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五】《約瑟與兄長們:偏愛反而破壞手足關係》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五】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 文
《約瑟與兄長們:偏愛反而破壞手足關係》
雅各本來只想娶拉結,但礙於種種原因先後共娶了四位妻子,有了十二位孩子。拉結的兒子,約瑟排第十一,除了第十二位的弟弟以外,約瑟的哥哥們都是同父異母的哥哥。很可惜拉結卻早逝,因著各種原因都讓雅各特別愛約瑟,特別的關愛反而讓「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愛約瑟過於愛他們,就恨約瑟,不與他說和睦的話」,在某次雅各打發約瑟去看牧羊們的哥哥是否平安時,有幾位哥哥卻說想殺了他,大哥流便與猶大良心不安,勸阻其他哥哥,最後就把約瑟當奴隸買了。
之前的故事提到以撒與利百加因個人喜好而各自偏心,雅各則可能因對拉結的情感而偏心,偏心似乎是人之常情,然而我們看見父母偏心造成兄弟的失和,也看到偏心造成的傷害,因為偏心是沒有真實看見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更會加深孩子內心的「不公平感」,因爲感到不公平自然會想以自己的方式來討公平。
要做到不偏心可能需要父母時常的自我反省。不偏心並非要把孩子們一視同仁看待,而是像教育一般,希望父母也因孩子的狀況「因材施教」,同時在教育孩子過程與孩子溝通,讓孩子了解自己管教背後的原因極為重要。
這些聖經故事都可以看出父母的不足,然而,在客體關係中以「足夠好」(good enough)的家長來講家長的功能,事實上我們都是有了孩子那一刻才當上父親或是母親,我們或許無法完美,但我們都努力地成為「足夠好」的父親或是母親。
我們在摸索中育養孩子,而孩子在成長過程都需要一個正向的典範,所以在育養過程也因思考我們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與是否合理,我們更該應以身作則,假如我們希望孩子可以認識與正當宣洩自己的情緒,我們就該在情緒方面好好調適與認識自己。我們若希望孩子們可以互相包容,我們就應包容孩子們許多錯誤。我們若希望孩子勇於認錯,我們若犯錯也應向孩子認錯。
從小就該把孩子當可以獨立自主的個體,適時地把孩子當作「大人」來尊重,也從孩子的觀點來看世界,同理與陪伴。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成為誰的母親?(三)

      中止懷孕(墮胎)可能造成的情緒反應及相關影響包括:後悔、憤怒、麻木、空動、罪惡、羞恥、孤單、被孤立、失眠、做惡夢、自殺意念、憂鬱、焦慮等。尤其讓人困擾的是:不知道下一波情緒何時會襲上來,也不知道到何時會結束。且每次被情緒用力拍打時,就好像被掩沒在情緒的大浪裡,無法動彈。
      這類的情緒,不僅僅在母親身上會出現,父親也會有著一樣的情緒反應,但可能丈夫沒有辦法一起經歷這段哀悼的過程,或是害怕兩個人都會情緒崩潰而故作堅強,反而呈現錯愕、疏離、壓抑、煩躁等症狀,也間接凍結了夫妻間的溝通與互動。這些情緒都是創傷後的急性或慢性反應,需要時間去面對、感受、理解、消化,並整合到自己的生命經驗裡。 
      在心理分析中,情緒常常是通往靈魂深處的入口。面對這些複雜且煎熬的情緒,就像是跟守門的老智者打交道,他會提出許多困難的要求,讓人們知難而退,但也因此無法去探索生命的意義。那麼,可以如何思考中止懷孕隱含的生命意義呢?
      首先,是好好地讓自己「體會」情緒,然後去回想自己生命裡,有沒有類似的事件,也曾經造成自己類似的情緒反應。情緒就像是生命的跳接點,可以讓我們探索中止懷孕跟自己生命故事的相關性,有時候是早期被遺棄或被忽略的經驗、有時候是不被聆聽或接納的經驗、有時候是被否定或被排擠的經驗等等,這些都是探索中止懷孕跟自己過往生命困境的關聯性。
      其次是集體社會文化的僵局,道德性地限制中止懷孕的可能性,讓中止懷孕成為不能說的祕密。例如有些家庭文化對於中止懷孕有著先入為主的印象、或是部分宗教禁止中止懷孕,認為會造成後續靈性發展上的阻礙、或是社會價值對於中止懷孕的負面評價、以及夫妻(或未婚伴侶)思索雙方的社會經濟條件的狀態,這些社會文化及經濟的侷限,都可能讓夫妻認為中止懷孕是自己的道德性責任,過度地承擔無法言說的沈重壓力。而這些無法言說的壓力,常常都是各自人生反覆出現的課題,如何探索無法言說及找人共同承擔責任的困境,也需要謹慎反思。
      除了回顧中止懷孕與自身生命史的相關性,以及探討當下社會文化的侷限性,同時也要思索是否能夠承擔「小孩誕生」的新人生,這是對未來人生發展的自我提問。小孩誕生後是否能順利成長,需要夫妻雙方是否已各自成熟,能承擔內在心理雙親角色,能夠把自己照顧好,而不是跟小孩一樣,跟自己的小孩向另一半爭寵;也包括成為伴侶的好夥伴,相互扶持跟溝通;更需要成為下一代的雙親,肩負教養跟陪伴的責任。儘管上述的自我詢問難免繁瑣(畢竟很多父母都是等懷孕且小孩誕生之後,才開始練習扮演父親跟母親的角色),但是在思索中止懷孕的生命意義時,這樣的自我詢問可以增加更多的自我覺察,也能夠跟著另一半去面對中止懷孕的後續反應,更希望在下次懷孕前,能更有意識地面對跟肩負起自己人生的責任。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親密育兒」還是「百歲育兒」?請父母不要忘記這兩項原則
張巍鐘(臨床心理師)
在正式迎接孩子來到世界的當下,人才正式的成為了父母。坊間有許多教養的書籍或是專家分享經驗與見解,然而不論再多的學識或能力,似乎都不足以讓我們懂得如何成為好的家長。當父母從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讓父母最無助與昏頭的時間,莫過於孩子剛出生後的幾個月,原因是嬰兒許多習慣都尚未建立,父母也還不懂如何去分辨孩子的哭聲,總是手忙腳亂的想照顧孩子,好不容易搞定,稍歇一下就又是另一波忙碌。
「親密育兒」與「百歲育兒」
在臺灣最多人採用的是「親密育兒」與「百歲育兒」,兩種方式強調的重點不同,兩者都有被誤解,但「百歲育兒」的教養方式被誤解得特別嚴重。
「親密育兒」強調回應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然而這不是溺愛,這方式需要父母用心去了解孩子,所以隨著孩子成長,父母如何回應「需求」與「想要」也成為一種考驗。
與「親密育兒」相同,「百歲育兒」強調了解孩子的需求,要順著孩子的需求逐漸建立孩子的習慣。「百歲育兒」最常被人詬病的是放任嬰兒哭泣,然而正確的「百歲育兒」,是先釐清嬰兒為何哭泣,是否有什麼不舒服或是病痛,當確認嬰兒需求被滿足之後,允許孩子在時間內哭泣,哭泣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所以「百歲育兒」並非「放任」嬰兒哭泣,而是要求父母了解孩子們為何哭泣,並適時的回應孩子需求。例如:當嬰兒體重不足時,其實無法睡過夜,當孩子夜裡哭泣時就應盡快起來照顧孩子,就算孩子可以「睡過夜」其實也只是約五小時左右,當孩子哭泣時也應盡快起來照顧孩子。
把孩子當作「大人」看待,不要拿「關係」來威脅小孩
不論哪種育兒法,除了對不同方式清楚以外,其實也須留意父母親自己本身的狀況,尤其是嬰兒照顧與母親自我照顧之間的平衡。不論是用哪種育兒方式,讓父母(特別是母親)可以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盡力照顧孩子,對嬰幼兒的心理發展相當重要。以下兩個原則可供父母們參考。   
第一個原則,把孩子當作「大人」看待
留意孩子身心發展,不要盲目的要求孩子該如何表現。了解孩子許多行為背後的原因,當要求孩子有某些表現時,請告訴孩子真實的理由,但大人要「將心比心」,自己若不願意,或是自己小時候也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硬加在孩子身上。
第二個原則,不要拿「關係」來威脅小孩
人的一生會面對許多挫折與誘惑。好的人際關係除了療癒,也像是船錨,可以讓人穩定。當關係被用來威脅時,這關係就變得不穩定,甚至可能成為心理創傷的來源。
孩子們都不同,環境也一直在變。希望有一套方法原封不動的適用所有小孩、方法不需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調整,其實都不切實際。不論是「親密育兒」、「百歲育兒」,或是親職專家的觀點,都應視為「原則」而不是「規則」。孩子們都是上天的禮物,當我們認真去愛時,也會因此成長,我們能夠回顧自己成長經驗,也再次思考生命的重心。許多過來人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不過,父母們除了學會對孩子溫柔,也應學會對自己溫柔。
2017/04/21發表於New Lens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6497?utm_campaign=sharebtn&utm_medium=facebook&utm_source=social2017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四】《以掃與雅各之二:尊重孩子主權》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四】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 文
《以掃與雅各之二:尊重孩子主權》
在兩個孩子出生前,以百加向上帝抱怨懷這兩個孩子讓她很辛苦,上帝則安慰利百加說會祝福兩位孩子要作族長,並說大的要服侍小的。不確定以撒與利百佳如何看待上帝的話語。在出生時,兩人好像也在勁爭,以掃手先出生,雅各還抓著以掃的腳跟誕生。聖經有段記載是雅各用了一碗紅豆湯叫以掃把長子名份讓給他,以掃也沒有多在乎就答應了。
對幼童來說,「我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有時候把別人的東西認為「我的」,甚至常常看到幼童特別喜歡別人正在玩的東西,好像別人有的東西比較好玩,孩子並非要搶,而是孩子都需要學習「分享」。在學會分享之前必須能夠清楚知道「我的」是什麼。
簡單來說,分享不能出於強迫。而認識「我的」必須讓孩子學習到自主權,就連家長也必須尊重,家長可以建議或鼓勵,但要適時的允許孩子說「不」,同時要教孩子尊重別人的「不」。
手足間因血緣,通常對彼此都會有些好感,但是相處方式仍需學習。父母常犯的錯誤大概就是「強迫分享」與「連坐罰」,像是要求大的要讓小的,漠視大的搶走小的東西,或是小的做錯事要連帶處罰大的,這都會增加彼此反感。
當家裡多位弟弟或妹妹,就意味著資源要被分享,其中也包括父母關愛,若父母會刻意引導兩人有更多正向互動,自然手足感情會好。例如:或許帶弟弟買點心或玩具時,可以請弟弟為哥哥多選一份給哥哥,並回去時可讓弟弟親手交給哥哥;當兩方有正向分享時,父母也應立即給予雙方肯定。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從繪畫創作中,讓親子「藝」起探索吧

胡綺祐 諮商心理師 / 文
      「創作即是療癒」,一直是藝術媒材所帶來的珍貴價值,人們可以從創作中宣洩情緒、釋放壓力,更是一種自我照顧的方式,然而,也有人遇到媒材便有莫名的焦慮感,常聽成員跟我說:「我不會畫畫欸!」、「我沒有藝術細胞,畫得很不好看啦…」其實,當媒材運用在自我探索時,作品的好壞美醜並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過程中內心的感受,及創作後與作品的對話,正所謂「過程藝術」。
      近幾年,開始透過帶領藝術創作結合心理探索,與家長們討論親子互動議題,除了透過藝術小活動增進彼此的關係外,更可透過這樣的歷程,對孩子有更多的觀察與瞭解,同時也能培養全然地接納與欣賞。由於藝術創作有下列幾種特性,更能協助人們進行自我探索:
一、安全的自我表達空間
超越文字言語,媒材是自我表達的另一種形式,有時候心中有很多情緒,或不知道該從何談起,但透過創作,得以自發性地去呈現自己,在沒有對錯、好壞的氛圍下,盡可能地用色彩、形狀、線條、圖案等,開啟視覺、觸覺等感官經驗,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特別是不擅言詞的孩子,有時家長急切於要孩子說,反而讓孩子更退縮,可以試著邀請他自由創作,往往都可以從作品中發現許多表達自我的訊息。
二、提升自我能力感
作品從無到有,需要透過創造力的實踐,同時也是對作品擁有絕對的主導與決定權,藉由畫、塗、抹、撕、揉等各種方式,與媒材進行互動,並在作品完成後,獲得成就感及滿足感。因此,在孩子創作時,可以給予鼓勵、肯定性的話語,增強其為自己嘗試的意願,同時也可觀察孩子如何對待自己的作品,經常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
三、媒材的特性,不同的情緒照顧
媒材的特性大致分成抗阻性及流質姓,所謂抗阻性媒材包含:色鉛筆、蠟筆、彩色筆、代針筆等,即在創作中會感受到媒材反饋的阻力,因此很適合收斂情緒,當緊張、焦慮、不安時,便可透過抗阻性媒材讓自己沉靜下來;流質性媒材則是包含了:水彩、壓克力、粉彩、沙畫等,即創作時會有明顯地渲染、擴散效果,很適合在情緒高張的時候,用來好好宣洩、抒發感受。
四、從欣賞作品中,培養自我悅納
有別於美術課程講究技巧、美感,當媒材結合自我探索時,則是注重過程,並欣賞自己如實的狀態及作品的獨一無二,當試著用這樣的視野回應自我創作,也能增加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彈性,更能學習包容、尊重多元的面貌。曾聽一位家長分享:「當我透過不同的方向來看作品時,帶給我很多驚喜,每個角度都有不同的模樣,讓我想到,其實我也可以這樣對待孩子,而不是只用單一標準來看他,就能欣賞他的獨特!」另一位家長也提到:「從創作中突破自己在意對錯的框架,當我放鬆了,線條也柔和了,好像釋放了什麼…過去的我太常用這樣的標準要求孩子,帶給他不少壓力…」
      此外,更可以觀察孩子創作時的各種訊息,例如:完成作品的方式、創作的時間、對於看待作品的角度等,經常能從中發現孩子的特質及行事風格,亦可邀請孩子為作品進行命名、書寫,或說說其中的故事,亦能展開更多的親子互動,最後分享一個親子創作小活動,邀請爸爸媽媽及孩子們,「藝」起探索吧!


親子共創小活動-追逐故事畫(媒材:蠟筆一盒(12色以上)、四開圖畫紙一張(2人共用))
步驟一:親子雙方先各挑一支蠟筆,並一起聯想什麼樣的角色會互相追逐,例如:警察和小偷、貓和老鼠、老鷹和小雞等,接著彼此討論要扮演哪一個角色。
步驟二:決定好扮演的角色後,兩人拿著蠟筆立在紙上任何一個位置,其中一方喊「開始」,兩人便拿著蠟筆在紙上追逐,例如:扮演貓的人握著蠟筆追,當老鼠的人則握著蠟筆逃,讓紙上留下蠟筆的線條痕跡,直到任一方喊「停」。
步驟三:兩人觀察蠟筆線條,並轉動紙張,用不同的方向,從看似凌亂的線條中,找出浮現的圖樣,並用其他蠟筆的顏色描繪出來,大約找出三到四個圖,或越多越好。
步驟四:進行作品討論,分享找到了哪些圖像,對這些圖像進行聯想,最後將浮現的圖像,創造一個故事,並從角色聯想及故事情節探索孩子的觀點及生活。
胡綺祐
E-mail:evitacute@gmail.com
個人專頁:藝起玩耍吧-胡綺祐心理師(www.facebook.com/letsplayart)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三】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 文
《以掃與雅各之一:不要讓夫妻問題影響孩子,使孩子成為父母競爭的工具》
以掃與雅各為異卵雙胞胎,是利百加禱告求來的兒子。在成長過程,以掃個性豪爽,喜歡打獵,也因此常打獵給父親以撒吃,父親就相當喜歡以掃。雅各看似是個居家男,常待在家也會下廚,母親利百加很喜歡雅各。
以撒以為自己將臨終時還指示以掃去打獵來,想吃完之後再給以掃祝福。利百加得知了卻叫雅各欺騙以撒假裝是以掃,就連雅各打退堂鼓說:「倘若我父親摸著我,必以我為欺哄人的,我就招咒詛,不得祝福」,利百加還跟他說:「我兒,你招的咒詛歸到我身上;你只管聽我的話,去把羊羔給我拿來」。因此雅各騙走了以撒的祝福,所以以掃一度放話要殺了雅各,聽起來很讓人難過。
父母親不應只以個人喜好對孩子有所偏愛,例如以撒要給祝福前還要以掃去打獵,兩人管教也相當不一致,偏愛過程似乎忽略另一個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這樣往往會造成手足競爭(在之後《約瑟與兄長》的故事裡會再多說明)。故事裡的父母依著自己的喜好,採取不同的方式對待孩子。而孩子們也不清楚自己受到父母的偏好所影響,一直到兄弟鬧僵之後,以掃才知道他父母不喜歡他娶當地妻子。雖然以撒大致上算是穩定,成長過程也沒有什麼創傷經驗,但身為父母還是忽略應該與多與孩子溝通。
父母可將想法與觀點與孩子分享,但仍需留意孩子的自主性,不該強迫孩子接受。以撒與利百加雖在同個家庭,但一個家庭卻有兩派人馬,或兩種對立的期待,其實,比親職溝通更重要的是夫妻之間的溝通,夫妻兩人應多溝通與提醒,以更適當的方式對孩子,因為當夫妻關係好的時候,很多親子問題會迎刃而解。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二】:《該隱與亞伯之二:看見孩子的真實面貌,避免父母的投射》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二】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 文
《該隱與亞伯之二:看見孩子的真實面貌,避免父母的投射》
就生活來說,很多事情都是出乎意料的,不管我們願意或不願意,有時候不幸的事情就是會發生,人自然而然就會後悔,常在「假如」「或是」「為什麼」想法上打轉,這後悔有時會讓人停留在過去,忽略了現在,忽略現在就在身邊的人、事、物。亞當與夏娃可能就帶著過往的創傷經驗,思想能卡在過去的事情,無法真實看見眼前的事物。亞當與夏娃可能因此較無法去關心該隱與亞伯的心理狀況。
同樣是亞當夏娃的孩子,該隱與亞伯應有類似的成長經驗,但兩個人面對事物的觀點相當不同。獻祭是信仰的活動,信仰應是由「心」出發,所以亞伯「用心」挑選頭生的,並選了他認為最好的部位,因為「用心」得到上帝喜悅換來的心靈的平靜,反觀該隱似乎比較在乎在乎亞伯得上帝喜悅,但自己沒有得到,該隱可能以外在的「輸贏」來看獻祭。除了「用心」,上帝提醒該隱上帝更在乎一個人平時的品行,假如“行得好,就能蒙悅納”。
同樣的環境可能造就不一樣的人,每個孩子都有獨特性,無法用單一方法來教育,有些孩子就是更需要有人關心,面對事物時的想法也需要引導。父母帶著自己過去的創傷經驗,加上忙著現有的工作似乎就忘記「自己與孩子都是主角」。
當該隱發怒時,上帝曾告訴該隱要反省自己的心態與行為。我們或許不用為自己過去有的創傷負責,但我們有讓自己成長,超越創傷的責任。世界並非都像童話故事,一切都幸福美滿,父母自己可能有原生家庭或是過往的創傷經驗,父母應留意不該將自己的「創傷反應」或是「未竟之事」強加在孩子身上。某種程度父母是主角,因為父母狀況良好,家庭自然就穩定,另一方面孩子是主角,我們許多努力就是為了孩子。不只要與孩子多相處,也多多了解孩子們的想法,不要太快批評,了解背後原因在適時引導。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一】:《該隱與亞伯之一:再忙也要陪伴孩子》


【心理師從聖經看親子關係 一】
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 文
面對社會問題時,專家往往提到要加強家庭功能,再再都顯出家庭的重要。聖經對人物的描述都很直接,沒有拐彎抹角或刻意修飾,優缺點或是做過的好壞事都直接呈現,故事內容也都發人省思,在家庭方面也可讓我們思考。阿德勒也曾經以聖經中的雅各與約瑟來描述家中兄弟姊妹排行對個性或是手足關係的影響。
父母如何處理手足關係也是家庭很重要的一環,舊約聖經有三段提到極端的手足競爭,三段分別是「該隱與亞伯」、「以掃與雅各」,與「約瑟與兄長們」,我認為其中故事的描述也值得父母思考自己在孩子手足關係中可以扮演怎麼樣的角色。
《該隱與亞伯之一:再忙也要陪伴孩子》
聖經記載該隱與亞伯為亞當與夏娃的兒子,該隱是種地的,亞伯則是牧羊,在獻祭時該隱找了些作物獻祭,亞伯則用心挑選頭生的精選部位獻祭,結果上帝只喜悅亞伯的獻祭,該隱因此發怒,當時上帝提醒該隱要反省:「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他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他」,希望他調整自己心態,但該隱某天在田間與亞伯談話時就把亞伯殺了。
該隱與亞伯應該是亞當與夏娃趕出尹甸園後所生的,亞當與夏娃之間的關係可能也生變,從亞當看見夏娃說「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到向上帝抱怨「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他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亞當與夏娃的生活也因此有了重大變故,本來生活是管理園區,園區裡有很多果實或是作物可以當作食物,但後來亞當就必須汗流滿面的工作。聖經也沒有多描述亞當及夏娃這父母如何與該隱與亞伯如何互動,不過將心比心來看,亞當與夏娃很有可能沒有花太多心思在孩子身上。
亞當需要汗流滿面的工作,忙生活都來不及了,更無法管道小孩生活。這似乎也是現代人的寫照,常常忙著生活,小孩的事情就無法多管,出現問題不是充耳不聞,就是以父母自認最快與輕鬆的方式處理,常常就是以「打、罵」來管教。
在生活忙碌之餘,該學習情緒轉換,把工作情緒留在工作,也提醒自己許多努力就是為了孩子。只是有時候會忘記努力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在忙碌之餘還是要盡力擠出點時間多跟家人相處。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成為誰的母親?(二)

      根據Eva Pattis Zoja,一位米蘭的榮格分析師,在他的著作《Abortion: loss and renewal in the search for identity》回顧了不少1970-1980年代的文獻,探討女性在中止懷孕後的情緒反應,透過研究指出,不是每位女性都一定會產生嚴重的精神症狀。我把這樣的說明放在第一段,只是希望能夠讓這個中止懷孕後的身心反應,能成為被關心跟共同承擔的現象,但不是去加以標籤化或是疾病化。尤其當自己或是身邊的人,遭遇了這樣的事件,親友可以適當地伸出援手,傾聽,並且透過討論跟分享,陪伴彼此走過這個歷程。
      有許多不同的面向可以探討中止懷孕,無論從道德、法律、價值觀、甚至只是個人的喜惡,充其量,都只是一個說服自己或是想要說服他人的理由。但是回到自性成長或是深度心理學的觀點,透過「象徵」的討論方式,我們可以進一步地探討懷孕生子或是中止懷孕的生命意義。透過象徵、神話、或是隱喻的方式,我們彷彿成為故事的觀眾,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咀嚼人生的滋味。
      在當代社會中,不是懷孕就產子,就是正確的決定;也不是中止懷孕就該招致批評。當母親(或父親一起陪伴)在這樣的生與不生的兩難中,儘管治療師不會代替當事者做出決定,但卻是陪同著去探索這個決定過程中,錯綜複雜的考量,以及過往生命經驗的糾結,才能在比較清楚事情的交互影響跟脈絡下,更深刻地理解生與不生的艱難,同時也體驗到,把自己內在小孩誕生出來的心理煎熬。
      懷孕,只是一個成為母親的象徵性「起點」。不僅在生理上,透過受孕,已經證明了自己可以成為另一個可能會誕生出來的小孩母親,但同時要考慮自己的社經地位,是否能夠扮演社會面向的母親(例如還在求學、或是雙親工作狀態都不穩定等等),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身心狀態,是否能夠成為把自己內在小孩照顧好之餘,還能去照顧另一個小孩(如果另一半又沒辦法肩負起教養照料的責任)。
      而上述的這一段,便是個體(無論生理男性或是生理女性)成為「母親」需要歷經過程的一部份。人生,不可能都是沙盤推演妥當後,才能採取行動。但有些事情,是可以透過謹慎斟酌,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尤其當我們看到有些未婚父母的小孩,也可能在類似的情況下,過早地承擔了父母的角色,這些都讓生命變得更加辛苦。
      無論生與不生,都不在只是形式上(生產或是中止懷孕),而是在艱難的決定中,學習承擔起「母親」的角色。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成為誰的母親?(一)

      懷胎生產與中止懷孕(墮胎),對於胚胎供給者的雙方(或所謂的父親或母親),都不是簡單的取捨問題。尤其在部分華人的社會文化氛圍下,墮胎的決定,帶著龐大的道德壓力(西方在基督信仰下,也可能受到相對的壓力),尤其壓迫著孕育著胚胎的女性。也因為不能說的壓力所導致的情緒,讓女性承受了更多的苦痛與委屈。
      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是探討成為「母親」這個現象,在深度心理學的治療歷程中,「生產」與「墮胎」這兩個看似對立的行為,卻都象徵性地都成為「母親」的歷程—無論是成為生理小孩的母親,或是成為自己內在小孩的母親。
      常讓女性煎熬的念頭是:「身為母親,卻無法保護自己的小孩⋯」
      墮胎成為母親無法負荷的沈重。在治療室中,透過同理的傾聽,並藉由象徵或是神話的聯想,治療師跟被治療者一起發現這個痛苦決定的背後,其實是有其理性跟情感的撕裂與抉擇。有時候是生活經濟的考量,有時候是人生規劃的限制,有時候是父母雙方的心理還沒準備好成為雙親等等,這些都會讓母親思索是否墮胎,讓自己跟未出世的小孩,不會因勉強生育,而造成更多的苦難。
      墮胎也成為女性本身及相關資源匱乏的隱喻(例如另一半的匱乏),無論是生理上、心理上、或是社會經濟層面,無法提供足夠的空間跟資源,來誕生並養育一位小孩。但墮胎,卻成為這位女性(抑或包括男性),一輩子的遺憾跟苦痛。
      然而,當缺乏足夠的時間去思索是否懷孕並且產子,或是懷孕後是否墮胎,這都可能讓這個「成為母親」的過程,無法產生厚實的生命意義。成為母親,也不是針對女性,同時也針對男性,是否預備好成為一位具有母性的男性。
      在深度心理學中,成為親職,不一定侷限在傳統對於生理性別的刻板印象中,如同安海瑟薇在聯合國的演講時提到:「由女性來照顧家庭的做法是非常強烈的刻板印象,這不僅歧視婦女,也限制了男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參與和聯繫。」所以這篇文章,並非只是針對女性如何成為母親,而是針對雙親,如何成為「母親」。
      我們都不會知道接下來的人生如何,在人生的分岔路上,每個選擇都有其人生的走向跟需要承擔的責任,希望透過這一系列的文章,讓我們更認識這段成為母親的路。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