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道德的艱難-對「歧視」的反思

    在人生的試煉中,不在於「道德」是對或錯,而是在深刻體認「道德」、「情境」、跟「自身反應」的複雜關係,在困境中展現對自身與他人的憐憫與同理,且在思肘、判斷跟採取行動的過程中,對過程中產生程度不一的焦慮跟猶豫。這樣的「艱難」的狀態,才是道德的體現。
    在「道德的艱難」中,重點不在於立即反應對錯跟採取行動,而是明瞭「道德」的「有限性」。因為是非對錯,都在很主觀的判斷下做出取捨。然而在取捨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盲點跟偏誤。這是道德的盲勇,也許滿足了成為「英雄」的人格面具,錯殺了內心的「惡龍」,最後,勇者只是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只是活在唯我獨尊的世界。
    承認「道德的有限性」,就像承認自己的有限性,也有機會面對自身陰影與情結,並看見個體與文化情結交錯的共業狀態。無論客觀與主觀建構出來的「善惡」,都只是「執著」。人們執著於自己想看見的表象,錯失經驗「道德的艱難」的機會,也失去辨識「同時性」的機緣。結果,打著道德的旗幟,卻是走回道德淪喪的窘境。
    在貼別人標籤前,先看看自己拿著標籤的手,也許才能發現,自己才是創造「善惡」的那個人,我們才是那隻需要自我馴服的惡龍。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