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初談心理劇-暖身,暖心,暖癒

作者 臨床心理師 王思涵
2015/08/24



  有很多朋友詢問,什麼是心理劇?是演戲嗎?是舞台劇嗎?要上台表演嗎?

  「心理劇是一種可以讓你練習怎麼過人生,但不會因為犯錯而被處罰的方法。(K.B.Tauvon1998/2002)」

  事實上,心理劇包含了舞台的元素,但主要並非是一種表演,而是一種透過將內心世界以具象化的手法,呈現於外在世界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也可以說是一種表達性的心理治療,跟繪畫、沙遊都有共通的元素,以下透過案例的方式,讓大家更能明白心理劇是如何將個人的故事透過分享、演出,進一步達到看見、對話、療癒,這樣的過程。

  晴晴是個20歲的大學生,原本正是花樣年華,而她卻在18歲的一場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她最好的朋友,從那時開始,開始睡不好,覺得無助,毫無希望,而人生的色彩彷彿蒙上了一層霾霧。那一年她剛拿到機車駕照,載著自己最好的朋友要去市區玩,卻在命運的安排下遇上了闖紅燈的砂石車,朋友當場死亡,而晴晴自己在現場昏了過去,入院之後發現奇蹟似的只受到了輕傷。從此之後,晴晴幾乎躲在家裡不願意見人,過了兩年行屍走肉般的生活,憂鬱悲傷,在治療師建議之下,她參加了心理劇的治療團體。

   在那場心理劇之中,晴晴被團體選為主角,導演安排她在心理劇當中可以超越現實,原本真實的朋友雖然已經去世,但透過輔角的協助下,晴晴重新與自己最好的朋友相見,晴晴演出跟好友相處的過往時光,然後重新演出了車禍的那個場景,晴晴與她相見,伸出雙手擁抱著她,放聲痛哭,也終於說出那份沒能說出的歉意,悲痛,對自己的生氣,還有對朋友的情感,最後道別。
  在晴晴扮演好友時,透過好友說出了對於晴晴現況的不捨與擔憂,在結束情緒的宣洩之後,導演帶領晴晴做出與好友道別的對話,他們回顧過往的美好友誼,好友向晴晴訴說感謝,也給予祝福,為這份未曾妥善處理的關係進行收尾,也幫晴晴把心中深層的傷口重新整理,用心理劇的方式做包紮。

    心理劇是一種團體心理治療的方法,治療師(導演)和案主(主角)可以在當下「共同創造」一個主角想探索的情境,並邀請所有團體成員演出相關角色,一起見證主角帶出的議題,從角色扮演中獲得體認。整個過程分為「暖身」、「演出」與「分享」三個階段。就像上述的例子,主角心中有個未完的遺憾,而那樣的遺憾並非文字可形容,也不是單純口語可以安慰的,藉由行動與演出,主角真實感受到了那份情感。團體像是一個容器,呈現蘊藏著主角所展現出了和主角不願展現出的內心世界,而團體所給予的包容,讓主角能夠自在地呈現出自己的經驗與探索內在的限制,逐漸從被綑綁的自我與難以掙脫的牢籠中釋放出來,最後透過團體的分享,彼此分享心中的觸動,給予主角一個安全且過度不干涉的寧靜療養時間。心理劇不只可以處理哀傷失落的議題,也能夠幫助主角們進行自我探索,或是針對家庭成長經驗進行整理,也可能透過團體的方式,進行人際互動技巧的學習。

  心理劇強調自發性與創造性,所以每一場劇既獨特又能觸動人心。參與者並非抽離自我、只在外面旁觀,而是與大家一起走過這段旅程、分享自己的真實故事。心理劇最有魅力的地方正在這裡,「它讓我們在可以安全信任的情境中經歷成為一個人的過程,包括導演在內。因為導演也是人,可能和大家有相似的感受與知覺,願意與團體成員分享自己的觸動,並一起創造出各式各樣的體驗。」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