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斷層與傳承

畢業後第一份心理師工作就是在花蓮玉里,在來東部之前的經驗,是在台南市的實習。在實習時,經常看到家長帶著小朋友就診,但在玉里的經驗卻是社工或是老師帶孩子就診,臨床心理師要取得孩童相關生活資訊就更加困難了。

後來很快就發現,表面上東部學生語言發展相較於西部似乎較慢,但光靠測驗無法明確瞭解孩子這在學科以外的表現。因莫拉克關係,我到台東大武輔導小朋友。常有低年級的小朋友說家裡只有vuvu跟自己,vuvu在大雨中仍要出門,讓孩子很擔心。而當時的我還不曉得vuvu是稱呼長輩之意,只能傻傻地問,被孩子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看待。

有些小朋友有很好的母語能力可以跟長輩溝通,在隔代教養中顯得十分重要。但也有許多小朋友沒有足夠語言溝通能力,我曾輔導過一些國高中生,語言的隔閡常常讓這些少年困擾,學生認為阿公與阿嬤聽不懂,久了就不怎麼想講。

蘇聯心理學家Vygotsky的鷹架理論提到兒童透過與成人的互動來學習,從幼童比手劃腳嘎嘎學語的跟家長聊天,到孩童遊玩不時要回來看看家長,與照顧者的互動極其重要,其中語言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隔代教養中,非國語家庭是常見的,雖然國中、小已經開始教導母語,但是要逆轉過去校園禁母語的影響似乎還不夠,台灣以往政策的影響甚至曾讓許多人認為講母語很丟臉,也造成母語傳承出現斷層。因與漢族語系完全不同,原住民受語言斷層的影響更為重大。

少了與照顧者的互動,許多孩子只能模仿電視劇或不同的電影情節,包括感情觀、處理人際衝突的方式。也有許多年輕父母還沒準備好就當父母了。東部許多教育人員最辛苦之處,就是要代理父母職,除了教導知識,更要照顧學生的生活起居,甚至像是衛生習慣都成為老師的工作內容,加深老師的負擔。心理師在學校體系透過輔導,可擔起部分引導孩子成長的角色。

東部,或是各地偏鄉都有獨特性。然而,政府制定政策時常只以中央思維為主,卻不顧偏鄉問題的獨特性。如輔導人力以班級數或學校數訂定,但忽略花東人口不如西部密集,許多學校一個年級只有一班,甚至有時一個年級只有一人,照班級數這些學校就無法獲得輔導人力。

若以學校數去看,花東學校分佈較廣,交通不便與佔地較大所造成時間成本,多元文化與家庭結構更是獨特。教育政策漸漸重視輔導是好事,若可以更貼近不同地方的獨特性就更好了。

 2012/6/18發表於立報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