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清楚的界線有助於治療,除了身心以外,也包含安全信任的空間界線。】

 

【清楚的界線有助於治療,除了身心以外,也包含安全信任的空間界線。】
文/ #林甄君 #諮商心理師


  在百貨公司的某一層樓,人來人往的區塊,有著零星幾張桌椅,看似咖啡廳,但又沒有牆,僅有販賣飲料的櫃台。一對情侶點了兩杯咖啡,想要找位置享受悠閒的下午時光。剛好坐在兩個女生的對面,正因為這又像咖啡廳,但又不是咖啡廳的桌椅,狹小地像極了K書中心的位置,以至於這對情侶度能將對面兩個女生的談話聽得一清二楚。
  一開始聽得清楚倒也無妨,反正應該就只是閒聊,然而當其中一個女生所說的內容鉅細靡遺到家庭、工作、金錢……這些個人隱私,甚至哭了起來,開始讓這對情侶覺得不太自在了,他們並沒有心理準備要知道一位陌生人這麼多的隱私。而從另一位女生的談吐看出兩人並非朋友,而是帶著治療、權利與位置不對等的語氣,詢問對方感受,給予對方建議及回家功課。這讓人不禁想問,這樣的對話,是基於什麼關係?為何選在這麼開放的空間談這麼私人的事情?這位述說者是否知道她的內容被其他人聽得一清二楚?就算一開始同意,但事後會不會因過度袒露而後悔?或者從沒想過自己會在這樣的空間大哭了起來?

  今天來跟大家談談為何清楚的界線有助於治療,換言之,模糊的界線,甚至於沒有界線,很可能帶來極大的傷害。人際之間的傷害,有許多都是因為沒有界線,或是跨過界線所造成的。
  談到界線,也許在西方文化底下是稀鬆平常的概念,但在華人重視家庭與家族的文化底下,也許很多人會告訴你:人與人之間不該有界線,談界線是很自私的表現,代表你不懂得幫助別人,只顧自己的感受。事實上,這是一個對界線的誤解。
  我們先以身體來談界線,就比較容易懂了。人的皮膚就是身體的界線,用來感知這個世界。當喜愛的人給予我們擁抱,我們會感到愉悅,然而當不熟的人或厭惡的人碰到我們,我們則會感到不悅,這個不悅則說明了界線被侵犯了。
  同樣的,人的心理一樣有界線,這界線是用來保護自己,判斷是否有威脅與傷害,跟皮膚的感知一樣重要。然而,在華人的教育底下,很可能一個人心理的界線早已模糊或是消失。

  一個媽媽可能會要求小孩一定得做某些事,這樣才叫做愛媽媽、孝順媽媽,小孩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界線,不能拒絕,因為「我們是家人」。以上的情境,可以汰換成各種角色,頂著因為「我們是朋友、情侶、同事…」的大帽子,以這樣”不能有界線”的潛規則,壓著人喘不過氣來。
  若一個人常常去踩別人的界線,或是認為自己不需要有界線,這個人的人際關係肯定不好。那就好像明明看到鄰居家的牆,卻硬要未經同意翻牆進去,或是敞開自家大門,隨時歡迎任何人進來踐踏,一樣地糟糕。
  常常在治療的情境中,聽到個案傷痕累累的生命故事,有許多都是因為界線早已被踩爛了。界線是一個重要的警報器,告訴你真實的感受,提醒你有危險或傷害來到,必須要自我保護。因此在治療中,重新建立個案的界線是相當重要的。

  再回到一開始的故事,我們就很容易明白,為何在一個治療情境中,除了身心的界線以外,有一個安全信任的空間這麼重要了。正因為來談者常常是處於界線血肉模糊,無力抵抗、無力拒絕的狀態,而身為專業助人者有提供一個安全信任的空間及保密的責任,這是最基本的倫理,用以保護及治療個案。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關於失落】

 

【關於失落】
文/ #林甄君 #諮商心理師



  看著剛在學習自己吃飯的寶寶,很努力地用一隻手抓著碗,另一隻手挖著飯,這麼奮力地想要吃到一口食物,然而就在最重要的關頭,要放進嘴巴的那一霎那,食物就這麼掉在地上了,寶寶就嚎啕大哭了起來,是的,這是一個失落的經驗。
  什麼是失落?失落是你曾經擁有過美好的人事物,但卻消失了。失落是你曾經努力過,期待過,但最後卻不如預想的結果。失落,是一個你好想要得到,但卻得不到的心情。失落,其實伴隨著挫折的情緒,有時也伴隨著自責,認為是不是自己不夠好。

  人都會經歷失落,有時失落的情緒很明顯可以感受的到,然而有時你並不知道自己怎麼了,說不上來,就是悶悶的,也許正是失落的情緒悄悄爬上心頭。
  一個比賽輸了,一個考試不理想,一段關係破裂了,一位重要的親人或一隻寵物過世了,一個案子沒談成,一次溝通失敗了,一次流產……這些都是失落,端看你在乎的程度,在心理烙下不同深度的傷痕。

  有時,當下失落的經驗,是會勾起過往的失落經驗的,就像拉扯一顆粽子一般,也會勾出整把的粽子。有時,你可能以為自己過去的傷都好了,沒想到失落的情緒,會在不知不覺間又跑出來一下。這也是為什麼情傷或親人過世的傷這麼難療癒,因為失落情緒,不僅是這次的事件,不僅只是一個情緒,同時伴隨著多個事件與情緒。

  請不要對一個失戀的人或是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說:下一個會更好。因為曾經的美好如此真實,所以失落也是如此真實。「下一個會更好」的人生大道理並不足以撫平內心的傷痛。正因為曾經這麼地努力與在乎,所以才會這麼痛。
  也請不要誤會,以為人喜歡沉溺於失落、悲傷的情緒中,有時只是因為一時之間太痛了,痛到讓我們忘了怎麼好起來。失落,需要陪伴,需要理解,需要被聽見,被看見,需要一些時間痊癒。
  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正在失落的情緒中,請允許眼淚掉下來,允許心情可能起起伏伏,允許不完美,允許更多的心情與感受出來,允許時間繼續前進,也允許尋求專業心理治療的協助。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心理師看電影】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心理師看電影】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文/王思涵 臨床心理師
#多圖無雷好讀版http://0rz.tw/yx445

這部片中文翻譯是最終審判,但心理師覺得韓國本來的命名是更符合這部片的概念的,韓國原名「與神同行:因與緣」(신과함께-인과 연)。
同名系列的電影中,內容主要有三個部分,其一是透過不同地獄的介紹,引導每個觀眾去思索自己生命中的不足與遺憾,尤其是來不及說出的道歉,是最令人後悔莫及的事情,其二是探討親情(父子/母子)關係,無仇不成父子,有句話這樣說的,每對親子關係中,每個子女的出生,往往都不斷的挑戰著初為人父母的界線,也給予每個做為父母的人很多的學習,其三,則是對於人活每個社會文化大環境底下的苦,導演(作者)也試著用老人/弱勢在社會中的困境去反映現在大環境中的問題。

兩部影片中都有出現的這七層地獄包括「說謊」、「怠惰」、「不義」、「背叛」、「暴力」、「殺人」、「天倫」共七層,現代社會的壓力、社會環境、利益、親屬關係、價值觀,都有很多樣的變形,每到一層地獄,隨著主角的審判,彷彿也是提醒著每個人去思索自己生命過程中是否有藏在心中未被說出的痛苦,或是藏在心中過意不去的事情,這些事情,在電影中每個死者死後都會透過審判的方式去做一個終結,然後才有可能重新開始新的輪迴。

無論是第一部還是第二部,關於地獄審判做為一個生命的結束這件事情,也是讓靈魂獲得救贖的方式,從人的心理層面來說,某個秘密被揭穿,無論是被接受還是被處罰,甚至是被原諒被安慰,這個最終的儀式,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多數的人如果犯了過錯,或是受了委屈,無論是哪一種,若是沒被人看見,沒有得到一個結果,其實也不可能高枕無憂的度過一生,有些犯錯的人,當那個錯誤沒被看見,也沒勇氣或是機會承認,雖然也人會有躲過一次的僥倖,但也可能在午夜夢迴間不斷的糾纏自己,事後反而會用更多的錯誤來處罰自己的人生。有些委屈的人,則因為苦痛悶在心中,無法被聽見,無處可說,無人可依,孤獨絕望的鬱鬱而終。

親情的部分,第一部提到母子關係的議題,導演對整個敘事的處理來看相對煽動人心,情緒會隨著主角對於陽世間母親的遺憾與不捨所起伏。第二部則有趣的展現了不只一種父子/親子關係(以及兄弟關係),當中有競爭的,愧疚的,怨懟的,無私的,各種部分。這也是看完第二部的影片之後,跟臨床經驗很有共鳴的地方,當父母懷抱著一個不能說的心意將孩子養大的時候,某種程度上也讓孩子經驗到一種扭曲與創傷,隱微的發生著。

舉個很常見的例子,曾經有個孩子,來到我的面前時,話語中有著許多痛苦,他說,他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雖然爸媽也沒有評論過他,但他還是對自己有著過高的要求,經常因為表現與期待的落差,憂鬱自責,他不斷嘗試各種所謂認自己更有自信,更放過自己的方法,但是總是敵不過內心那股莫名的堅持。經過漫長的治療之後,他重新認識了成長過程中的自己,他對自己有很多的自責,因為自己出生之後,母親受了很多的辛苦,自己不是被期待出生的孩子,在他出生前幾年,父母經常因為家裡狀況不好,有各種爭執,甚至母親經常猜著父親是否外遇,後來幾年,父母關係相對平淡,長大之後的他,總是自覺成長在一般的家庭,找不到原因的他,更加自我攻擊,更加批判自己與這個社會環境的格格不入,更加痛苦於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後來他終於聽到內心的聲音,「這個家其實不需要我。」「我好想要被人需要。」治療的解法,不是單純的回去怪罪父母心中那些「不能說的秘密」,而是先在這裡慢下來,去聽見內心底層那個不能被聽見的聲音,才有機會完成與自己和解的儀式。或許地獄審判,也是一種與自己和解的儀式。

「永遠無法被重視的人原諒,亦是無間地獄。」

這部影片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成造神的一句話,「世上並沒有壞人,只有很壞的情況。」(나쁜 인간은 없다는 거, 나쁜 상황 있는 거지.)這件事情,對心理治療師來說,在心理治療中是很大的提醒,當個案在你面前訴說著各種痛苦與傷痛,通常真正造成後續創傷的,不是一個人造成的,造成的那個人甚至不一定是法定的壞人,無論是誰,傷害或衝突發生之後,接連著整個社會支持跟周遭的人也參與著後續心理感受的共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像心理師常說的,當一個人感覺到痛苦的時候,你是跟他說,想開一點,還是對他的苦痛願意多一點的理解跟尊重,通常看文章的人都會回應,不需要叫他想開一些,但卻總是不自覺的在生活中脫口而出。太多人會建議你對生活妥協,卻錯過了一次又一次打開新世界的機會。回到這句話「世上並沒有壞人,只有很壞的情況。」有些親子或伴侶間的愛恨糾結,分開來看,雙方都不是壞人,各有考量,各有好意,也有許多當時時空背景下的無可奈何,一個太嚴峻的環境,再加上太多社會賦予的理所當然,失去了很多和解與對話的機會。

就像有些治療個案,談論多次的母子/女議題之後,那個他/她會在治療室中無奈又感慨的說「我知道媽媽她也想當個好媽媽,可是她也沒有體會過一個好媽媽是什麼。」

與神同行2或許不像第一部那樣情緒強烈,賺人熱淚,但其實慢慢跟隨情節的推進,去感受抓鬼三人組(陰間使者)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感受雖然導演用力不多但畫龍點睛的社會問題,整體來說還是值得慢下心情來跟著劇情層層推進去看去感受的。推薦給想要找自己的你,也推薦給跟爸爸這個身份有些情感糾結的你。

#與神同行 #最終審判
#心理師看電影

//更多資訊//
▎月球上的心理師部落格
http://psychologistmoon.pixnet.net/blog

▎月球上的心理師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Moon/

▎月球上的心理師IG
www.instagram.com/darkmoon.tw/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今晚的月色真美】愛情中你錯失的那些


【今晚的月色真美】愛情中你錯失的那些
文 #葉秉憲 #臨床心理師

#每天回家老婆都在裝死 #親密關係 #愛情 #家人

愛情到了一段時間後,長時間的相處,在同居或婚姻的關係中,常常變得有許多事情需要忍耐,需要思考。『愛』變得不再簡單、直覺,反而在種種生活與工作的忙碌之中,變成了拖累和負擔。需要額外耗費心思來經營,需要找尋新的方法來處理不斷浮現的『問題』。

大多數的情人們,總是直覺地認為,應該要好好把話講清楚,用理性的方式分析問題並解決。但這樣的方式,對於正在情緒壓力的兩人來說是很辛苦的,很容易在話語往來之中感覺到受傷與挫折。經過一天一天的累積,關係裡『不甘願』增生,同住一個屋簷下變得費力,總在衡量什麼該說,什麼不該。

在電影裡面,『裝死』是一個想要努力維持關係的方式,但看在老公眼裡,卻越來越令人煩躁,不可理解。然後,就強硬地想要跟老婆把事情說清楚,想要把這些令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弄懂。但每個人,每個關係之中,都有許多難以說清楚的話,『開不了口』、『不習慣說』、『自己也還搞不清楚』都是親密關係中,常見的狀況。若是努力想要用行動來表示,卻又落得不被看見(懂)的下場,成了反效果。

其實,在關係之中,把問題說清楚講明白只是一種方式。『裝死』這部電影正是在告訴我們,問題是什麼,怎麼說,不見得重要,更重要的是你看待對方的眼光。當你足夠相信你們之間的愛情或關係穩固,有足夠的安全感,你會知道對方所做的種種並不是想要傷害你,或是找你麻煩。反而你能夠用愛的眼光來欣賞對方所做的每一件事,就算你再不認同他的做法,你也能感受到對方的努力跟善意,甚至進而欣賞對方的脫序演出。

這麼說來,當你身陷感情的困頓之中,或許你可以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為什麼會無法接受對方的行為?自己為什麼會把對方看作是惡意的?很多時候,這是源自心中的不安全感在作祟,認為對方不再那麼愛自己,對自己有很多挑剔。要斷絕這樣的想法和感受非常不容易,這常常根植於一路以來的成長經驗,但要維繫一段關係,請不要輕易的把這些不爽快怪罪於對方,反倒是回過頭來找尋方法安頓自己的心。然後,你會發覺『愛』重新浮現。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創作 需要面對自己是平凡人的勇氣】

 





小城,從小常常在寫作文、暑假日記、大學推徵資料、科目報告、研究所論文、工作報告之前,有一段名為展現多元才藝的逃避時光(玩線上遊戲衝破關、打掃家裡、做中西糕點、看無關的書等),有時只想躲進那舒適的被窩,蓋住頭什麼都不想做,因此常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拖延症,或是其他病症。
也許你跟小城有類似的情況,每次打開電腦或拿起筆要創作時,沒寫幾個字就分心去做其他事情,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怎麼會這樣,不過,若把分心之前的心理,使用慢動作真誠地細看,或許,可以聽到很多內在語言攪擾:「我都寫不出來」、「我怎麼一點想法都沒有?」、「我一點創意都沒有」、「我怎麼寫得這麼糟?」、「我寫這樣可以交嗎?」等(這些可能來自父母、老師、同學、自己的話,探索後才會知道),或者想像別人都很厲害如天才,「那個誰誰誰寫得那麼好」…(可能真的有天才,但佔比十分少,但天才也需要努力),這些內在的爭吵就足以讓自己只寫隻字片語就想「逃離」生產。
假若不產出內容,至少不用證實自己很平凡、寫得糟、沒有創意,但對一定得交的報告就會出現拖延到最後才產出,交出後坐立難安,內心害怕聽到同學、老師或主管說出跟自己內在語言相同的話(有些人聽到還會生氣,因為覺得自己已經罵自己了,這是另一個心理機制),有些人甚至是無法繳交,用電腦壞了、我有寄出只是忘記附檔案等理由拖延,還有人是失聯(不讀不回)。
創作,本來就是一趟面對自己的旅程,而且要面對內在「全能自大感」的破碎,「全能自大感」是我們會渴望與想像自己像神、天才一樣厲害,可以有如天降甘霖般,源源不絕的創意與創作,所以當意識到現實裡,做不出自己所幻想的理想程度,就倉皇地逃離現場,投奔上述的多元才藝時光、躲進被窩等,有時創作更需要忍受孤獨,如果喜歡依賴、依附別人,也很容易在創作的初始就棄械投降,當然還有其他因人而異的原因。
願意正視自己是平凡人是需要勇氣,可以透過與心理師談話慢慢修通,也可試著這麼做,在你創作之前,意識到自己想要開始做逃開的行為時,先停下來,想一想或寫下來你沒辦法立刻創作的心情感受,直接拿張紙亂寫,亂畫不用有固定形式,等到那一團亂的東西消化掉一些時,再開始做你真正必須的創作,而在創作的過程中,每當遇到那些擾人內心話想停下來時,善用語言的力量—例如,持續告訴自己「先求有,再求好」、「即使我是平凡人,我也有創作的權利」等,若真的受不了想要停下來,可跟自己說「我先休息一下」(這跟上述無意識逃避不同),可以做運動或勞動身體的工作,讓身體和腦袋休息,慢慢陪伴自己度過那些難以忍受的過程,透過一次次且來來回回面對平凡、忍受平凡,可能就有機會跨越平凡,累積產出作品的量與質。
金泰梨獲得韓國百想藝術大賞第五十八屆電視部門最佳女主角獎,她得獎的感言是使用20多歲寫下的文章內容,我想舉這例子的用意是每當你寫下文字與文章時,你也在累積與豐厚自己的生命,不知道什麼時候再看到時又被激勵一次,她說「學習這件事不會有誰來幫你忙,而是我自己要去偷來變自己的」,如果我們能力真的還不夠,也不知道從何開始,不如就先向有創作經驗的人學習,例如,#黃大米 像里長伯般呈現各式各樣的生活題材(如果想要對性話題減敏感,可以看她深夜開車),幽默風趣的文筆及海納分享粉絲們的作品,#德州媽媽沒有崩潰 則是透過書寫文字拯救自己,閱讀她的文字,常在不知不覺中讀完而不會覺得字很多,字裡行間流露出幽默與她自己的人生智慧,或者你喜歡閱讀村上春樹、#張曼娟 的作品,若是你喜歡精神分析相關文章,可以看 #蔡榮裕 醫師的粉絲專頁,蔡醫師理論扎實且能擴展閱讀者多方角度思考,你可以選擇想要學習的作品,持續的做中學,增加實際創作的能力,但記得要走出自己的風格。
創作真的需要勇氣—面對自己是平凡人的勇氣~~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熱心的網友也可以是鍵盤心理師嗎?心理師的六個必備隱藏能力】


【熱心的網友也可以是鍵盤心理師嗎?心理師的六個必備隱藏能力】



在網路上各個社交平台上,出現了許多關於心理諮商或是情緒抒發的互助社群。在這些社群裡,有些朋友會書寫一些自己對於生活的反思,或是正在面臨的壓力及痛苦。但同時,其中也有一些朋友,以自身的經歷和故事鼓勵正在受苦的網友們,建立起一個正向的網路支持。但這樣方式,是真的可以取代專業心理諮商或治療,得到一樣的效果嗎?
『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
『是不是所有朋友都喜歡把自己的心事告訴你?』
『你應該也很樂於幫助朋友們吧?』
樂於且擅於聆聽的人,時常變成朋友的 #情緒垃圾桶。常常有人就會因此覺得,自己 (可以/ 應該/ 想要)當心理師。但大家真的知道心理師應該具備有哪些能力嗎?或是在漫長的訓練過程當中,我們都在做些什麼?看完這篇文章,你可以更瞭解怎麼 #使用心理師,也可以好好考慮心理師這個職業是不是你真的想要的。
心理師也是需要一些生物醫學相關知識的。有些時候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像是偏頭痛、暈眩等;反過來說,身體的疾病也可能影響心理狀態,像是神經退化、慢性疾病壓力等。心理師必須對於身體和心理的交互作用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我們才有能力去注意和判別,在會談室裡討論的壓力和困擾,是不是與一些生理症狀有關係?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意識到這些,沒有辦法進一步提醒個案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我們就很難讓個案真正得到 #全人的照顧,也就是沒有辦法真正的感覺到由內而外的舒服。
常常人有問心理師『那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心理師們的確是可以比一般人更快聽懂人們隱藏的想法,但這件事情不是基於什麼 #讀心術魔法,而是在訓練過程中,我們很注重 #行為觀察。在人際互動時,有許多細微的動作變化不斷發生,心理師的專業訓練,有很大部分在訓練捕捉這些細節。當我們抓到這些細節,結合上談話內容,我們就可以基於所學的理論知識提出一些假設。然後一步一步驗證,一步一步更靠近對方的內在狀態。
每個人都只有一次人生,我們自己所處的文化脈絡和社會經濟位階也大多是出生時就注定好的。當我們在試圖靠近一個與我們不同文化的人時,一定會產生 #認識誤差,我們有時可以盡力學習不同文化,但有時的確會存在很大的鴻溝。心理師的敏感度,不能完全解決文化差異,但足以讓我們辨認出兩人之間的文化議題。我們可以選擇為對方推薦一個更適合他的心理師,也能夠讓他知道,雖然有我們的理解會有限制,但我們會慢慢地聽。這種 #努力了解的過程,本身也可以是一段很美好療癒的關係。
學術論文、衛教文章、演講和各種發表研習,是成為心理師和日後執業或多或少都需要面對的工作。但寫作能力代表的,其實是一個人的 #表達能力。心理師是一個和人工作的職業,也就是不斷地和人溝通。儘管學習過程中,理論學習是必要的部份,但心理師若是無法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和人建立關係,就會在其中遭遇許多挫折。另外,學會反思自己在治療工作中的體悟和感受,甚至書寫整理,也是我們能更靠近心靈的重要能力。
每個心理師都有自己的地雷,面對不同的來訪者時,都可能一不小心就觸及我們自己無法接受的想法或行為。當這樣的反彈在工作中發生,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挑戰或教育對方,而是反過頭來問自己『#我為什麼反應這麼大?』我常常戲稱這樣的反思歷程是一個 #除雷工作。為了讓我們能夠真正聽懂對方的感受和經歷,我們必須一而再再而三的屏除自己的道德限制,才能夠真正聽懂另一個人的痛苦。但這也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改變,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限制,也能時時提醒自己保持覺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絕大部分的痛苦都像是一個 #迴圈。同樣的想法不斷的在相似的處境下發生,或是自己越努力想就越覺得想不通,好像困在一個無法停止的迴圈當中。#迴圈本身就是痛苦的。這時候,幽默感是讓我們有機會暫時跳脫循環的能力。我們不見得要誇張的搞笑,但也不是永遠都要很悲淒的和來訪者困在一起。在適當的理解和安全的關係當中,我們要適時跳出痛苦的迴圈,提出一個嶄新的觀點,那就可能是改變的開始。
心理師這份工作,其實很神奇。要先學過很多東西,經歷很漫長的訓練。但在真正進行治療工作時,又要把一切所學拋諸腦後,才能夠真正看見眼前的人真實的樣貌。並不是知識無用,只要真實就好。而是要有能力去看見每一個小細節,並且在靜下來後仔細思考,明白自己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回到自身的生命歷程,也需要許多知識背景的訓練。#很難 #我們永遠都在路途中
如果你想要找一個心理師陪你面對人生的難題,藉由以上的理解,你有什麼想法了嗎?我自己覺得這個過程裡,最重要的還是學習把自己的武裝卸下,讓心理師體會和看見真正的自己。如果你夠信任這個心理師的專業與善良,就把那些你覺得很困難的問題交給他,#讓他來陪你一起煩惱,看看這些困擾你很久的事情。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