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無數水逆」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或多或少有些困頓的時刻。
如果困頓在當下能越過,那麼就會感受到自己明顯的成熟長大。
如果越不過,那種卡在一個地方的感覺,會讓人格外慌亂。
「長大究竟是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如果你問三歲的孩子,他可能帶著天真的笑容跟你說他好期待長大。
如果你問二十,三十幾歲的成人,他可能會在停頓之後,帶著哽咽的聲音跟你說他不知道。
長大辛苦嗎?
長大可怕嗎?
走過與走不過,都會看到太多好的,壞的,值得珍惜的,必須放棄的。
潺潺時光會洗滌每件事情的表象,有的越洗越清,然後發現什麼也不是。有的則可能在某個時刻拾起回望,才發現那段經歷早已被洗練成寶石,讓你能配戴於身,以此自豪。
有人期待長大,有人害怕長大,但不可否認的,無論你歡不歡迎,在長大的路上,每個人總是會不斷的經歷生命中各種苦痛與挫折。
沒有人能無痛生長,無礙成熟。
讀書或是聽說,也許能讓我們少走些彎路,而更多時候,生活中重要他人的身教言教,也能引領著每個孩子學習如何「面對生命」,「看待成長」。
儘管可能多數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長大,少遇挫折。
因為愛所以保護,因為懂得成長有多苦所以想多為孩子遮風擋雨,但不可否認的,很多時候我們的成熟成長,對生命產生了更多的理解,往往來自於困頓之後的通透。
甚至必須直視的是,過度緊密或是過度疏離的親子關係,有時候反而是孩子們無法往成長之路走去的因素之一。
浮沉於苦難之中,是憂鬱,是悲傷,是憤怒,是無助。
但若能走過這一遭,那便能從當中獲得過往所沒有的養分。
這個關卡有多難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他的成功經驗,未必適用於你我。
幸好,這世界雖有其狹隘制式之處,但也仍有許多蹊徑,能在蜿蜒轉折,摸黑過河之後,另尋一處適合自己的桃花源。
生命中有太多的時刻,太多的雜務,令人躁動不安,而持續在嘈雜的日常中學會安定自己,找尋到一條值得努力的路繼續往前走,那便能獲得寧靜。
苦痛與挫折就像空氣一樣,也像是死亡,總是天天與我們擦身而過。
「關於長大」
這或許不是一條必經之路,但卻是讓人有路可去,有風景可看的一段旅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大樹與藤蔓-談有害的親子關係】

 

【大樹與藤蔓-談有害的親子關係】




在我年輕時,因為接觸的族群都是學生,我的諮商很能同理身為孩子的角色,當我眼前的個案告訴我,他父母對他的教養方式,我自認為我能懂個案的心情,也好難想像怎麼有這麼誇張的父母。
  多年後,直到我自己結了婚,生了孩子,我才體會到:父母是全天下最辛苦的一份工作。這句話,也許可以換成:父母是全天下最難的角色。
  身為父母,我們好想告訴孩子我們有多愛他們,然而,在養育兒女的過程中,有太多大大小小的事,是我們沒想過、沒遇過、不會做、做太多、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是自己最不想成為的那種人,但就是這麼做下去了。
撇開少數的例外,我想大部分的父母沒有人是故意要傷害孩子的,但是,到底為何在愛孩子的前提下,卻仍不知不覺傷害了孩子?
  今天,來談談一種有害的親子關係,我稱它為「大樹與藤蔓」。有時,會看到相當「脆弱」的孩子來到我面前,這樣的「脆弱」,不是體弱多病,也不是真的能力差,而通常是心思很細膩、善解人意、體貼父母,或是過於敏感的孩子。這樣的個案有時是被轉介來的,有時是被父母帶來的,有時則是能量太低自行前來。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達不到他們現階段的發展任務,例如無法好好就學、無法出門、無法交友、無法工作…等。仔細一談,發現這類的孩子,都有很像「大樹」般強而有力的父母,而孩子自身則像是寄生在大樹上的「藤蔓」。
  你是否曾經看過強壯的大樹,上面攀爬著許多藤蔓?這樣共生的畫面是否很美?如果這樣的共生,放在親子之間,可就一點也不美了。父母表面上對子女有極為濃厚的愛,實際上則是因為自己內心有一個空洞,也許是缺乏安全感,也許是婚姻失和等總總原因,讓身為父母的人,極力想掌控孩子的一切,剝奪他成長的機會,不斷地踩進或踩爛孩子的界線,潛意識裡希望孩子永遠不要長大,永遠依賴和依靠父母,就像藤蔓一樣,纏繞著大樹,要倚靠大樹的養分才能過活。而這時被需要的父母便有了極大的安全感與成就感,雖然父母通常不會承認這部分。而很愛父母的孩子則為了試圖拯救父母失和的婚姻關係,這時便會以一種「失功能」的狀態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令自己變成那依賴大樹的「藤蔓」。
  大樹與藤蔓,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如此「相愛」,真的快樂嗎?事實上並不快樂。常常看到陷入憂鬱、低潮、沮喪的孩子,和心急如焚的爸媽。藤蔓纏繞著大樹,看似不太需要費力就可以生存,事實上,沒有人喜歡自己「無能」的狀態。而大樹因為被纏繞有極大的安全感與成就感,但這狀態其實也相當令人窒息與精疲力竭,常常在幫孩子收拾善後。
  要分開大樹與藤蔓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畢竟這是長期互動累積下來的模式,在分開彼此的過程中,唯有清楚意識到這樣的共生並不健康,是一種痛苦的愛,若繼續下去,最後只是兩敗俱傷。
  我通常會懇請父母放手,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可以成長,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請不要把孩子拿來填補自己內在的空洞,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要過。我也會告訴如此體貼又受苦的孩子,父母有自己的問題要面對,把問題還給父母,不需要站在他們中間,這樣並不是真正的愛。
  沒有父母天生想讓自己的孩子「殘廢」,當然也沒有孩子真心希望自己「無能」,分開共生的狀態必定會有流血和疼痛,但這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吳浩媺 實習諮商心理師】

學歷—
私立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 博士班
英國諾丁漢大學兒童輔導諮商碩士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學士

經歷—
龍華科技大學 通識中心講師
家暴相對人服務方案 社工督導
新莊社區大學 心理劇課程講師

專業訓練及相關背景—
英國心理劇學會(British Psychodrama Association) 導演
社會劇&心理劇短期工作坊和長期團體帶領

關注議題—
關係(家庭/親密/社會)、身體意象、多元性別、溝通vs暴力衝突、身體經驗、創傷療癒、生命敘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鑰匙 就藏在你的那些童年故事裡】


【鑰匙 就藏在你的那些童年故事裡】




你生命中有沒有經驗過一種掙扎,是理性上來說,你明白自己不應該再這麼想,不應該如此悲傷或憤怒,但卻無法控制地深陷其中。你會很想大吼,敲敲自己的腦袋,把那些感覺都趕出去。結果卻是徒勞無功,只能為此悶悶不樂。時間一久會讓你稍微感覺到些微鬆綁,但你其實明白,它們都還在裡面。
.
各種生活中的衝擊與不悅,都有可能把你再次拖入那個深淵裡。而最常見的,大概就是失戀了。當你真心投入一段感情,你會在當下託付出你的一切,彷彿是對未來最美好的結局想像。但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主動或被動地結束這段關係時,你會有一種很深的「掏空感」,掏空你生命的希望和想像。
.
這時候,我們就要問:「為什麼有人可以安全地走出來,有人卻花很長的時間卡在那種深淵之中?」
.
在會談室中,當來訪者開口描述自己最近的遭遇和感受,在那些話語的背後,散發出來的是他很原初的『情緒慣性』。情緒慣性會讓人不自覺的用一種特定的思考或感受模式來解釋自己面對的困境,自責、害怕、逃避或生氣,都是人們常有的習慣。而這些習慣的產生通常都自人們不自知的,甚至在心理治療/ 諮商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夠漸漸地在慣性發生前,產生覺察,避免自己再次掉入情緒的漩渦之中。
.
這樣的『情緒慣性』是我們在一生中,非常不容易擺脫的,每當龐大的壓力靠近,慣性很容易就跑在最前面顯露出來。這是由於這些情緒慣性,是經年累月之中所有大大小小事件所塑造出來的優先反應。像是,曾經經歷過遺棄的小狗,就算後來被妥善的照顧著,每當飼主離開牠的視線時,你總能看到牠的眼珠子跟著主人移動的方向轉動。有些會因為焦慮而死命的吠叫,有的則是非常無助地在原地低鳴。人也是一樣,幼時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場景,會塑成一個人面對焦慮處境時的直接反應,有氣憤地主動反擊;有害怕地目光閃爍;也有的善於顧左右而言他。
.
但是,既然他會形成一種優先的反應,我們就必須明白,這些行為,過去曾經是能有效避開痛苦的,讓人免於更大的災難。人生來都有一種很天然的機制,知道去學會避開危險的行為。但在成人後,我們才會發現,這些情緒慣性的背後是有代價的。可能讓我們喪失一部份的自我,可能讓我們跟他人之間的親密感永遠存在著隔閡。當這些代價超出了我們的忍受標準,我們才會間接地發現自己不是自己所想的這樣『自然』。
.
慢慢地去敘述自己的童年故事,那些忽然閃過念頭的日常小事,都能幫助我們在會談室中去理解自己,明白自己為什麼總是這麼做。有些時候,這樣的明白,不一定能夠完全解決,或是脫離讓人痛苦的情緒慣性。但透過一層一層去理解自己的人生,我們會感受到一些鬆綁的感受,不會是快速地重獲自由,但可以是腳步穩健的跨過障礙。
.
更多時候,我們得到的結果並不是解決它,而是理解它,並且時時覺察到它。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在《返校》裡面找尋創傷可能療癒的道路】








有時候創傷來自於外在因素,強大且具威脅性的力量壓迫著我們的生存,或是突如其來的緊急事件震驚了我們的生命。但也有的時候,創傷來自於我們內心,違背道德感的當下判斷,讓我們內心始終處於拉扯的痛苦。沒來由的落淚;一種悲傷卻沒辦法哭訴的梗塞感受;或是感覺到落入深不見底的一片漆黑。創傷的我們會經驗到一種說也說不出來,腦袋時而混亂,又時而空白的困窘。
.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
我們在人生中,不免會遇到一些極端的時刻,讓我們不曉得要怎麼做決定。有時候我們的決定會傷害到自己,甚至可能會傷害到別人。直到我們高張的情緒退卻後,我們會忽然醒悟過來,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覺到痛苦與難堪。這時候,不自覺地去遺忘這些痛苦,讓我們可以維持日常的生活,或者不讓我們自己的狀況變得更糟。但『惡夢』,模糊卻讓人緊張害怕的『夢』,會若有似無地,在夜晚不斷的提醒著我們,那些刻意遺忘的事情都還在。
.
就像在校園內的迴廊不斷打轉時,偶而有低鳴的嗚咽聲跟隨,忽然又會緊張得全身顫抖著。這些難以理解的情緒經驗,帶我們進入死胡同。但透過《返校》所呈現出來的這場惡夢,讓我們可以開始思索,雖然身困其中讓我們不斷經歷著緊張與痛苦。但也因為身處其中,不斷找尋與前進,讓事情轉圜的契機可能意外浮現。電影裡的女主角,那一聲『我不想忘記!』的決斷與勇氣,打破了內心裡困住的那層牢籠,讓生命開展出了新的意義與可能性,也是讓創傷開展出了新的路徑。
.
這是一個很艱辛的路程,可能比電影場景的鋪陳還令人難熬,除了你自己準備好了之外,不要讓任何力量強迫你面對。需要的時候,一定要尋求信任的人們陪著你,當太過黑暗的時刻來臨,去找到專業的人陪你一起度過。原本的惡夢裡或許只有你一個人,但真實的世界裡,會有人等著抓住你伸出的手,陪你一起兜圈子,然後緩步前進。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請當我是寶貝」——珍愛你的孩子】

 

【「請當我是寶貝」——珍愛你的孩子】





在知名繪本《謝謝你來當我的寶貝》的內容中,描述了一位寶寶尋找媽媽的過程,因為神說「你可以出生囉!」小寶寶天使便開始四處尋找自己的媽咪,期待能進到媽媽的肚子中,與媽媽相遇。這本繪本深深地感動了我,每當夜深人靜、看著自己的孩子時,我就會想起這溫馨的故事,想像著孩子在人海中找到了我,成為我的小孩,就默默在心裡浮現出繪本的名字:「謝謝你來當我的寶貝。」
「父母深愛孩子」看似理所當然,然而,我見過更多情況是孩子對父母的愛遠超過父母所給孩子的愛。
「我不能做我自己,因為我不想讓父母難過」、「我不能獨立,因為我父母無法承受」、「我得承接父母的情緒,不然他們怎麼辦?」、「即使我知道父母這樣不對,但我沒辦法拒絕」、「父母如此傷人,但我幫他們找臺階下,他們一定不是故意的」當個案深愛父母多過於愛自己,在關係中受盡痛苦與傷害,最終他們便來到了諮商室。
我無意批評父母的教養方式,我也理解有些孩子的言行舉止並不可愛,為人父母者縱然努力地愛著孩子,卻仍難免不時地理智斷線。我想表達的是,有時是孩子默默地愛著父母的,只是父母並不曉得的。孩子看似冷漠或不會表達,但其實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並且也對孩子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並非每個父母都準備好擁有孩子,也沒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當然,更不是每一對父母都會對孩子說出:「謝謝你來當我的寶貝。」
然而,每個人都值得好好地被愛、被對待,如果在每個孩子出生時,身上都可以貼著一個標籤,那上面應該要寫著「請當我是寶貝」;既是寶貝,就該被「疼愛」而非「溺愛」,該被「尊重」而非「控制」,該被「教導」而非「放縱」,該被「保護」而非「傷害」。唯有當我們被珍愛著,我們才能好好的去愛人。教養沒有標準答案,沒有完美的父母與孩子,我們只能成為夠好的父母與孩子,並且在關係裡不停成長。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天氣之子》─放手,是對自己負責】

 

【《天氣之子》─放手,是對自己負責】




好久沒有在電影院裡哭得這麼放縱了。
在電影剛開始不久,已經因為大雨放晴後,陽光灑在海洋、山坡、建築物的景象而感動不已。看到晴女閉上眼睛,握緊雙手祈禱的時候,我忍不住想,如果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晴女那該有多好,當心情開始打雷下雨,只要誠心祈求,心就會慢慢放晴,開出彩虹與陽光。人們常會逼自己要忽視、逃避那些痛苦、悲傷等複雜的情緒,以求讓自己看似正常的生活下去。
但如同電影裡演的,一再被忽略、隔離的壞情緒就像天氣一樣,會失衡、會反撲,甚至是犧牲……
男、女主角相遇後,看見他們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單純地為了看到人們臉上的笑容而努力祈禱。就像我們常會想著,只要身邊的人能夠快樂,再苦、再累、再委屈也是值得的,因為我們從這樣的付出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與意義。這樣無節制的付出也可能會像晴女一樣,最終把自己都犧牲了。
電影裡的住持說過一段話:「世人動不動就說什麼『氣象觀測史上頭一遭』之類,究竟是從何時算起的氣象觀測,頂多也只有一百年。說到底,天氣本來就是老天爺的心情,才不管我們人類覺得怎樣,自然也沒有所謂的正不正常。在這潮濕蠢動的天地之間,我們人類只能死命抓住,不被甩落,以求能寄宿一生而已」。
當晴女不再犧牲,回到地面上生活之後,雨繼續下著。立花婆婆看著淹水的都市說:「你知道嗎?東京那一帶,原本就是一片汪洋,直到兩百年前左右都是那樣。據說江戶本身就是個海灣,之後因為人類和天候的影響,慢慢改變的,所以也只是恢復原貌而已」。
當我們不斷想要讓身邊的人都開心的時候,會不會也只是為了保持我們自己所認為的正常呢?
在被雨水淹沒的都市中,人們繼續生活著。壞情緒就像是淹水的都市,如何與之共存,則是我們要學習的。有時候決定放手、不再為他人犧牲,並不代表冷漠或坐視不理。
每個人本就有著屬於自己的悲傷與快樂,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並為之負責。不將自我價值與意義寄託在他人身上,而是靠自己去找尋、發掘,這是人生的功課。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心理師好黑暗專欄】
「雪崩之前的,片片雪花。」每分每秒,這世界上都有著因為情緒困擾而死去的人們。


也許他/她曾經對外求救,那聲音不曾被任何人聽見,但那都是我們身邊確切正在發生的事情。
你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嗎?
作事認真負責,開朗又堅強,可是你問他煩惱什麼時候他/她又搖搖頭說沒什麼。
身邊可能也有一些是讓你感覺到言談奇怪的人,舉止詭異的人,或是讓你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甚至讓你感覺到厭惡或是討厭的人,有很多可能,是家庭,社會,周遭環境,還有他自己本身,共構了這個令你無法喜愛的他。
說他無辜嗎?
也不必然,但確實也是相當的無奈。
幾年前一部片子《小丑》。
所有的悲劇跟喜劇都不是一個人所構成的。
所有的劇碼都有觀眾,都有那給予掌聲或是噓聲的人們。
有時候我們一人給了一點力量,
就讓一個人步入自毀或是崩壞的處境。
有時候我們一人給了一點力量,
就能讓人從無底的黑暗中感受到一股溫暖。
現實的是,一點點的溫暖或許也不足以代換掉所有的不幸跟無能為力,一點點的溫暖也消弭不了日積月累的悲憤跟怨念。
面對那些耽誤了你生活,造成你不便,你卻無法理解的某些事物,很可能背後都有著我們彼此都沒經歷過的傷痛跟黑暗。
但也許再多一點等待,再多一些體諒。
對陌生的那位,對你覺得詭異的那位,對你覺得不能理解的那位。
保護自己有很多方式,不見得需要漫罵,鄙夷,也不見得需要兇惡的吼叫。
溫柔而堅定的退後,對那些你無法理解,也幫助不了的,很可能已經是你能作的最大善意。
每個情緒都需要出口,需要解決。
網路給了很多管道,現實生活中也很多。
仔細想想,每個人都背負了許許多多生活的不容易,你也是,他活在這個社會中也是,無論是再高位或再低位的人,一定有些難以向人訴說的苦悶。
我們盡所能的關心周遭親近的人,盡可能友善或平等的對待那些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有時候一個一個體諒,一個沒關係,一個微笑,一句辛苦了,謝謝,就能讓自己跟對方都擁有片刻的寧靜美好。
生命的逝去換來的不該只有稀噓與懊悔,更不該變成彼此之間責罵的理由。
人類是善忘的,他/她,不斷的用生命提醒著我們,照顧自己,照顧別人,學習持續與生命中的苦痛共存,享受各種微小但真摯的美好。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劉又綺 臨床心理師】


學歷—
輔大臨床心理所 碩士
輔大臨床心理學系 學士

經歷—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
衛生所駐點心理師

現任—
輔大附設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專業訓練及相關背景—
國際沙遊治療師訓練、榮格心理分析訓練

服務項目—
沙遊治療、動力取向心理治療、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生涯發展探索、自我探索、成人憂鬱與焦慮困擾、兒童情緒困擾、親職諮詢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張亦瑾 諮商心理師】

 學歷-

立命館大學人間科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修了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碩士

經歷-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性別與倡議專員 
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特約諮商心理師
台灣心理劇學會副秘書長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台中市蒲公英諮商輔導中心諮商師/諮商員
彰化縣學生諮商中心輔導員

專業訓練及相關背景—
性別議題、創傷處遇、社區心理學、和平學、心理劇

服務項目-
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創傷療癒、性別議題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好擔心!寶寶不在視線範圍內.「焦」妳分離沒有慮】


【好擔心!寶寶不在視線範圍內.「焦」妳分離沒有慮】
文 / #黃煜嵐
採訪諮詢 / #沈千禾 #臨床心理師 



文章節錄:
媽媽也會有分離焦慮?
「分離」在我們的日常中隨處可見,從早上出門上班和老公道別,到下班回家時和同事說再見,都是一種分離的情境。如此稀鬆平常的事情,放到媽媽和寶寶身上,卻變成了難分難捨的牽掛,沈千禾臨床心理師說明,礙於媽媽們時有耳聞,由於照顧者的疏忽,導致嬰兒摔下床、翻身悶死、甚至是保姆虐嬰等社會新聞,因此每當孩子不在媽媽視線範圍內時,媽媽的內心小劇場就不時上演那些可怕的想像,就怕一個閃失,讓自己變成新聞的主角。她指出,其實,一件事之所以能成為新聞,就是因為此事件非常態,媽媽若過度將那些負面新聞懸宕在心上,將更容易感到焦慮情緒。
沈千禾臨床心理師解釋,因分離而產生的焦慮,本質上是出自於關心和愛,這表示這個情緒的出現,並不是件壞事,但倘若媽媽因此影響到自己多數的日常生活,即代表這份愛和關心可能出現變化,媽媽需要花些心力去調整。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