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一例一休加班合理化,家庭功能又會如何?】

【一例一休加班合理化,家庭功能又會如何?】
文/張巍鐘 臨床心理師

制度彈性與多樣是好的,但「加班合理化」的理由若是必須加班才能養家,這不難看出政府捨低薪問題不解決,而開放加班彈性。取捨之間,將會付出更難維繫家庭功能的代價。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這是許多人曾經讀過甚至背過的課文,文內將父親塑造成為了家庭,工作不辭艱辛危險的角色。文學作品可能反映出當時社會或是國家對父母的期待,而當台灣從過去男主外、女主內,成為雙薪家庭,若再寫類似的課文,就會變成許多孩子在安親班等待父母,想著「為什麼爸媽還不來接我回家?


由國家制定的國小課文,當然反映出國家對於家庭的價值觀。近來,一例一休再調整也能看出國家許多價值觀。
國際經濟對許多人是很複雜課題,制度如何調整自然不簡單,而制度彈性與多樣是好的,但是,「加班合理化」的理由若是必須加班才能養家,這不難看出政府在勞資之間的取捨,而這取捨之間所付出的代價可能超出單純的金錢。因為「人就是需要休息」,勞工的健康就是最直接代價之一;另一個代價可能就是雙親都忙於工作,孩童成長缺乏重要支持。

每當發生重大社會事件發生,從專家學者到一般民眾都知道家庭功能的重要性,希望「政府正視家庭重要性」,但這口號往往在沒有社會事件的時候就收起來,等到下次重大事件又再度發生,政府繼續跟著喊喊口號,似乎就沒事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在一般孩童的心理發展過程,母親因為懷孕與哺乳,是幼兒認識的第一個自己人與「另一個人」,與母親互動模式就為孩童未來人際發展開啟了第一步。然而,從與「母親」一人互動到與世界互動差異仍大,這時候「父親」就扮演了重要的中間人,與母親的互動之外,父親的模式讓孩子見識到不同的人際模式,帶著這兩種模式跟著第三、第四人互動,漸漸地透過互動來認識世界也發展自我

若仔細了解每個社會事件背後,當事人如何看待自己與世界(他人),不難看出家庭互動的問題。有時候一家人都是「好人」,但互動少了真實的情感交流、尊重彼此界線,或不知該如何完整呈現對彼此的關心,有些人能突破環境維持身心穩定,但也有些人就在環境限制下發展偏差思維。
如何良好互動是需要學習的,然而要學習必須要有「時間」與「機會」。當父母必須加班,孩童被迫要自己成長,「加班」賺到的錢到底要賠上什麼?

經濟政策考量自然是以國家經濟發展為主,但不該忽略家庭功能,一家人是否「至少」有相同的休息時間可以聚在一起?政府如何把關,不讓加班變成常態也相當重要。
然而,當執政黨宣告「勞工永遠是心中最軟的一塊」時,閣揆又說國際級企業該加薪之餘,政府其實該好好反省各級政府「派遣人力資源」的問題,政府把工作發包給公司,就有許多在政府下面工作的人,在同個工作年復一年的工作,幸運的薪資穩定,不幸運的薪資就看新接手的公司要給多少——不論幸不幸運,這些在政府下面工作的人永遠沒有年假。

執政黨心裡最軟的勞工是否有包括勞工的家人?還有政府外包出去的勞工?國際級公司該加薪,那台灣政府是否具有國際級資格?

「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是很寫實的描述,但政府也必須思考每個政策背後的理念是什麼,尤其喊「少子化是國家危機」的政府,到底在政策背後如何思考家庭?難道養孩子是給錢就好?

聖經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勞資政策訂定過程,國家除了經濟是否有思考長遠的價值是什麼?國家是否只會呼籲別人卻不知檢討自己?國家政策又如何鼓勵家庭的穩定?

文章: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rationalize-overtime-damage-family-function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