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心理師的性別觀察】父權傷害了誰的情感?

 

【心理師的性別觀察】父權傷害了誰的情感?




當談到 #父權社會 或是 #女性主義 ,就很容易激起對立的兩方互相攻訐。當有人自覺受害了,就表示有人站在加害者的位置上,聽起來非常理所當然。但當我們朝著這個方向思考,就會陷入一個互不相讓的困境裡。身為一個心理師,在我的觀察裡,我看見的是在這個父權體系下,每一個人都被『#剝奪』了。

在我們成長的傳統價值裡,對於『男子氣概』或是『賢妻良母』的想像,都是一種強硬的刻板印象。讓我們失去了理解和塑造自我的多元可能性,把我們明明就感覺到自己喜歡的樣貌,硬生生地壓到心裡的最底層,在表面上演出一個社會期待的行為模式。這樣的壓抑越強烈,就對我們 #情感生活 造成越大的影響。
進入到心理師會談室的人們,很多時候是在某一次的戀情受挫後,才驚覺自己難以控制的黑暗面。陷入強烈的悲傷,怎麼也想不通自己失敗的原因;或是忽然覺察到自己的個性,總讓自己陷入一樣的困境。從這裡開始出發,我們開始跟來訪者一起工作,面對他們一直以來認為理所當然的想法觀念,和行為反應方式。

在這些工作的過程當中,我逐漸發覺,確實有一些屬於『女生』或是像是『男生』的問題。而促成這些 #情感困境 的特質,其實都跟一路成長上來的 #社會期待 有關。傳統上來說,大家總是想像女生要扮家家酒、玩洋娃娃;男生則是被認為要喜歡汽車和機器人一樣。一方被期待溫柔、關懷和顧家;而另一方則是被認為要剛強、勇敢和冒險。在這樣長大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了我們的情感特質。女性學會壓抑自己憤怒和外放的情緒,對憂傷和哀愁情緒特別敏感;而男性,則是習慣性的強調理性和效率,時常忘記如何表達自己的脆弱和傷心。

太過於『男性』或是太過於『女性』,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情感困境。而這時候心理師的工作,便是協助來訪者,安全地去碰觸自己 #未知的內在
每一個人身上都應該有男性和女性的部分,也都需要這兩種部份來平衡我們的生活。我們需要有能力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變化,也要有勇氣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一切。至於,是什麼原因造成每個人個性中男女特質的配比不同,不可諱言,與原生家庭的 #教養方式 息息相關。有些家庭對性別的定義十分傳統儼僅,不期待男孩學習處理家務,同時剝奪男孩創造、自主和自我照顧的能力。也有些家庭特別需要孩子在很早期就發展出照顧能力,像是有許多家中最年長的女兒,總是被要求有穩定的情緒與付出的精神,來維持家庭生活的平衡。這些過往,都會讓我們身上可能帶著很固執的性別特質,乃至於塑造出我們成年後的情感風格。
但在成人的感情世界裡面,如果太過於偏向某一種個性,失去彈性,都會讓我們的 #愛戀關係 變得狹隘。必須找到一個『很剛好契合』的對象,符合一切你所想要的樣貌,才能夠順利發展親密關係。舉例來說,如果你總是希望對方聽你的規劃,一失去主導權就會使你焦慮和憤怒;或者,你在挫折時一定要靠著依靠別人的安慰才會舒服一些。這些很強勢的 #性格特質,都會需要『非常適合』你的對象,才能夠長長久久下去。

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已經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教給我們的能力。但我們可以透過在長大過程中,每一次的事件或是挫折裡,慢慢發現自己還需要些什麼能力。避免困在過於強硬的 #性別框架,才能夠漸漸地找到照顧自己也照顧別人的平衡生活。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我們,都受苦於唯一的真相和對錯」
來到我面前的人們,有著不同的容貌和煩惱,卻經常有著相似的掙扎,來自於價值觀的衝突,矛盾,是非對錯,還有爭論對錯的過程。




無論是談論政治,談論生活,談論某件事應該怎麼做,有些壓迫和情緒就在這樣的談論中產生,因為彼此的堅持,或是某一方的被迫退讓,而失去了相處時的輕鬆和自在。
有時堅持能帶來力量,能捍衛立場,能守護信念,可有時候過於堅持某件事情必然是對的或是真的,會讓人看起來銳利,且面目可憎,令人害怕,令人退卻。
爭論什麼是對,什麼才是真實,往往會讓我們最重視的事情被模糊,被遺忘。
我常常在治療過程中反問個案,為什麼「應該」,為什麼「一定要」,為什麼這就「是對的」,是誰讓你有了這樣的判斷,是誰帶給你這樣的價值觀,是誰讓你感受到自己很糟。
治療室,像是化外之地。
在這裡,我們如野人,也如孩童一般,世俗對錯的砝碼會被重新討論,我們重新學習怎麼定義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重新去看見是什定義了我們,是什麼讓我們看起來如此,是什麼導致了我們如此這般的活著。
更重要的是,我眼前的你,因為什麼受苦,朝死而活的力量又來自於何處。怎麼樣去思索,去看清那些困住自己手腳的,究竟是什麼。
每個人立足於世的角度都不同。
心理治療者能做的,是開放出更多的空間,允許這些關於歧異的討論發生。我的對可能是你的錯,我的謊言或許是你的真實,在傾聽與蹲下身來看的此刻,才可能明晰那些陰影所遮蔽處,或許藏有著曖曖含光的往前之路。
或許,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唯一的解法,亦沒有唯一的真相。
在普世價值之下,有著太多太多,值得去慢下來看見的掙扎和寶藏。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觀察者筆記】

 

【觀察者筆記】




「為什麼你不能好好的聽我的話」
『為什麼你不能好好的聽我說。』
在所有的關係中都會有些碰撞,有些火花。
父母跟孩子的關係,也是。
常常會覺得兩方都站在對立面,孩子的不聽話以及父母的不傾聽。
無數的爭執之後的冷淡,有時候只是希望對方可以好好的聽他說。
父母的感覺像是孩子翅膀硬了、不聽話了。
其實孩子只是長大。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
在孩子眼中,父母也永遠是父母。
這段關係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有所改變,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長成屬於自己的樣貌,不可能像是養成遊戲一樣要你是什麼就是什麼(事實上高級的養成遊戲就算乖乖按照攻略走,還是有可能失誤)。
當父母不容易,當孩子也是。
每個人都是拿到角色的當下才開始學習如果成為這個角色。
給彼此一點空間,也保留一些可以受傷的權利。
大部分的父母跟孩子還是互相相愛且重視彼此的,有時候慢一點想清楚自己需要什麼,理解一下對方想要什麼,可以靠近同時也不是密不可分。
孩子會長大,會懂得保護自己。
每個人的道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路上的風景,有些可以與父母分享,有些可能想藏在心底。
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
願大家都可以好好的,保護自己的隱私又可以輕鬆自在的相處。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在心理治療的旅途中,暫時當個逃兵也好】


【在心理治療的旅途中,暫時當個逃兵也好】

絕大部分接觸過心理治療的朋友,一定都有過這樣的掙扎:
『真的好累,我只想要一個人!』
『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應該不用去了吧?』
『好煩,我不要再回想過去了!』
『我如果忽然說不去,心理師會不會說什麼?』
『電話來了,我還是不要接好了。』




有許多原因造成我們感受到這種來來往往的掙扎,有時候是你不免懷疑著心理師到底可以幫助你多少,也有時候是不斷往自己內在工作讓你疲倦了。心理治療常常帶給人一種無止境的難耐感受。本來以為問題可以很明確地得到解答,卻在心理治療的過程當中,無限的盤旋向下,問題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一個又一個浮現。
初次體驗到這種感受真的會慌了手腳,畢竟在日常的生活裡面,我們已經習慣了『問題-解決』的邏輯。但在回顧生命歷程的工作當中,常常會帶來很多模稜兩可的處境,事情總是沒有『被解決』的時候。在這種陷入迷惘的時刻,我經常會提醒跟我一起工作的來訪者。
『在我眼裡,我看見你一直不斷的在努力。雖然問題好像總是解決不完,但回想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已經在談著不一樣深度的話題了。』
休息一下,或是好好談談當下努力的煩躁感,都好。
如果還有力氣,如果覺得事情可以再往前一點,我們就繼續工作;如果想要暫停在這邊,也不用擔心,人生本來就不會忽然間就獲得『終極解答』。我們談過的所有故事,和看待故事的許多不同視角,都會在接下來的人生提供你更多選擇。在治療過後,因為開始更仔細的思考生活中的種種細節,就會持續不斷的成長著。
如果心又累了,心理師依然可以再一次陪你走一段人生。平凡地過生活,也是需要很多練習的!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應隨便被人觸碰身體」
這世界上有好多好多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無論是生活上的,抑或是關於「保護自己」這件事。社會風氣,教育水準不斷的往上提升,但性侵,霸凌的新聞,這麼多年來,卻從來就沒有從我們的生命中消失,甚至加上網路的加乘效果,每分每秒,都有人在經歷這些令人傷痛的故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一個人受到創傷,我們要花好多時間跟力氣,才能重新補起心中那破碎黑洞,才能重新連結起身邊的力量。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做自己身體的主人,談身體界限】

 

【做自己身體的主人,談身體界限】



去年的十二月,我和另一位心理師朋友到大專院校帶領身體界線的工作坊,我們試著透過「五感」:視、聽、嗅、味、觸覺,來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界線,同時更重視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工作坊的暖身,讓學生們嘗試用身體不同的部位,與其他人打招呼,並且將注意力放在不同部位觸碰時的感受,若有任何的不舒服,隨時都可以表達和停下來。接著我們透過繪畫的方式,將自己畫下的身體輪廓,用顏色著色去區分:公開區、敏感區及禁區。一般來說,公開區指的是:手、腳、肩膀等,他人可以碰觸,且不會感到尷尬或不舒服,敏感區則是指:頭部、臉頰、腰部等,只有親近的人可以碰觸,至於禁區是指:胸、臀、大腿、生殖器等,只有被自己視為非常親密的對象才能碰觸。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當傷害發生,重要的究竟是什麼】

 

【當傷害發生,重要的究竟是什麼?】



無論是性騷擾,性侵害,還是霸凌事件,又或是其他的創傷事件。我們好像總要找到一個是非對錯,誰是加害人,誰是受害人。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是什麼讓「憂鬱」變得這麼可怕】


【是什麼讓「憂鬱」變得這麼可怕?」




  「憂鬱」似乎相當普遍,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聽到人們用「憂鬱」來描述自己的低落或消沈,仿間也有很多書籍,分享了與憂鬱相關的經驗與知識,《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更明確列出「憂鬱症」會出現的反應與現象。
  不過,在憂鬱的泥淖之中,仍有一些更為細膩難言的感受,而使得這份憂鬱變得驚駭可怕。這篇文章將列出一些相關的內在感受,讓我們一起勇敢而盡量安然地看看心理的黑暗,感受看看這些心情是否跟自己的憂鬱有所共鳴,讓憂鬱所籠罩的黑暗角落,能夠得到一點照亮。

《我好絕望,完全看不見希望》

  憂鬱狀態下最常見、也最令人困頓的心情便是絕望,我們彷彿全身陷入了當前的困境、或心靈的痛楚裡,難以想像未來有任何好轉的可能,不論生活發生什麼事、或經驗到什麼,每每注意力一回到憂鬱的低潮之中,就像是再度掉回痛苦的無間地獄裡,不僅看不見任何轉機,更可能深信這樣的憂鬱是心裡永恆的主旋律,毫無解法。

聽我說:
  這種感覺是憂鬱對人們撒下的謊言,侵入我們的腦海,讓我們相信一切不可能有所不同,綑綁了我們的感受力,蒙蔽了我們的思考。
  這樣的時刻,請努力相信這種感覺不是事情的全貌,相信憂鬱的迷霧終究會自然散去,耐心等待撥雲見日,迎接下一次又能重新喘氣的時刻。

《我覺得好孤獨》

  孤獨本身已是非常困難的感受,憂鬱狀態下的孤獨無疑難上加難。深陷憂鬱黑暗中的我們,很容易感到孤立無依,覺得身邊沒有任何人能了解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也沒有任何人能接近、觸碰到真實的自己。
  我們好像被困在一間暗黑無邊的房間,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沒有任何人待在這裡。同時,狀態不好的我們也會有意或無意地遠離他人,終而加深了這份孤獨感。

聽我說:
  首先,不論心裡的感覺有多困難,請試著僅記我們不會希望真的只剩下自己,我們仍一定程度地需要他人,在想要離開他人、衝動想要推開他人的時候,稍微讓自己慢下來。
  而在心裡比較有力量時,試著多向身邊的人表達自己的心情,也試著在互動中感受一下他人對自己的關心。即使他人的回應也許令人失望,或是他人仍難以理解自己、甚至誤解了自己,但試著讓自己把焦點放在他人的善意上,感受那份隱藏在行為表象下的關懷之心。

《我感覺不到重心,一切好空洞,了無生趣》

  憂鬱往往讓人失去活力,找不到自己,內心空白而失重。而這份「空」與「缺乏」反而像顆巨石,壓在心裡、癱瘓了生活,讓人喘不過氣,也佔滿所有心思,讓人更加提不起勁去做點什麼。
  怎麼會失去了原本擁有的感覺、以及對人事物的熱情呢?我們幾乎把所有的心力都耗在憂鬱上了,就像是溺水的人,那麼無法克制、且堅持而執著地掙扎著,回過頭才發現已經失去了好多時間、也耗盡了所有力氣,這樣奮戰的我們,自然再沒有多餘的心力與活力。

聽我說:
  這樣的時刻,請溫柔地等待自己,憂鬱正是如此困難,請不要責怪自己,也不需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去拉起自己、督促自己馬上去做點什麼,因為此時此刻,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是「休息」,這是再怎麼樣也急不來的事情。
  而在比較有力量的時刻,慢慢地做點會讓自己好過點的事情,像是洗洗衣服、整理環境、或打理自己,一但開始做某些事,注意力也便會慢慢集中,讓自己在小小的動作與經驗裡,感受生活的意義。
  

在憂鬱裡,我們的內心可能正受困於上述這些艱難的狀態。每一次情緒的波動,我們也許都用盡千方百計努力喚回自己,可是憂鬱卻可能一次又一次地來襲。憂鬱確實比想像的更難克服、且令人萬分挫敗,那不光是動用意志力所可以控制的事情。
  透過理解與寬容深陷憂鬱的自己,我們幫忙自己不用在苦苦掙扎中過於疲累不堪、或甚至習得無助,更透過看見與理解,慢慢照亮內心的黑黑的、不常被關注的那塊角落,在關注與接納的涵容之中,更加相信人性的力量,也一步步邁向療癒的旅程。慢慢來吧!

  此外,憂鬱之時,我們往往會不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和面對他人,我將在下一篇《憂鬱的我,要如何與人相處?》中提及憂鬱如何影響了我們與他人的相處。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照顧三保,尋找專屬於自己的避風港】

 

【照顧三保,尋找專屬於自己的避風港】



當有個需要照顧的家人時,作為照顧者的我們常常感到壓力越來越大,雖然大家都告訴我們要先照顧好自己,我好,我們的孩子、父母、伴侶等等被照顧的人才會更好,但這句話聽起來還是壓力好大,好像我的身體不是我自己的。需要透過一些方式,真正回歸到專屬於自己的照顧。

  以下提供照顧三「保」,說明看待照顧的方式,了解如何透過資源協助我們分攤照顧責任、喘一口氣,以及萬一必須長時間待在照顧的人身邊時,該怎麼撐出一點屬於自己的空間。

• 「保」持觀察與理解,釐清可以做到的範圍
  面對不同的照顧對象,往往具有不同的挑戰,成為照顧者往往期待能顧到最好,彼此能夠和諧相處,但被照顧的小孩、長輩或其他親友,可能怎麼都不聽指令、堅持原來的做法或隨便亂發脾氣,有些時候是相當挫折而容易產生壓力的。此時要提醒自己去思考:這些情況是一直以來都這樣,還是從什麼時候才開始變成這樣。
  如果是前者,可能是親友長期以來的脾氣或能力上本來就有一些限制,即使我們再怎麼努力也沒辦法有明顯的改變,多同理這些狀況,並在發現自己也變得緊繃時暫時遠離現場,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和健康。如果是後者,這說明可能是最近出現的事件(如:搬家、升學、感情)或症狀(如:失智症)有關,在對於現在的生活不熟悉下,產生了依賴、混亂等等過去沒有的狀況,可以透過一些方式,讓情況有所改善。
  有壓力時,先深呼吸由一數到十、放鬆一下,嘗試分析哪些是不可改變的先天能力或個性,哪些是可改變的壓力源與症狀,依據情況決定該怎麼做,適時放過自己,才不會在投入照顧的路上充滿挫折。

• 「保」留空間,尋找可以幫助自己和家人的資源
  照顧,是「照」看家人的同時,「顧」好我們自己。求助並不可恥而且有用,並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有照顧策略百寶箱,即使理解被照顧的人怎麼會這樣,也可能無法應付生活中的大小變化球,這個時候,尋找同樣照顧孫子女、小孩、長輩、身心有些不方便的親友的群體,一同聊聊遇到的困擾與對策,可能會發現這些困擾許多人都會遇到,而在團體中找到力量。
  求助不只是聊聊,當我們發現只靠自己撐在那邊,最後只會自己和被照顧的長輩、小孩、親友都很累,找家人一同分攤作為替手,即使只有每天一小時,至少家人對於被照顧的人多了解一點、多一個討論的可能,放下照顧的一小時,也能喘口氣、休息一下。如果對被照顧的人無計可施,或完全找不到替手怎麼辦?我們可以轉身向外,找專業人員一同協助,獲得好的照顧策略,也保留一些空間給自己、先顧好自己,這不是為了讓我們有更多力量、更多的正能量去照顧家人,而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自己的未來而顧好自己,我好,家人會更好。

• 「保」養自己,思考未來規劃
  照顧就像馬拉松長跑,如果在起跑點就全力衝刺、把整個自己投進入,只會很快就累了、抽筋,越到後來越辛苦,而且,我們還有我們自己的人生,如果不斷投入在照顧中,有一天,對家人的愛可能會在疲憊下變成不耐煩,或忘記本來的自己喜歡什麼、是什麼樣子。透過前述提到的資源,讓自己每天抽出至少十分鐘,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把著眼點放在未來,這些做自己的時間,也是種喘息。


《都被綁在家中了,該怎麼規劃未來?》

這確實是照顧者的兩難,即使每天一個小時由喘息服務進場,進出門就會花掉不少時間,到了照顧如此緊繃的時刻,線上課程、遠距工作與在家技能,或許是這個時間為自己撐出空間的方式,例如應用在家的時間學習打毛線、烘焙、發展代購業務或準備各類考試,雖然可能大多數時間被照顧所干擾,但至少有一件為自己做的事,將有機會為生活注入期待與力量。

  照顧,終有一天會走向照「故」,不論照顧的對象是誰,都會在遙遠的某一天迎向終點,唯有照顧好自己,我們才能在照顧家人外,仍能擁有自己的生活,和被照顧的親友一同茁壯,即使有一天不再是照顧者,也能自己繼續前行。以上三個「保」不是絕對,但期望能提供一點發想,作為全職照顧者的小參考。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未知與無知,深化了心中的恐懼】

 

【未知與無知,深化了心中的恐懼】



疫情以來,臺灣的第一起醫師染疫事件,相信大家心裡都不好受,除了心疼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也擔心著本土疫情的變化,當然也有危恐天下不亂的言論。此刻,我只想說:「辛苦了,所有的醫護人員!」疫情尚未停歇,你們處在高風險的環境下工作,其中的壓力,非一般人所能想像。


看著許多網路上的言論,感覺到大家對於疫情非常擔憂,對於相關訊息,想知道的更多,可能也對生活,再次產生了一點改變,有些地方不去了,有些聚會取消了,有些恐懼,變多了。

恐懼,來自於害怕失去,面對疫情,我們心中都有害怕失去的部分:失去健康、生命、關係、生活、經濟⋯等,而未知與無知,則是深化了恐懼的程度。

當生活充滿了「未知」,我們的心是慌亂的。還記得去年,我常常心裡想著:「什麼時候才能過完一個又一個的14天?在這觀察的時間裡,看著當時指揮中心天天開的記者會,祈禱不要有增加的人數,直到稍微有個「確定」,才能有一點點的放心,但只要疫情尚未停歇,我們就會一直在未知裡。
我發現,焦慮體質如我,有時候還會掉入「無知」裡,這是來自於心裡想為「未知」做解釋,於是,我會猜測、預期,當產生不合理的推論時,我心裡便常有「好可怕」的心聲,但,我只是對疾病不認識,傳染途徑不清楚,也對防疫政策不瞭解。

其實,面對未知與無知,我們可以有更好的做法。
因爲是「未知」,所以有著我們不可控的部分,既然不可控,我們也不用想去控制了,但我們依然可掌握「可控」的部分,像是面對疫情,記得正確戴口罩、勤洗手、未洗手前不碰口鼻、注意清潔消毒、減少群聚...等,能夠知道做什麼,將讓我們減少不安感。關於「無知」,則是透過獲得正確資訊得以協助自己,現在網路上充斥著許多不實訊息,難免會受到誤導,若能願意多查證、多瞭解,才能進行合理的評估!

當恐懼不斷被深化,也就會出現攻擊、指責等獵巫的行爲,但說穿了,只是我們的恐懼無處去,把他丟到一個可指認的人事物上罷了。

期許大家在面對疫情時,好好看見自己的感性與理性,允許自己感到害怕失去的恐懼,接納自己有這些情緒是正常的,同時留意面對未知與無知時的反應,不再讓恐懼被深化。
即將滿一年的抗疫生活,大家都辛苦了!臺灣能夠相對安全,有勞全民的配合,以及醫療、防疫人員的努力,真心祈禱染疫者早日康復,祝福我們都能ㄧ切平安!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