線條中,找出浮現的圖樣,並用其他蠟筆的顏色描繪出來,大約找出三到四個圖,或越多越好。
步驟四:進行作品討論,分享找到了哪些圖像,對這些圖像進行聯想,最後將浮現的圖像,創造一個故事,並從角色聯想及故事情節探索孩子的觀點及生活。
胡綺祐
E-mail:evitacute@gmail.com
個人專頁:藝起玩耍吧-胡綺祐心理師(www.facebook.com/letsplayart)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三】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 文
《以掃與雅各之一:不要讓夫妻問題影響孩子,使孩子成為父母競爭的工具》
以掃與雅各為異卵雙胞胎,是利百加禱告求來的兒子。在成長過程,以掃個性豪爽,喜歡打獵,也因此常打獵給父親以撒吃,父親就相當喜歡以掃。雅各看似是個居家男,常待在家也會下廚,母親利百加很喜歡雅各。
以撒以為自己將臨終時還指示以掃去打獵來,想吃完之後再給以掃祝福。利百加得知了卻叫雅各欺騙以撒假裝是以掃,就連雅各打退堂鼓說:「倘若我父親摸著我,必以我為欺哄人的,我就招咒詛,不得祝福」,利百加還跟他說:「我兒,你招的咒詛歸到我身上;你只管聽我的話,去把羊羔給我拿來」。因此雅各騙走了以撒的祝福,所以以掃一度放話要殺了雅各,聽起來很讓人難過。
父母親不應只以個人喜好對孩子有所偏愛,例如以撒要給祝福前還要以掃去打獵,兩人管教也相當不一致,偏愛過程似乎忽略另一個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這樣往往會造成手足競爭(在之後《約瑟與兄長》的故事裡會再多說明)。故事裡的父母依著自己的喜好,採取不同的方式對待孩子。而孩子們也不清楚自己受到父母的偏好所影響,一直到兄弟鬧僵之後,以掃才知道他父母不喜歡他娶當地妻子。雖然以撒大致上算是穩定,成長過程也沒有什麼創傷經驗,但身為父母還是忽略應該與多與孩子溝通。
父母可將想法與觀點與孩子分享,但仍需留意孩子的自主性,不該強迫孩子接受。以撒與利百加雖在同個家庭,但一個家庭卻有兩派人馬,或兩種對立的期待,其實,比親職溝通更重要的是夫妻之間的溝通,夫妻兩人應多溝通與提醒,以更適當的方式對孩子,因為當夫妻關係好的時候,很多親子問題會迎刃而解。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二】:《該隱與亞伯之二:看見孩子的真實面貌,避免父母的投射》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二】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 文
《該隱與亞伯之二:看見孩子的真實面貌,避免父母的投射》
就生活來說,很多事情都是出乎意料的,不管我們願意或不願意,有時候不幸的事情就是會發生,人自然而然就會後悔,常在「假如」「或是」「為什麼」想法上打轉,這後悔有時會讓人停留在過去,忽略了現在,忽略現在就在身邊的人、事、物。亞當與夏娃可能就帶著過往的創傷經驗,思想能卡在過去的事情,無法真實看見眼前的事物。亞當與夏娃可能因此較無法去關心該隱與亞伯的心理狀況。
同樣是亞當夏娃的孩子,該隱與亞伯應有類似的成長經驗,但兩個人面對事物的觀點相當不同。獻祭是信仰的活動,信仰應是由「心」出發,所以亞伯「用心」挑選頭生的,並選了他認為最好的部位,因為「用心」得到上帝喜悅換來的心靈的平靜,反觀該隱似乎比較在乎在乎亞伯得上帝喜悅,但自己沒有得到,該隱可能以外在的「輸贏」來看獻祭。除了「用心」,上帝提醒該隱上帝更在乎一個人平時的品行,假如“行得好,就能蒙悅納”。
同樣的環境可能造就不一樣的人,每個孩子都有獨特性,無法用單一方法來教育,有些孩子就是更需要有人關心,面對事物時的想法也需要引導。父母帶著自己過去的創傷經驗,加上忙著現有的工作似乎就忘記「自己與孩子都是主角」。
當該隱發怒時,上帝曾告訴該隱要反省自己的心態與行為。我們或許不用為自己過去有的創傷負責,但我們有讓自己成長,超越創傷的責任。世界並非都像童話故事,一切都幸福美滿,父母自己可能有原生家庭或是過往的創傷經驗,父母應留意不該將自己的「創傷反應」或是「未竟之事」強加在孩子身上。某種程度父母是主角,因為父母狀況良好,家庭自然就穩定,另一方面孩子是主角,我們許多努力就是為了孩子。不只要與孩子多相處,也多多了解孩子們的想法,不要太快批評,了解背後原因在適時引導。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