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沉思】/寫給這段時間受傷的你/


【沉思】/寫給這段時間受傷的你/



想了想,
其實生命沒有比昨日更加悲傷。
因為這就是現況,能在此時此刻認識現況,並不是一件壞事。
因為知道現況,所以我們能夠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現況不是今天才開始如此險惡,其實過去的每一天每一天都是這樣子的。
看著現況,看著窗外的黑暗,突然驚覺。
我們居然能在這樣的環境一路走來,
無論是一個人走著,還是一起走著,我都感到驚奇。
現在的心越疼痛,不也表示這麼多年來,我們都以比那些黑暗更強大的力量走過來了嗎?
過去我們或許沒有正視那些惡意,或是不自覺的傷人眼光。
但,他們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依然是同時帶著惡意與善意的存在每一天裡面。
是的,今天的生活就跟過去的生活一樣,只是把蓋著的布打開了。
今天的悲傷就與過去每次感覺到挫折的時刻一樣,一樣的處裡方式,一樣讓自己好好悲傷,一樣跟願意跟自己站在一起的人分享,一樣從暗處慢慢地去滋養力量。
其實今天跟昨天沒有不同,可是明天會開始不同。
惡意從來就不會故意躲藏,
所以我們一直都很清楚的感受著,
所以我們害怕,我們小心,我們努力堅強著。
這次,我們看得更清楚了,
我們清楚自己一路走來多麼堅強,
我們也清楚的看見更多同伴了。
能在這樣的情況活下來的我們,
其實很值得聚在一起,
也一定會有能力,

去過更美好的生活。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社會文化的改變】

 

社會文化的改變,會歷經世代文化及價值觀的拉扯,尤其在當今交通及網路聯繫的方便,大量似是而非的訊息,讓沒有經驗戰爭的人,有機會體會到人類集體的陰暗面,尤其是包裝在善意的惡意下。
然而,無論支持或反對,每個攻防都帶著情緒跟惡意,但也從不同立場的人身上,看見了我們不熟悉或忽視的信念。恐懼操弄了彼此的激情,更強化了恐懼與不安,甚至是暴力。
但是,我們得以自豪,也值得自豪,因為台灣正在體現自由,也在學習跟練習自由。
如何在挫折跟喜悅中,建立溝通與相互瞭解的習慣,學習堅韌與溫柔,能在我們跟往後的世代中,能夠爭取更多保有尊嚴跟生存選擇的權利。事件都是相互因果,也是一時的,只有關係才是持續跟需要長期灌溉的。
拿起更多支撐自由的責任,明天,太陽依舊升起,我們仍會在一起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詞/曲 舒米恩
yatato'eman i, hakowa ko pitala iso
天將暗了,你還願意等待多久
adada ko faloco, terep han hokiya mihai konini a dmak
心受傷了,你是否也默默著承受這一切
ano tala'ayaw, mafohat ko lalan a misi'ayaw
如果生命繼續向前,總能看到前方的路會開 ano tala'ayaw, tatiih to, fancal to, sahto nga'ayay
如果生命繼續向前,不論遇到壞的、好的,都是值得經驗的
aka sawaden ko tileng
不要放棄自己
o olip caay ka mi liyaw patatikol
生命不會重來
yatato'eman i, hakowa ko pitala iso
天將暗了,你還願意等待多久
adada ko faloco, terep han hokiya mihai konini a dmak
心受傷了,你是否也默默著承受這一切
ano tala'ayaw, mafohat ko lalan a misi'ayaw
如果生命繼續向前,總能看到前方的路會開
ano tala'ayaw, tatiih to, fancal to, sahto nga'ayay
如果生命繼續向前,不論遇到壞的、好的,都是值得經驗的
aka sawaden ko tileng
不要放棄自己
o olip caay ka mi liyaw patatikol
生命不會重來
ano tala'ayaw, mafohat ko lalan a misi'ayaw
心受傷了,你是否也默默著承受這一切
ano tala'ayaw, tatiih to, fancal to, sahto nga'ayay
如果生命繼續向前,總能看到前方的路會開
aka sawaden ko tileng
不要放棄自己
o olip caay ka mi liyaw patatikol
生命不會重來
o olip caay ka mi liyaw patatikol
生命不會重來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把自己認回來】

 

【把自己認回來】


  幾年前,捐贈了一本自己很喜歡的繪本「你很特別」給偏鄉的小朋友,沒想到過了幾年,我又以免費的方式拿到了這本繪本。這兩天雖然在投票開票以後,就有一些悶悶的感受浮上來,但卻說不上來自己怎麼了,無意間隨手翻了這本繪本後,突然理解了。
  繪本中有一群木偶人,都是同一個木匠造的,這群木偶人每天拿著星星和灰點點貼在別人身上,每個人力求表現只為了得到更多的星星,但還是有人身上都是灰點點。事實上,每個人的價值都是平等的,沒有人有資格去幫對方貼上星星和灰點點,人生也有比貼標籤更重要、更美好的事。而選舉或公投的過程,就是貼星星和貼灰點點的過程。
  選舉或公投都沒有絕對的贏家。在這過程中,我看到了許多的謾罵、不理解、以偏概全,似乎只要拚了命地在對方身上貼上灰點點,自己就會看起來好一些,但事實上,不停地在對方身上貼上灰點點這個舉動,也無法得到更多的星星。
  在夜深人靜時,一股股真實的感受湧了上來,有失落、憂心、失望、難過、不平、無奈……,看到社會的亂象,貧富差距、階級地位不平等、主流文化壓制弱勢族群。當我開始一點一點地看見自己的感受,也開始看到了除了這些負向訊息外,這個社會還是有很多溫暖、值得開心的點點滴滴。讓我們先暫停這些爆炸的訊息,閉上眼睛,把專注力回到自己的身上,覺察與照顧自己目前的身心狀態,一點一點地把自己認回來。我們的生命如此美好,不需要星星或灰點點來衡量我們的價值。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自己不懂的】其實動物懂得你的心

 

【自己不懂的】其實動物懂得你的心





最近,跟紮根花蓮從事 #動物輔助治療#路婕 心理師聊到工作近況,發現跟動物一起工作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身為飼養者,我們當然需要負擔起照顧牠們健康跟起居的責任,但若是能細細體會跟牠們相處的過程,我們總能得到更多令自己驚喜的反饋。

一個不善言詞的孩子,在家人眼裡看起來有很多行為問題,總是無法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願意出門,卻又找不出原因,所有人遍尋不著鼓勵他的方式。一開始騎上馬背時,他也是興趣缺缺,提不起勁。馬兒似乎也感覺到背上這個孩子的狀態,就算有領馬員在前面拉著,前進還是十分困難,反倒是停下來變成一件簡單的事情,彷彿所有人都因為不用繼續前進而鬆了一口氣。這樣的馬背經驗,其實跟這孩子當前的日常生活十分相似,旁人再怎麼拖著拉著,要往前也很困難。直到他的騎乘經驗到達一定的時數,他開始能夠自由騎乘,事情開始起了變化。他與他坐騎的馬兒,開始沒有前進的困難了,他可以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跟馬兒互動,前進。在這個同時,他也開始愛上這個活動,會主動地要求要來上課,不再缺課,甚至要求補課。

對於一個不擅言詞的孩子,馬兒提供了一個一般人無法提供的交流平台,當他身處馬背上的時候,他們可以用很多細微的肢體訊息互動,感知彼此。這個孩子不用再勉強自己用總是不精確的語言跟人互動,卻能夠表達自己,控制自己的前進,甚至是後退。這個經驗,讓孩子原本停滯的動力開始運轉,雖然我們還不知道他接下來會不會對哪一件事情產生興趣,而去努力,但這確實已經突破他原本的生活經驗,開啟了一些可能性。

養馬或騎馬這件事情,不是身處台北的我們常有的經驗,但我們很多人的家裡都有一個或更多個毛小孩。你的毛小孩,是不是有為你帶來一些困擾?在行為管教上,常常會無法制止或是無法養成習慣?其實動物的反應非常直接,如果你跟你家的毛小孩,相處上有許多困難,你更應該回頭思考一下,自己平常跟牠的相處是不是穩定。有時候主人的焦慮,情緒陰晴不定,都會讓我們跟毛小孩互動的指令是模糊的,有時候你開心就動作很大、獎賞很多,不開心的時候就懶懶的不想理他。久而久之,牠也搞不懂你想跟他表達什麼,隨時都在擔心和焦躁的狀態下,不知道今天會得到什麼樣的『主人』,然後你們就一起覺得很辛苦。透過跟動物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適時地反思自己的狀態,看見自己不曾注意到的習慣跟個性。靜下心來,建立一套你們之間有默契的互動方式,會讓你們可以真正的互相陪伴。
*為保護當事人,文章內容經過變造與填補。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寫給青少年的兩性相處雜談】

 


心理師寫給青少年的兩性相處雜談


  在成長的過程中,被另一個人吸引是很常見且自然的事情,不論對方是異性或是同性別,許多人的愛情在國、高中階段時開始萌芽,更甚至有早熟的人們在小學階段就已有心儀對象。在這冷冷的時節,或許會更想找人依偎吧,這時要如何脫單呢?在進入親密關係前,或許我們可以對自己的狀態有更多一點的思索。
  首先是有關於告白這件事情,告白通常是在雙方有一定程度好感時,確立關係的一種重要的儀式,但是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對一個不太熟悉的對象有好感,且好感可能大到讓我們有種衝動,想要馬上與對方傾訴,不然內心的悸動會完全無法平復下來,此時我們可以想想這樣的吸引可能有什麼樣的意義。
  盲目的迷戀常常來自於內在渴望的投射,此時對方可能已經被我們的想像給理想化了,而非對方真實的樣子,踏入這樣一段關係意謂著我們會慢慢地了解對方是怎樣的一個人,經歷失望和幻滅,透過和對方相處的過程更理解自己,最後不幸分開或磨合攜手走下去,只是當感覺失望時,不妨停下來想想這樣的失落,是否與自己對愛情過高的期待有關,靜下心來,好好溝通自己的需要與感受。
   也因為是盲目的迷戀,所以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不宜貿然逼近對方,試想一下一個不熟悉的路人,突然向你表達好感或自我推銷,那會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們不妨坦然大方地試著與對方建立友誼,維持著熱絡但不失禮貌的距離,很重要的是要聽懂對方傳達的訊息,是否在表達拒絕或感覺不被尊重,並稍微收斂腦中過於活躍的小劇場,有時候遇到小挫折,不要急著災難化思考,可以冷靜下來試著調整態度與行為,摸索出雙方都感覺舒適的互動模式。
  如果對方無法喜歡上自己,那也是很常見的事情,愛情是很主觀的感受,那並不代表自己是個「全然」糟糕的人,會感覺怨懟、憎恨對方不領情自己的付出,常常是因為「想像著」自己的價值徹底的被對方否定了,但實際上你是有很多優點的,這時不妨跟信任的朋友說說自己的心情,然後等待下一個好的緣份。
  有時候在被拒絕時,會想著要改變自己、成為對方理想的樣子,但是當勉強自己活在他人眼中時,意謂著那將會抹殺掉一部份真實的自己,而在這樣的關係中,是能夠讓你覺得安適?愛自己是種流行的口號,但是真的能夠區辨這樣做是在「滿足我的需要」與「成為他人期待的人」常是困難的,我們往往活在他人的期待中而不自覺,特別在青春期的我們,自卑是常見的議題,所以我們要不時留意自己的感受與身體感覺(壓力常會讓我們身體不舒服),以避免我們過於壓抑自己真實的需要。不一定要成為主流價值中的「外型陽光愛運動的男性」、「嬌小有女人味順從的女性」,欣賞自己真實的樣子,這樣的自信也是很吸引人的。
// 日劇、文學書籍與心理學雜談 //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給總是在關係中忍耐委屈無法做自己】#情緒勒索

 

【給總是在關係中忍耐委屈無法做自己】#情緒勒索


情緒勒索:給總是在關係中忍耐委屈無法做自己,不想被凹又無法拒絕的你—也許,有一道心中的鎖,需要被解開。
其當情緒勒索者是我們親近的家人、朋友或著另一半,又該如何在不傷害關係與決裂的狀態下,求出【勒索】與【攜手】的平衡。
我們學會不只是貼上情緒勒索的標籤,還能保有關係之間的平衡點。
在《大眾心理學》解鎖,情緒勒索講座中,將會為你拆解情緒勒索是如何運作的?又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課程內容包括:
情緒勒索如何挑起我們最敏感的那根神經?
為何情緒勒索者說的話,常讓人啞口無言?
情緒勒索者有哪些特徵?如何辨認與應對?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人生劇本】#過度努力 的三種變化型 Part3


【人生劇本】#過度努力 的三種變化型 Part3




努力離開傷心地做我自己最後又困住
第三種變化型是『革命』,或是『早期決定』
這是比較不容易發現的「要努力」,因為相對前兩型可以清楚看到父母對小孩的影響,不管是威脅後果,還是苦情忍耐。
這一型的要努力,是長在小孩自己身上。
這類孩子多數遭遇了「童年逆境」,也就是在成長經驗中,面臨了來自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比如:暴力、否定或缺乏照顧等等
童年逆境一方面會帶來創傷的影響(這點我們另外寫文章來討論,也可以參考相關書籍與網站等資源),另一方面,也會激發某些「童年不快樂」孩子的瘋狂努力。
為什麼說是瘋狂呢?
你會發現他們的努力有一種強硬感,不斷往前往前再往前,更好更好要更好—
美國的研究者做過一個比喻,說這樣的現象就像是一張壞掉的唱片(broken record)。就我來看,也像是一台不斷空轉輪子的馬車,持續往前而不顧零件磨損有危險。
那都在努力些什麼呢?
他們會很快就想辦法離家(通常15,16歲),尋找住宿學校,開始打工,通常也會很快就談戀愛,也就是一般會說很早就「社會化」的孩子。
其實這樣的孩子如果能力不錯,一開始是很加分的。他們通常努力懂事有紀律,也很願意付出時間學習。
然而,當他們開始往人生的下一階段進展:從談戀愛到經營親密關係,從第一線到升任小主管,或是進入婚姻開始經營和婆家/娘家的關係—
常常會在人生的這一點跌跤。
當然,上述提到的這些事情,對任何人都是挑戰的,幾乎要從頭開始學起的。
但瘋狂努力的孩子因為轉速很快,目標明確(努力離開不快樂的家、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努力換得自由與個人空間),這些挑戰常常也來得過快過猛...
當我們發現到原本「努力就會更好」的信念不再合用,一種成年危機/中年危機就形成了。這時候常常會有一個很大的落空感(甚至是被欺騙感,但又不知道該氣誰,因為是自己決定的)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長大的歷程,一種成長痛。這時候如果能好好整理自己,學習調整輪子轉動的速度,重新找到一個屬於成年/中年的配速,也是人類心智發展成熟的轉捩點。
看了三篇人生劇本 #過度努力 有沒有和你/妳有好相似的情境呢?或許可以來到《人生劇本講座》#要討好 看到自己的鬼打牆是如何形成的理解自己的人生劇本,同時學習調整與修正,選擇活出新的人生姿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人生劇本】#過度努力 的三種變化型 Part2

 

【人生劇本】#過度努力 的三種變化型 Part2





你再撐再努力一下我就不會管你了
第二種變化型是苦情
大家或多或少有向父母「爭取」些什麼的經驗。比如:什麼時候可以交男/女朋友?跟朋友出去玩幾點要回家?可不可以參加那個很酷的營隊/交換學生/打工度假?
那麼,當父母說"NO"的時候,你如何回應這個「拒絕」呢?
第二型「苦情」的人,其實很認真也很忠誠,他們通常跟父母關係緊密(注意緊密不見得是關係好,但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是強的),也會把父母說的話看得很重。
因此,當父母說「總之,你現在就是不可以談戀愛。等你上大學以後我就不管你!」他們會把這句話當成「目標」來執行,為了得到往後的快樂,現在就要先忍耐。
好一個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看到這,有些朋友可能也會想到「先別急著吃棉花糖」的延宕滿足實驗。所以別搞錯了,我不是說為了未來而忍耐現在「一定」是不對的。
可是苦情型的「苦」是因為,父母所提供的目標,簽下的契約並沒有白紙黑字。此外,很多父母也是第一次學著跟孩子討價還價—很多時候,他們自己也亂了手腳,不知道當時為什麼會這樣?
這倒也是心理師做諮商做治療最難的地方,的確做小孩的太過認真會被害到,甚至父母丟下一句「噢有嗎我當時有這樣說嗎?」更讓人心碎。
但是當治療做得夠長,我們有力氣一起回看當時家裡的狀況,就會發現許多父母也是在重重危機中,掙扎著學習當爸媽—
想像這是一部電影,第一格畫面是父母對小孩說「你現在忍著點,你長大我就不管你了。」,也是這部電影的兩個主角。
現在,試著把鏡頭慢慢拉遠,開始看到這對主角之外的其他人,家裡的其他空間,附近的學校與早餐店,爸爸媽媽上班的地方,甚至你住的縣市..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當父母對小孩說出「你要忍耐」時,在另另一個時空(鏡頭轉換—)
婆婆也許對著媽媽說「做媳婦的就是要認命」
上司可能對著爸爸說「公司有困難,大家要共體時艱」
補習班老師或許對著父母說「這個年紀不容易,你們多承擔一點」
然後回到第一個畫面,你看到了什麼?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人生劇本】#過度努力 的三種變化型 Part1

 


【人生劇本】#過度努力 的三種變化型 Part1




現在不努力等你長大結婚老了就慘了
第一種變化型是『威脅』
來自家庭的威脅通常是「現在不努力,等你長大/結婚/老了就去撿破爛」,這裡隱藏的訊息是:我不努力,就會墜入萬丈深淵。
這一型的人常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但又搞不清楚為什麼。更嚴重的狀況是:這甚至妨礙他們看清楚每個決定的優劣好壞,因此要嘛委屈待在不那麼好的選擇,要嘛就是衝動地亂做決定。
比如:明明待在目前的職位並不快樂,能力無法發揮,主管也講明沒有發展性,簡單來說就是「共體時艱」。知道自己應該丟履歷試看看新公司,卻遲遲無法下手,甚至連面試電話都打得手抖。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恐懼,是來自我們心中兒童狀態的恐懼。當我們小的時候,也許某天想要偷懶,想要躺在床上看漫畫,或著和朋友出去玩,結果被父母發現了—
當父母嚴厲地斥責小時候的我們,我們的內心也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恐懼。因為對小時候的我們來說,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巨大的。
「你再這樣偷懶,老了以後你就知道」
「你再不打扮,長大以後都沒人要你」
「你再不念書,以後就跟隔壁李家那小孩一樣憂鬱症(是的,有時候鄰居親戚也會被扯進來)」
於是,當有一天你長大了,也許20,30來歲。念過大學或研究所,在外面租房子自住,工作下班時想要躺在床上看手機(或許下載了小時候的漫畫,裝在現在的手機中),父母的聲音突然在心中響起—
「你要是繼續偷懶,就會...」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