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關於心理師這件事】

 

【關於心理師這件事】



關於心理師這件事,我有些想談談的部分。
心理師這個身分,或者是心理治療師這個身分,其實有很多微妙的事情在裡面。通常在治療室內,我們不會說太多自己的看法跟觀點,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識,而是對做為心理治療助人工作者來說,給予對方更多空間去訴說與傾聽,這樣的彈性是心理治療中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說,這個彈性更像是一種必備的基本條件。所有的心理師訓練裡面,相信都會教導心理師/準心理師們,盡可能不因為自己的任何宗教、政治傾向與價值觀,去拒絕甚至是批評眼前的個案。
從這段時間以來的各種議題,過動兒的議題,經濟議題、年金議題、政治議題、世代議題,乃至於最近熱門的婚姻平權、性平教育的問題。只要來到了治療室,心理師都需要放下個人全部成見去傾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聽到表面批評原因底下的各種焦慮不安。因為越是不被理解的人,越是受傳統價值觀綁架,就越焦慮,越難以聽見別人的需求,也越難給出尊重。
曾經有一段時間,過動、自閉、亞斯或智能不足的孩子不被社會所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演進,大家對於這些弱勢不被理解的孩子,給出更多的空間與彈性,才讓很多受苦於傳統單一教育體制下的孩子能得到更適切的教育與資源。
如果沒有這一路以來大家一起開展的空間跟了解,現在的一切都不會是如此。但時至今日,無論是特教領域,教育學界,還是心理學的領域,都還在持續的前進,去看見更多受苦的孩子。
受苦的人,無論是站在一個觀點的哪一邊,都無損於他是一個受苦的人,而心理師所做的,就是去接應那個受苦的人,來到自己的面前,獲得溫柔的照顧,給出足夠的空間,理解底下的不安與傷痛,然後陪伴著眼前的你,在疲倦時休息,在養足力量之後,一起往前走。
在專業心理學的訓練之下,已經明確教育了個案資料不外洩的基本倫理,這跟開放出個有彈性的空間一樣重要,除此之外,無論在治療室內外,心理師作為一種國家與社會認可的專業身分,對於重要的社會議題雖然不見得能有重大影響,但展現心理師應有的態度,對於來到我們眼前的人來說,無比的重要,對於還沒來到眼前的你,也一樣重要。
包括最近的婚姻平權議題與性別平等教育,這都是同一件事情,如果婚姻與教育是基本人權,那麼所有人都應該擁有這種人權,被剝奪了許久,不代表就不應該擁有。
就算不談人權,這個議題裡面還藏著許許多多的人命,在台灣,在華人社會,多少因性別氣質差異而被霸凌受創的生命,甚至自幼就受到內外不一致的差異所苦,最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心理師其實是醫療業,醫療做的就該是救命的事情。」
心理師的教育裡面,對於所有人生命的苦處應當有更多的理解,無論甚麼因何受苦之人,都會追求有一段好的關係,好的友伴,甚至是一段可以期待的感情關係,希望有激情、熱情與承諾,希望有終生廝守的伴侶。
「現在的醫學,教育,所傳達出的就是,生而為人,都會有作為人的需求,喜怒哀樂,與困擾,當然也需要一樣包容且尊重的環境。」
當教育的知識與其他價值觀相衝突時,誰輕誰重,只能留給個人去回應了。
對於任何被剝削的弱勢族群來說,除了恢復給予平等的權益之外,告訴他們她們並不孤單,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而這件事,也是很多助人工作者正在努力的事情。
//更多資訊//
▎月球上的心理師部落格
▎月球上的心理師粉絲專頁
▎月球上的心理師IG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