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教育與社會—國家的教育政策高度

教育就是投資國家未來  

我們如何對待「教育」,幾年後社會就會如何回應我們。社會現象往往是反映出過去教育的態度。以早期威權時代為例,若有人有不同意見就必須面對危險,所以大部份人選擇沈默,或是不再去思考,不去「多管閒事」,只專心應付各種「考試」,在學校裡學生同樣受到威權教育,學校給什麼就記什麼,不去思考,只要想辦法在考試上得高分。帶著同樣思維,到了不同的工作,不去思考自己行為對他人影響,只管通過「考試」得高分。當有爭執時就以威權的方式處理,看看誰比較大聲。台灣雖然實行民主化,教育體系也開始有了些改變,然而教育過於輕視人文,尤其對於歷史或是土地不重視,成長過程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或是先人的功績一無所知,思考問題時往往就缺乏脈絡,在台灣社會不難看見缺乏邏輯思考,自然也無法在許多資訊中做出關鍵判斷,意見不同時無法溝通,只是要比看誰比較有威權。 

 從政治抹黑再到企業賺黑心錢,我們常常看到「成功」人士如何「不擇手段」與「不計代價」,除了犧牲他人成就自己,不把臺灣當家的態度,完全忽略自己行為對國家未來的影響。對於這些成功人士缺乏長遠觀點,其實在教育體系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政府是否重視國家的未來其實在教育就能看得出來,多年來的教改態度與方向不對,自然無法帶來正向的改變。我們若要學生只為了考試不斷努力,忽略成長身心與人際的調適,學生長大了成為官員與商人努力只在乎利益,也不讓人意外。 

學生長大變成商人,把法規當考試方式,把金錢當分數,想盡辦法通過考試來得高分。官員把「不出錯」當作考試,以升遷當作分數,不斷地避免責任來換取升遷。政客把選舉當作考試,把利益當作分數,選舉前後態度轉變,只為了讓自己繼續獲利。然而,常有政客還把畢業證書視為「不禮貌許可證」,總是要求學生要有禮貌,自己行為則令人不齒,說一套做一套的方式成為教育最糟的身教。 

國家穩定進步與教育有直接的關係,而教育改革態度與方向錯誤,最終還是學生受苦,更是影響到國家發展。就態度、對象,與社會目的來評估台灣現行教育的狀況,不難發現台灣教育的問題真的很令人擔心。

漫不經心的態度  

若檢視政府對教育的態度,不難發現政府在給予資源或是保護學生方面皆不用心。若留意教育部給地方教育局處的經費,不難發現經費時常延遲發下來,加上臺灣政府運作以年度方式運作,所有經費必須在該年年底結束,然而教育運作卻是學年度,地方教育單位常常在領到補助時就是核銷結清的時候。經費給地方政府拖拖拉拉,不能讓地方教育單位更有規劃的運用,這對較貧窮的縣市造成困擾,對有心的教育人員更是綁手綁腳。

在保護學生方面,2011年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發生了大規模的性侵案件,當時失職的人員在監察院彈劾之後送往公懲會,最後只被不痛不癢的處罰,每個月大概從本來的高薪再扣掉一千多元的薪資而已,反觀認真執行性評的承辦人員卻飽受內部打壓。做錯事的人只被形式上的輕微處罰,而認真關心學生的教育人員卻被打壓。不禁要問,教育是否該保護學生?還是保護愧對教育職責的人員?學生關係到國家未來發展,給予資源的時候拖拖拉拉,保護的時候又淪為形式,這樣的態度如何寄望教育體制能夠改善?當政府把教育放在首要,願意把學生健全發展放在第一位時,資源自然就會到位,方向對了社會就會改變。 

請把學生當人來教育  

教育改革的方向必須先了解教育的對象與教育的目標為何。教育的對象是人,雖然有時會拿電腦或是機器比擬學習歷程,但是,人不是電腦更不是機器。電腦有慣用的語言,只要輸入語法就能讓電腦立即有特定反應,但是人需要時間吸收與消化知識。機器可以大量製造,但是每一個人其實都有其獨特性,我們無法只用一種方法就強迫所有人學習。每個人除了學習方式不同,還需要不同的時間來沈澱所學到的內容。不論是特質、能力、知識、技術,或是任何的學習應該都配合孩童的身心發展適時的給予,過程應是循序漸進,而不是期待學生在拿畢業證書當下就學會這一切。

教育受限於孩童身心的成長,心態沒改,教改淪為形式,教育歷經幾次改革,似乎每次改革只是造成師生的困擾,對於教育沒有明顯建樹,當然教育除了傳授知識以外,更是應該拓展學生視野,對國家發展有長遠的影響,要求立即改變是難的,然而教育是國家徹底進步很重要的動力。幾次教改常常都侷限在形式上的改變,像是建構式數學強調數學學習方式,或是現在的多元入學要求學生要有知識以外的成長。然而,核心都是把學生當電腦或是機器,以為單純「改變輸入」就能改變學生,而忽略本質仍是「透過考試來競爭」,就連鼓勵孩童多元發展都能變成新的「考試」。 

「教改」與其不斷以方式來教育,不如先把學生當作一個人來看待,一個人需要「德、智、體、群、美」,不如就落實這些理念,而不是口頭說說,又以為「智」只是不斷的把知識塞入學生腦海,其他項目應有更高的比例。此外,人的成長需要多元發展,只是多元發展絕對不該是被教育制度所規定的,當教育的態度不正確,不但是剝奪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更是讓各種教育改革都成為變項的考試。教育應該給予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機會自主發展。 

因為是人,人就需要適時「動」與「靜」,不論從中醫的陰陽,或是西醫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動與靜都很重要,且有互補的作用。不過,留意目前教育制度,不難發現台灣制度重視理工高於人文,重知識記憶高於其他發展,忽略人需要完整的學習。其實適當的運動更有助學習效率,然而隨著年紀增長,體育課的時間逐漸被縮短,甚至常常體育課被「借走」,同時又讓孩童從小就要長時間在學校「學習」,忽略消化與沈澱所吸收的知識需要時間。現行教育讓孩童早早就體驗「加班」,犧牲掉休息時間,常常犧牲對身心都極有療癒的睡眠,若在國、高中教室走過,不難看見有許多學生早早到學校只是為了「補眠」,人的「動」與「靜」都被剝奪了,卻又要求學生不斷地讀書,效率可想而知,讓學生長時間在學校最多只是讓學生提早體驗過勞的台灣工作環境。 

我們希望學生長大成為怎麼樣的人? 

對象是人,就應該思考人的需要是什麼,每個人的優勢能力或是需求都不同,教育應配合孩童身心發展,循序漸進的引導孩童。教育無法只用一套方法讓所有人都能學習,尤其人是會成長的,所以在每個階段的需求其實都不同,最好的方法是人學會如何照顧自我需求,所以人在成長過程也要學會如何做抉擇,並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不該讓學生總是被迫接受「教育」。 

過長的「教育」時間除了影響學習,還影響到興趣培養與人際互動,當我們發現犯罪年輕化,青少年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時,我們必須思考國家教育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發展人際互動技巧,是否能讓他們空閒時間能花在正面的興趣上。教育對於犯罪預防的重要性極為重要,尤其是學校問題遠比社會問題更容易解決。對個人而言,良好的教育是增加思考能力,讓人更有能力面對生命的各種挑戰。 

在教育心理學兩位著名的權威學者PiagetVygotsky,對於教育或是學習各有不同的重點,Piaget認為在孩童認知發展有特定的歷程,教育應給予足夠的空間。而Vygotsky則強調孩童與成人的人際互動形成鷹架(scaffolding),教育者應該是在兒童發展歷程中提供適時的協助增進孩童的發展。兩個理論重點不同,但也可互補。不論如何,兩位權威都發現教育必須留意兒童的身心發展,自然不是把兒童當作電腦或是機器。 

在孩童進入教育體系之前,身心早就開始發展,而就心理發展來說,越年幼的人際互動其實越重要,而讓年幼的孩童其實最需要的是良好的人際互動,而與父母之間的連結更顯得重要,但是臺灣往往擔心孩童輸在起跑點,似乎忽略決勝負是在終點,很早就把這些孩子丟到幼稚園,其實是忽略幼童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父母與幼童的互動其實對父母或是幼童心理發展都有許多正面的影響,父母可以學習耐心、同理心,同時重新體驗生命中許多習以為常的驚喜,幼童能學習建立對人甚至世界的信任感,少了信任感學習能力就會受影響。以加拿大的教育體制為例,其實只有幼稚園大班,若想要中班就上課,父親或是母親有一人就必需陪同,反觀台灣除了小班還有幼幼班,但是贏在起跑點,卻輸在終點意義是什麼?學前的教育雖然不在正式教育體系中,但政府可透過社會政策讓孩童可以在最好的狀況進入教育體系。 

國家教育政策的責任

對國家而言,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要讓國家未來的國民成為如何的人。國家要思考未來國民要哪些特質與能力,在教育中就該製造出適當的環境,同時政府又要以身作則示範。假如我們期望未來國民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教育環境除了填鴨以外是否能給予空間讓孩子沈澱與休息?假如我們期望未來國民可以互助合作,教育環境中除了不斷競爭是否有共同成長的空間?當政治人物總是神化自己,妖魔化對手,不斷攻擊他人,我們又如何期待學生能夠關懷他人?我們若希望國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們是否有讓學生從小就有選擇的機會?知識的吸收只是「人」成長的一部份,若希望未來國人更成熟與負責,教育體系也必須更成熟與負責,在生命不同階段提供不同環境來滿足成長的需求。

把學生當人來看待代表現行的教育體制或是國家整體體制就必須有許多重大的改變。從一個嬰兒出生,政府如何預備這些人進入教育體系,進入教育體系後又給予適當的環境。像是新生兒出後,是否有足夠的社工師或是護理師協助家長提供完整照護與避免孩童因創傷而無法完整學習。對於新手父母是否又有足夠的支持讓他們可以選擇多陪伴成長中的孩童而不是被迫工作。教育體系內也該思考如何提供完整學習與喘息空間,除了知識學習以外也能顧及學生的身心成長。忽略學生是「人」又不看重「人」的需求,教育改革只是徒增困擾。任何教改的努力都會落空,而校園問題最終還是成為社會問題。 


若持續以眼前利益評估一切,讓政治人物持續思考自己政治利益,民眾最後還是失去選擇權,被迫接受政治結果,民眾「人」的需求也持續被忽略。顯然國家資源分配必須重新安排,國家需要檢視自身態度如何看待教育,釐清對於投資未來的態度。

2015/05/03發表於獨立評論@天下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2762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