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心理困擾除了基因遺傳,還有文化遺傳

心理的困擾,除了基因的遺傳,亦常伴隨著家族文化的遺傳,如何體悟代代相傳的枷鎖,才能打破家族的禁錮,迎向新的人生。

推開精神科診所大門,前來求診的病友,常常抱怨心情或身體的不適,無論焦慮、煩躁、情緒不穩、失眠、莫名的酸痛等等,跑遍各家醫療院所,作過不同的檢查,吃過各式各樣的藥物,但仍有說不上來的感受,困擾不已。

精神科的診間裡,除了基本的硬體設備,還有陪伴病友的精神科醫師。在短短的時間內,醫師仔細地聆聽病友的心情,像是進行一場神聖的生命巡禮,而這個生命的回溯,常常會回到最初的原生家庭,瞭解每個人潛藏已久的心疼與不捨。有的人從小失去父母或是單親,孤單地面對生命的挑戰;有的人曾被父母忽略,很早就必須當起了小大人,忽略自己情緒需求,沒有享受過當小孩的安全感;有的人從小受到父母責難或打罵,對於自身表現總有不確定的自卑感;有的人則經常眼見父母爭吵打鬧,內心充滿矛盾的對立與不安,與無來由的自責。

這些兒時回憶,像重複回繞的夢魘,總在壓抑多年之後,重現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之中。有的人在親密關係中不斷地受挫,無意識地希望另一半能夠滿足兒時內心的缺憾,例如希望另一半扮演生命中缺席的父母、或是細心呵護與鼓勵的父母、有時又會激怒另一半,重現兒時家庭內的爭吵,期待另一半有高EQ,能夠平復自己內心的不安與恐懼。通常這樣無意識地將兒時夢魘重現當下的人際互動或是親密關係中,常常導致關係的不穩定與決裂,而病友也再次遭受兒時的創傷,反覆輪迴。

每當回溯至此,身為精神科醫師,除了聆聽言語之後的情緒,也不免感嘆生命造化與無常。常常我會這樣解釋給來診的病友理解:我們知道,許多疾病都有一部分導因於遺傳,但是除了生理上的基因遺傳,常常被遺忘或是忽略的,是心理上家族文化或氣氛的遺傳。父母是小孩最原始的世界,父母與小孩的互動經驗,成為小孩理解與探索世界的基礎。倘若小孩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足夠好的撫育與滋養,所有的缺憾與苦痛,都會在小孩往後的人生中,成為終生追求與渴望的執著。

在看診過程中,我分享這些是想讓病友們知道,生命總有缺憾,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承擔的,但是因為機緣,總有人會碰到這些考驗。同時也讓他們瞭解,對於生命無奈,我們常常無法抗拒,就像面對父母的表現與影響,也不是小時候的他們能夠改變的。甚至,常常他們的父母,也是從小受到他們祖父母的影響,一代傳著一代。我通常會反問病友,如果你有小孩,你還希望把這樣的文化遺傳,傳給你的下一代嗎?答案通常是否定的,此時也提醒了病友,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做決定,要不要將上一代的恩怨與文化,透過他們這一代,影響到下一代,如此代代相傳的枷鎖,只有他們自己能夠決定要不要打破。

回到了診間的當下,我敲打著鍵盤,一方面說明開立了哪些藥物,包括藥物可能有的作用與副作用,另一方面也跟病友強調,針對上述情況,藥物通常只是治標不治本,藥物只能協助紓緩情緒的起伏,但真正能夠解決每個人內心的困惑,還是得藉由自身的理解與修通,除了可以進一步接受適當的心理治療,接觸適當的休閒活動或是宗教信仰,也能在生命的旅程中,帶來不同的啟發與看見。屆時,對於生命中的缺憾,也許又有新的體悟。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