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最遙遠的距離:你不說,我不聽

胡綺祐 諮商心理師 / 文
    一位母親在家長諮詢時,提到和孩子的互動變少了,心裡有什麼事情都不想跟她分享,她苦惱地訴說著:「心理師,你幫我跟他講啦,有什麼事情就要說出來啊,不要自己悶著,可以跟我說阿,你幫我去跟他講…」。回到稍早於諮商室裡,孩子呈現的是沉默不語,低著頭,嘴裡滴咕著:「沒什麼好說的,我不想再說什麼…」這對母子,即使在彼此身邊,內心卻是隔著最遙遠的距離。 
    諮商實務工作現場,經常會有家長詢問:「為什麼我的小孩都不說?他不說,我怎麼知道他怎麼了?」也常常聽孩子提到:「為什麼我要說?反正他們都不想聽,說了也沒用…」其實原本明明想要聽、想要說,卻在互動的過程中打住了,親子間的相處,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呢?下列有三種常見的「大人聽,孩子說」,卻達不到互動的情況:
◎一、否認式的回應,減少了交流
    曾經有位前來晤談的國中生跟我提到,他很開心的跟爸媽分享自己的一幅畫,那是他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所創作出來的,但得到的回應是:「哇,要是你寫數學作業也能那麼認真就好了…」原本滿心期待的他,默默地拿著畫回到房間,心中滿是失望的情緒。或許,可以想一想,有時候是不是鮮少給予孩子們支持與肯定?甚至忘了先去瞭解,在他的世界,有著什麼讓他感到興趣或新奇、好玩的事,所以,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門也就慢慢地關上了。
◎二、責備式的教條,失去了溝通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有時候孩子遇到一些困難,或不小心犯了錯,當他向大人求助時,可能心中早已很愧疚、焦慮,甚至感到苦惱,這時候,若是先得到一番責罵,在孩子的心中更是雪上加霜。為人際關係苦惱的小琳(化名)曾提到:「有次我很難過的跟我媽說我和同學發生了一些衝突,但我媽跟我說是自己想太多,還念了我一下,說什麼學生就是把書讀好就好,在意那麼多幹嘛,甚至還把我上次月考成績退步拿出來罵…我都已經很難過了…」,小琳接著說:「之前也是,要跟她討論什麼事情,都不等我講完,就把她的大道理都先搬出來,她這個樣子,我是要怎麼講?」
◎三、忽略式的態度,消失了動力
    另外,滿常見的是,孩子反應大人們總是很忙碌,無法停下腳步來聽聽自己說話,經常得到的回應是:「你自己決定就好。」、「你自己處理一下。」、「我現在很忙。」,所以孩子感覺被敷衍、忽略,後來連開口說的動力都沒了。
    親子之間的相處,本來就是個不容易的課題,孩子有時候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細膩、敏感,因此在互動的過程,更需要去留意「給」出了什麼,孩子又「收」進了什麼。把握「先理解,再反應」,自然也就能減少上述的幾種情況所隔出的親子距離。   
    此外,培養欣賞孩子的各種面貌,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倘若孩子想要表達的時刻並不適當,也可先同理孩子的心情,並說明自己目前的難處,但更重要的是,記得為孩子保留一個時段,讓他把尚未能分享的事情,好好說完。懂得聆聽的方式,孩子也能學會怎麼表達,讓親子之間不再有距離!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甚麼是婚姻治療?

劉彥君 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文
    「婚姻諮商」或「婚姻治療」的對象不僅是針對夫妻,只要親密關係中的伴侶,不論是否已婚,不論是否為異性戀,都是協助的對象,因此在歐美更廣泛地被成為「伴侶治療」。「婚姻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形式,由具有婚姻治療經驗的治療師來協助夫妻/伴侶更加瞭解自己和彼此、瞭解親密關係、處理衝突及改善夫妻/伴侶的關係。
    在人生各個階段中,個人的生涯、情緒、壓力調適等問題已是相當的挑戰,如果兩個人變成伴侶,生活在一起,需要面對更為複雜的課題。交往階段、新婚階段、育兒階段或者離婚階段,經營親密關係都需要相當成熟的心智能力。夫妻/伴侶各別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及成長經驗,很難有完全相同的價值觀,各種衝突的觀念可能讓兩人在許多事情上意見分歧,溝通困難。
    親密關係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對夫妻/伴侶的關係都是獨特的,沒有人能替別人決定怎樣的婚姻或親密關係才算理想。治療師不會扮演仲裁者、道德勸說的角色,也無法幫一方規範另一方的行為。婚姻/伴侶治療主要是提供一個共同探索的空間,協助釐清兩人溝通中的盲點,讓彼此看見個性中的對立和互補之處,在治療師的專業協助下,讓兩個人可以有機會說出心裡的想法、渴望及情緒,嘗試不同的溝通模式,找到可以回應彼此需求的方法,處理雙方內心對婚姻/親密關係的期望或是恐懼。
    良好親密關係的關鍵,常在於雙方能否瞭解彼此從原生家庭和成長過程中帶來的情緒模式,雙方是否能找到合適不傷害彼此的溝通方式。夫妻間的結合與相伴,主要目的就是能在漫長人生旅程中,有一個相知相惜並且懂得回應、互相幫助扶持的夥伴。婚姻治療的目的就是讓人生中這樣一個特別的對象,能夠更契合彼此,找到合適的方式,相伴相隨。對於有孩子的夫妻,關係的穩定與和諧對孩子的心智成長及情緒穩定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什麼時候需要婚姻/伴侶治療
考慮尋求婚姻/伴侶治療的情況可能包括:
1. 交往中伴侶的衝突
2. 婚前的評估與調適
3. 新婚適應或新手父母的心理調適
4. 婚姻生活中的相處困難、衝突、與其他家人的互動問題
5. 外遇等危機事件
6. 失去熱情,關係冷淡或不如期望
7. 因孩子的管教問題及壓力,影響夫妻關係
8. 人生不同階段的生活挑戰使夫妻感覺無法同步
9. 離婚的協議過程
婚姻治療的進行方式
    正式進行婚姻治療時,夫妻/伴侶的共同參與是非常重要的,從第一次會談開始,就必須由夫妻雙方共同前來與治療師會談。在治療期間,一般是每週定時會談一次。原則上雙方一同前來才進行會談,如果有一方缺席,當次治療將無法進行。這是為了確保夫妻與治療師之間有平衡的關係,避免單方與治療師發展出較為強化的關係,而讓另一方在治療中失去信任感與安全感。
    治療初期治療師會做詳細的關係評估,瞭解夫妻/伴侶目前與過去的關係狀況。婚姻治療中視婚姻/親密關係為一個互動的過程,夫妻/伴侶間的衝突或困難,問題常常不是如表面上所見,由單方造成或單方犯錯,而是夫妻共同互動下來的結果。經過評估之後,治療師依其受訓背景會選擇較為適合彼此狀態的治療方式,也會協助夫妻/伴侶訂定治療目標。婚姻/伴侶治療的次數會依關係問題的複雜程度及雙方預定的治療目標而有所不同,需要與治療師共同討論決定。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不該放任勞工「為財死」



張巍鐘/臨床心理師
許多重大事故或許有人為因素,但制度若能更完善避免人為因素,對社會都會是更大的保障。
近來遊覽車事故,可能與過勞有關,若因休息不足而造成如此大的傷亡,除了沈重,多少也會讓人對公司與政府有些不滿。
事發之後政府應思考如何輔導受難者家屬,同時也輔導企業面對自身的責任,或許政府可思考如何讓各種專業,如:法律或心理健康人員進場協助,同時也該思考制度上如何預防未來的憾事。
喊了許久的「一例一休」終於在農曆年前通過了。簡單來講「一例一休」就是勞工的休息時間變多,加班費增加。不論藍或綠政府長期以來都是以不同程度偏向資方,難得政府制定法律往勞方靠近,但這法律不光是資方批評,勞方也相當質疑。
雖然都是反對的聲音,但不同立場的人有不同經驗,反對的原因自然也不同。不同政治立場透過反對來爭取政治發言的機會。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德性的艱難

      「縱使那個人是沉默著,到今天為止,我的人生本身就在訴說著那個人。」這是電影-「沉默」,其原著小說中最後一段文字。看似傲慢的表述,卻在整篇小說徐徐鋪陳之後,顯得如此肅穆與堅定。

      在困苦的情境中,有時言語顯得多餘,甚至無力,但人心卻得以辨識良善,並有機會能被愛與信任所溫暖。有時因為陰暗、因為困厄、因為苦痛,所以學會珍惜光明、珍惜喜樂、珍惜感動。生命有太多必須面對的真實,所以每一步都得學會走得踏實跟謹慎。

「主啊!我恨祢一直都保持沉默。」在信仰中受苦的神職人員這樣地禱告著。

「我並非沉默著,而是一起受苦。」在沉默的聲音裡,得著回應。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電感應(Tele)與因緣和合

莫雷諾的心電感應跟其社會計量的概念息息相關,如果單獨來看心電感應,會著重在兩人之間的當下展現、相互辨識、投射測試、反應與確認等等的程序,如果缺乏彼此的核對跟澄清(或是會心encounter),很容易就成為單一的投射跟自我證成(投射性認同)。但無論有沒有發展出成熟的因應機制,無論是「病態的」或是「正常的」投射(放入括弧,成為懸置),都會建構出兩人「內在的」與「外在的」社會計量。而莫雷諾的社會計量概念,則可以呈現某個時間與空間下的人際(多人的)互動狀態,是多個人相互堆疊的心電感應結果。

因緣和合,是另一種社會計量的展現,但呈現是的一連串時間與空間的社會計量總和。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體現的是對於因緣發展之必然性的領會,就像是移動的物體,有其動能與方向,也有其相吸與相斥的當下互動。當時間與空間的延續性隱晦不明的時候,只能看到某個橫斷面的社會計量,但是社會原子從哪來,往哪去,就顯得更難預測。

在心理劇的現象中,如果對於團體成員各自的背景與經歷有一點點知悉的話,舞台上呈現的心電感應,就變成可以預測的動力變化過程。有時候主角會選誰當替身,會選誰當對角,都成為一種導劇過程中的學習經驗。如果能夠看到這些心電感應與社會計量背後的因緣和合,劇的開展與呈現,也就是團體的集體自我呈現,似乎也多了些瞭然。

如果把心電感應、社會計量、以及因緣和合放進自己的人生核對,大概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清明。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