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我該怎麼選擇我的心理師?】(上)

 

【我該怎麼選擇我的心理師?】(上)




這也是一個常見的熱門議題,縱使我準備好了「想開始 #諮商」、「也仔細考慮跟準備好這筆經費」,但我究竟應 #該如何選擇心理師?我應該選嗎?還是我應該讓諮商所的個管員幫助我挑選心理師?
這個題目其實有幾種選擇的方式,但都建立在「妳對妳想討論的題目想得多深、有想得多清楚」的情況下。
假使妳只是「隱隱約約知道這裡有個困難」,還很難描述得清楚究竟是一件怎麼樣的事,究竟前因後果是什麼,妳為什麼覺得「妳自己」也應該「為這件事負起責任」?為什麼不是「別人」應該為這件事負責任?有一點朦朦朧朧的感覺,但還不清楚能指認那一團東西後面是什麼,妳希望透過諮商師幫助自己「把自己那一團黑黑糊糊的什麼打開」梳理清楚,這個時候有一些做法。
▼第一種做法,也是最通俗常見的做法:
預約請個管推薦
當我朦朦朧朧地知道我的感情生活有狀況,不知道為什麼反覆遇到一些問題,朦朦朧朧地對生涯的難題想不清楚,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卡卡,朦朦朧朧地感覺到生活裡就是有些不對勁,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無法找到另一半、開始一段關係、跟伴侶好好談話、總是變成第三者、總是想著活著沒意思、總是覺得現在的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陷入一個很難離開的情境裡等等,朦朦朧朧的,有點知道又有點不清楚。
這種時候,其實可以從「你所在地的心理諮商所」開始搜尋,找尋一間對你而言交通方便,跟櫃台的基本應對讓你感覺專業放心的心理諮商所,櫃台個案管理員通常會詢問您一些問題,包含:「您為什麼想來諮商?」、「想討論的事情是哪方面的事情?」、「您目前針對一個小時諮商準備的預算是多少錢?」,你可以將內心朦朦朧朧的難題盡可能的在三到五分鐘內形容給櫃檯的個案管理員聽,並請求他幫助你推薦對您而言合適的心理師。
當我們對自己的議題只有朦朦朧朧的理解時,比較不建議自己指定心裡師,因為有時候我們的判斷裡面會包含很多的想像跟誤會,例如:#生涯 煩惱時常會連動到家庭溝通議題,#戀愛 跟第三者的題目時常會連動到 #自我價值感 的議題,#伴侶關係 與家務勞動時常會連動到性別 #腳色議題,這些議題我們不見得熟悉,也不見得知道究竟如何連動,任意指定可能只是拿自己的錢去打水漂,還要重複跟不同心理師講很多次感覺有點麻煩。
▼第二種做法,也是專業內行人常見的做法:
依學派找
假使你已經為了你懷抱的「困擾」花了一段時間,已經試著理解過很多心理學相關的事,你可能會接觸了許多學派,其中有一些學派你可能感覺「很有感應」,也有可能有一些學派你覺得「看了很討厭」,因緣際會遇到一些心理師老師,聽他們的學派描述覺得非常舒服感覺很被療癒,那麼,也許「依照學派找心理師」也可能是一個做法。
不同的治療學派,背後反映著的其實是「不同的『人觀』」。
行為治療學派相信人就是刺激跟反應的產物,我們可以試著調配不同的刺激改變不同的反應,類似幼稚園小朋友常見的貼紙集點等等;完形治療學派相信人之所以進入諮商室可能是被創傷(或稱為未盡事宜)卡住,而導致僵固的信念跟做法,無法柔軟跟轉換;藝術治療相信情緒跟潛意識,不必然需要透過語言描述才能療癒,可以透過肢體、繪畫、舞蹈與戲劇來療癒自己;精神分析相信我們小時候所受到的創傷跟影響會一直跟隨著我們,除非我們逐漸找到方式修通跟超越這一切;敘事治療學派相信人之所以會進入治療室是因為「人面臨了與主流故事格格不入」的情境,而需要發展地方性故事;焦點治療學派相信「眼前的問題不一定是問題」,如何能讓不被問題困擾的時間變多,能好好過生活,案主才是專家。
如果你有特殊的學派偏好,這也是一種可能,但不推薦沒有經驗的求助者使用,因為你喜歡的學派可能不見得能夠給你特別好的幫助,每個學派有他們擅長與不擅長的議題,你喜歡的、想談的,可能不見得剛好是他們擅長的。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憤怒 現在進行式】

 

【憤怒 現在進行式😡




幾天前,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最佳男主角威爾史密斯因主持人克里斯洛克對老婆萍姬史密斯開了個玩笑,讓他感到無比憤怒並直接走上台,對克里斯洛克打了重重的耳光,此舉動震驚了全場,威爾史密斯下台後仍怒氣未消,對著克里斯洛克怒吼。
這個send tree pay事件,隨後在網路上有著熱烈的討論:有些人挺威爾史密斯,讚許他的護妻行為很man!不過,也有些人認為暴力就是不對,應該要有更好的處理方式,當然也有媒體、評論家,從威爾史密斯夫妻過往的關係脈絡、種族文化男性角色之期待等面向,進行更多的分析。
不知道正在看此篇文章的你,對這次事件有什麼想法呢?
我想從 #情緒覺察 的角度來跟大家聊聊這件事。
我們都曾有憤怒的經驗,回想一下當時的你,身體有什麼樣的感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背部熱熱刺刺的、肌肉緊繃、有一股力量快要衝出來⋯等,接著,你會怎麼做呢?忍耐、壓抑、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破口大罵、摔東西、肢體傷害⋯
其實,任何情緒都是有其存在的意義,憤怒也是,我們需要去 #接納情緒,試著對自己說:「對,我現在感到很憤怒,我可以有這樣的情緒,因為會有這感受都是有原因的。」接著,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如何 #表達情緒,情緒沒有對錯好壞,但情緒的表達有其適切與否。
曾有研究指出,憤怒程度最高點只有六秒的時間,也就是過了六秒以後,人們是可以選擇要不要繼續「很」憤怒,以及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表達憤怒。所以,有些專家提供盛怒下的冷靜方法,是讓自己進行 #數字倒數(例如:從10慢慢數到1),當過了那六秒,就比較能掌握住自己的情緒行為,如果可以,搭配規律的呼吸及自我接納的對話,效果會更好。
不過,表現出來的憤怒,可能只是我們當下的表面情緒,再繼續往內在探索,將會發現也許藏著的是受傷、失落、害怕⋯等其他的心情,所以憤怒具有保護的功能,讓我們充滿力量和勇敢,免於一直處在弱勢的狀態。當然,如同前面所提的,找到適切的方式表達非常重要。
今天,威爾史密斯發了誠懇的道歉聲明,他省思了自己的行為,接下來也需要為自己的行爲負責。
我想任何人面對他人傷害自己所愛的人,ㄧ定都是非常憤怒的,我自己也不例外(巨蟹座的罩門),但如果威爾史密斯再次回到那個典禮上,收起了巴掌,改為說:「當我聽見你這樣開我老婆玩笑,我認為這是非常不尊重他人的行爲,也讓我感到很憤怒!我希望你為你所說的話道歉,因爲這一點都不幽默有趣!」⋯或許,會有不同的結果。
後記:憤怒當頭,真的不容易,非常考驗人們的情商,我想我去旁邊先數字倒數,可能就很厲害了🤣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什麼是沙遊治療?】

 

【什麼是沙遊治療?】


學習沙遊治療多年來,時常被身邊的人詢問:「什麼是沙遊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向個案說明「沙遊治療」的方式,個案通常也會一臉疑惑,並且詢問:「沙遊治療?那是什麼?」
很多人會誤以為沙遊治療是一種遊戲治療,成人會以為那只是兒童的玩具,但其實不然,沙遊治療是一種「深度心理治療」的方式,透過乾沙箱、濕沙箱,以及上百至上千個小物件,構築出自我的內心世界,而治療師提供自由與保護的空間,協助個案表達自我,並且達到療育。
大部分的人,認為心理治療就是把自己的問題說出來,然後治療師會給予建議並協助解決,面對個案所闡述的問題,當個案能用口語表達,也代表個案自我已經開始在思考和想要做改變,然而很多時候無法改變的,並非意識所感知到的外在事件和問題,而是我們心理的內在狀態。
曾經遇過有些個案頻繁抱怨公司的主管、闡述工作上的壓力和不合理的期待,他前來諮商就是想要解決工作壓力和問題,然而透過沙遊治療和更深度的覺察,才發現這個壓力不單是工作本身,而是負向母親的情結、從小傾向符合父母期待的傾向,才導致個案面對工作上的要求和期待無法放下。
因此透過更深度的心理治療或沙遊治療的介入,能夠更進一步地處理我們的內在狀態及潛意識的內涵!
在做完沙盤的當下,治療師會耐心的傾聽個案對沙盤的描述,並且陪伴及理解個案的狀態;有些人可能會期待我們像算命一樣解盤,但事實上我們不會多說什麼、也不會分析你的沙盤,因為心靈的流動和發展,需要靜待時機,由個案開啟自我的成長~
你可以把沙遊治療想像是一個旅程,自由、開放且安心地前來探險,透過一次次的創作,開啟通往心靈成長的路徑,並透過物件的象徵意義,可以提升我們的自我覺察,並解決個人議題。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Q: 到底怎麼樣才算是 #情緒勒索?我又要如何知道自己被情勒了?】

 

【Q: 到底怎麼樣才算是 #情緒勒索?我又要如何知道自己被情勒了?】


其實,所有的話都有可能是情緒勒索(別急,我等等會解釋)。
但是,有些話比其他話更有可能是情緒勒索。
先回答(1),為何所有話都可能是情緒勒索?因為重點不是【說了什麼】,而是【怎麼說的?】
比如同樣一句話「你平常工作忙,沒事就不要回來了。」
可以是中性描述,可以是體貼討好,當然也可以是情緒勒索。
為什麼呢?
想想這句話「你平常工作忙,沒事就不要回來了。」是在平常晚餐時說的,除夕夜前說的,還是在醫院病床前說的?
是不是力道就不太相同?
這還不包括語氣、微表情等潛台詞喔(這幾乎無法用文字描述,在情緒勒索講座,我會直接「呈現」給學員體會—)
那為什麼說,有些話比其他話更像是情緒勒索呢?
就像勒索贖金時要先綁架人質,同時付贖金的人要在乎人質,才會即使不願意但仍就範。
情緒勒索之所以能成立,是一樣的道理。
因為有「在乎」與「情份」這兩個人質,即使不願意,被勒索者仍然會痛苦地付出贖金...
以下也跟大家分享其中兩個例子,看看你是否也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你是我女兒,所以你要聽我的。」
「我是為你好才管你的,(所以)你不可以再去跟他們見面了。」
以上的案例是不是也發生過在你/妳的日常生活呢?在不自知的情況下也默默被情勒又或是情勒身邊親近的人?可以來到人生實驗室工作坊,我們將聚焦在如何認識情緒勒索帶來的[身體]與[行動]體驗。
有興趣了解更多: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當疾病來臨時】才開始實在的面對人生

 

【當疾病來臨時】才開始實在的面對人生




  「總有人要顧家,我以前也顧過。」范父就此離去,留下蜷曲在被窩裡的范保德。
  台灣電影『范保德』,以主角范保德被診斷出癌症後,開始追尋童年失落的父子關係作為主軸。那個長久以來被埋在心底,壓抑著的渴望,直到人生將盡的時刻,才鼓起勇氣緩步向前。在向前的過程當中,他從來沒承認過自己對父愛的渴望,但卻清楚地顯現,缺席的父親,是怎麼樣影響他人生當中的每一個重大決定。
  生病,乃至於面對可能來臨的死亡,會徹底地使一個人的人生視野轉變。那些沉積在心底已久的,可能遺忘的傷痕,都會一點一點地浮現,促使我們去賦予它新的意義。生龍活虎時,所在意社會上的種種名利權勢,在身病的人眼中,卻是泡影般的不真實。這或許就像是大家常說的『人生走馬燈』,我們不想再遺忘那些重要的小事,而是想要開始真正面對『人生』。
  要面對這些,沒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畢竟你這一輩子選擇逃避他們,一定是有著你無法面對的擔憂與焦慮。但在生命盡頭如影隨形的日常生活中,你會感覺到一種無法,也不願閃避的力量推你向前。去見你過去不願意見的人、去想你過去不敢想的心痛,因為你知道這是最後了,你只能用盡力氣留下一些什麼。
  在電影裡面,范保德面對過去人事物的畫面不盡然有非常正面積極的意義,反倒是有許多畫面都平平淡淡的順過去,就像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一樣。一直以來,這些沈積在心底深處的議題,都是遙遠又充滿恐懼的存在,但它真實發生時,沒有想像中可怕。不盡然正在面對生死交關的我們,其實也都面臨著一樣的處境,心底藏著我們覺得很害怕的過去,遲遲不想要去揭開,只是日復一日地過著生活,當作一切安好。這樣活著,其實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並無大礙。
  『人生,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反應?』范保德死前留下的生命思索。
  有一天,我們會想回顧自己的生命,會想要弄清楚這一件事情。但在那一天來臨之前,我們都會很努力的活在每天的柴米油鹽生活之中,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平凡幸福。但為了那一天的到來,我們也需要在心中,留一個小小的空間,一個小小的可能性,去接納我們的生命之中,還有我們尚未明白與面對的生命挑戰。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陳姝卉 臨床心理師】

 

學歷—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臨床心理學碩士

經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服務項目—
1.深度自我探索
2.人際與親密關係困擾
3.情緒調適
4.成癮議題:藥/酒/網路/博奕
5.疾病後心理適應:精神疾病/重大傷病
6.原生家庭議題
7.女性心理健康及多元性別友善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給孩子的禮物】

 

【給孩子的禮物】


  心理學有「夠好」父親或母親的概念,因為實際上很難達到「完美」,孩子常常因父母「做」的事受傷,也可能因父母「沒做」的事受傷。對父母而言,做「多」或「少」可能都不恰當,許多事情都與環境及孩子當時的心理成熟度有關。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是孩子世界的支柱,父母如何退位讓孩子撐起自己是有難度的。
  當父母做太少,孩子可能感受到孤單,做太多則會讓孩子感受壓迫。不同的親職教養多多少少都碰觸這議題,也提供了解釋。簡單來說,「少」是允許孩子自由成長的方式,而「多」是引導孩子不走向偏差的方式。
  想像每位孩子都是要踏上生命旅途的勇士,雖然年紀小,他們早就開始「冒險」了,就父母的角色來講,我們好像是輔角或是響導,我們不該做太多去剝奪它們當主角的機會。當輔角們「少」做,主角才能扛起生命的責任。困難的是要判斷在什麼年紀,多「少」才算夠「少」。
  然而,每個冒險故事中總有一些時刻主角是身陷混亂之中,這時的陪伴就格外重要,畢竟有些冒險是會讓迷失的,在關鍵時刻是否有個地方可以讓孩子喘口氣,父母可以多陪陪伴孩子,英雄再厲害也是需要朋友的。
  或許父母必須了解,我們的個性與孩子不完全一樣,我們的未來也是不太一樣,所以我們無法百分之百知道該做什麼,孩子也必須透過環境認識自己。簡單舉例,孩子常要了解自己的能耐,所以常做出看似危險的動作,若直接禁止某種程度是剝奪他們長出勇氣。父母擔心是合理的,不過,父母應在一旁確認後果是安全的,同時要教孩子如何評估風險。有時候孩子要親身體驗後才能學到教訓,孩子越年幼就會評估風險,孩子越早自己避開風險,而年紀越大傷害就越大。
  父母應理解,我們不該出於保護的意圖過度剝奪孩子冒險的權利,或是出於照顧的美意不讓他們獨立自主,對孩子缺乏信心的關愛會打壓孩子的信心。適時的失敗讓孩子學界限,適時的成功讓孩子長勇氣,生命的旅程似乎就是在適合的範圍裡有勇氣得往外探索。
  如何順著孩子的身心成長鼓勵他們成為更有能力的人需要智慧,父母也需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態度。我們可以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給他們無憂無慮的環境,而是幫他們長出力量與學會互相合作,讓他們強大到可以面對各種挑戰。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即時放送】

 

【心理師即時放送】



每當有重大死傷意外發生,隨著新聞網路資訊的傳播與轟炸,許多人都會忍不住的刷新或是被動的在新聞連環放送底下,不斷的更新著最新的災情與好消息,這是一種集體共同經驗著的社會事件,很多人在新聞底下會感受到情緒,焦慮的,擔憂的,悲傷的,震驚的,生氣的,跟茫然無助的,甚至是可能牽動勾起著一些跟事件任何一角有關的回憶。
花東地區這一年來,感覺有許多令人擔心的消息傳出,美麗的宜花東鐵路幹線,是許多往返東部地區的人們共通的記憶,無論是學生、居民或是遊客。或多或少,都受益於快捷便利的普悠瑪號、太魯閣號。每當坐上火車,車窗外的風景呼嘯而過,有時能見到陽光燦爛底下的稻田民房,有時是壯麗的山景,又或者是遼闊的平原腹地,還有最美麗的東海岸風光。這些,也許你是一個人經歷的,也許你是跟著身邊重要的人一起經歷的,無論如何,如果能留在你的心中,就是重要的回憶。
對月球上的心理師來說,花東地區是充滿回憶的地方,火車乘載著每次的移動,也守護著每次的平安。今天傍晚發生的新聞事件,再一次地提醒了我們,生命總是伴隨著堅韌與脆弱,安全美好的事情,都可能會有萬分之一的風險,儘管比例很小,風險很低,但一旦發生,對本人,對周遭的人,甚至對身為對這塊土地有所情感的人來說,受影響的比例卻是難以估計的。
這幾個小時當中,身邊經常來往東部地區的朋友紛紛主動報平安,安撫周遭親友的心,也有人,可能暫時沒有主動告知自己的狀況,新聞持續播映,社交網站上的資訊也不斷更新,分分鐘都期待著不要再有任何的壞消息,讓所有的壞消息就到此刻為止。
希望生者身心平安康復,往者不會無所依歸。
如果你心情慢慢能夠平復,那很恭喜你,如果你還是感到憂慮不安,那麼以下有一些你可以做的事情。
[節錄幾個/ 你能做的事 /給大家]
1. 對於願意捐血幫忙的人,可以注意住家或工作區域附近的捐血資訊,無論災情是否需要,有時候做些事情,能讓人心安。
2. 觀看新聞報導時,也請先判斷是否僅是重覆的資訊?新聞媒體有時為了收視率點閱率刷存在感,會重覆播放嚴重的災情畫面。若是如此,就讓自己關掉電視,讓自己安心,不要隨之內心糾結。
3. 關心你想關心的人,但不急著要他們回覆,祝福他們平安,為他們的平安而喜悅。
4. 關心身邊身心狀況比較脆弱的朋友、老人、孩童,接收資訊的狀況,不需要重複讓他們暴露在這樣的災情報導底下。
5. 好好擁抱你想擁抱的那個他/她。(前提是你們是能互相擁抱的關係😎)
6. 讓自己好好的休息,照顧好自己,因為你也許不會知道明天有什麼你能幫上忙的事情,如果時間緣分到來,準備好的自己,能做更好的付出。
//更多資訊//
▎月球上的心理師部落格
▎月球上的心理師粉絲專頁
▎月球上的心理師IG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