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同理心還是同情心?

不知什麼時候「同理心」詞彙漸漸取代了「同情心」,雖然一般語言使用上沒有明顯差異,但是在輔導學理上就會區分。同情心顧名思義就是有同樣的「情」緒或心「情」,而同理心是「理」解在同樣或相似處境的情緒。更進一步以英文sympathy(同情心)empathy(同理心)區分,sympathysyn+path簡單來說就是帶著相同的感覺,而empathyen+path則是進入對方的感受。就輔導人員來說,避免陷入求助者相同情緒很重要,像是溺水時至少要有一人可以確保安全才能救另一人,兩人狀況一樣反而互相拖累。若求助的人容易焦慮不安,輔導的人不能跟著焦慮不安。所以輔導人員會盡量維持理智的瞭解求助者的內心世界,輔導的目標通常就是陪伴與改變,透過瞭解人的內心世界才有機會改變,改變通常就是改變環境,或是改變心態適應環境。

 臺灣近來天災人禍,每個事件都牽動了臺灣社會,更是考驗了長官與政治人物,也看出不同長官同情心與同理心之間的差異。當長官表達震怒或各種不滿情緒時,最多只能算是同情心的表現,若又加油添醋呼籲民重,可能就是政治考量了。一位有同理心的長官除了理解民眾情緒以外,也該思考要帶來哪種改變。面對無法改變的像是氣候變遷就應思索如何讓民眾適應環境,並將傷害降到最低,若需要遷移應先規化好安全適宜的地方。若是可以改變制度,政府也因應立即著手從源頭開始避免民眾再次受害。若以「同理心」來看現今台面上的政治人物,就連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問題也一併考量,不斷的要求檢討與進步,以行動代替無謂的宣示,這樣的政治人物似乎少之又少。或許是不會大聲疾呼的政治人物不容易被注意,或是民眾被藍、綠思維綁架太久了。

社會事件總是會讓人沉重,不論是兒虐或是15歲少年傷人,甚至課綱微調,在在都顯示臺灣不夠在乎兒童與教育。這些社會事件不像是天災無法避免,制度上總能找出預防的措施,然而一般的檢討都是在找人擔責任,而不是思考制度上如何調整。若是思考兒虐案件,就應知道第一線社工的感受,光是個案量就讓社工無法有效家訪,社工又如何能立即追蹤與反應?若是少年犯罪的現象,不禁要看教育部在孩童三級輔導方面出了哪些漏洞,教育過於重視知識吸收,忽略教育應顧及孩童的身心發展,輔導人員似乎可有可無。

臺灣許多問題是長期累積的,長時間輕看專業(課綱調整歷史竟沒有歷史學者參與),又常常把人當作機器。政治人物總是短視近利,想來想去都是選票。只是面對孩子,面對國家的未來,長官們的心態若沒有改變,我們只會見到更令人痛心的事件,民眾只好更多參與社會運動迫使政治人物改變。臺灣政黨已經進入選舉模式,藍與綠之間的角力又開始了,藍綠互相叫囂之餘,我們也該留意哪些政治人物能夠發揮同理心,讓社會福利制度更完善,而不光只是表達震怒或是責怪之前的政治人物。對於能發揮同理心的政治人物,我們也該好好珍惜,畢竟他們真的是少數。


2015/7/26發表於民報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