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提供:Blogger.
RSS

心理劇的閱卷者思維

2016年將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辦的美國心理劇年會
去年還在美國的時候,有機會擔任美國心理劇考核委員會的閱卷成員,所以今年6月受台灣心理劇學會的邀請,跟心理劇的受訓者及訓練師分享我身為閱卷者的思維。
首先,無論美國,或是未來台灣的制度,考核制度都應該是協助受訓者,接受適當的訓練,並且依照制度完成考核。重點在於訓練的過程,不在於考核的結果。真正的考核,就我的觀點,不是來自於考官,而是來自於自我的反思與改進,也來自於成員的回饋。當上導演或是訓練師,是持續的責任,任重道遠。我當天有說了一句話,美國的考核制度,是要「協助」受訓者順利完成訓練跟考核,每一個完成基本需求的受訓者,都會順利完成考核。拿到導演的認證,只是對自己的一個肯定,但你只是拿到「入場卷」,進到心理劇的大家庭。
其次,受訓者對自己受訓實事求是的誠實,訓練師對自己教學的責任感,是維繫訓練品質,也是促進教學相長的重要元素。如果受訓者只是把考核的「基本要求」當成最高要求,那受訓者會侷限自己的發展性。受訓者應該把握自己受訓過程中,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去看不同的導劇風格,比較不同的治療哲學,然後比對自己的個性,才能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性。如果訓練師,只是把自己的受訓者抓的緊緊,口頭上鼓勵,實際上卻又不支持自己的受訓者去體驗其他訓練師的風格,在心理劇的Tele效果下,會壓抑受訓者的自發性。這是受訓師跟訓練者的交互投射性認同(我想應該是tele的進階版),結果看似良好的師徒制,但其實只是彼此都限制了對方自我提昇的可能性。受訓者跟訓練師可以常常彼此角色交換,甚至會心,才能真正地形成「訓練同盟」。
最後,反覆提醒自己喚起自發性與創造力。如果身為受訓者,或身為訓練師,只是固著在固定的學習或教學模式,讓模仿,變成了只是簡化的複製,讓傳承或督導,成為一種標準化的檢討過程,那都會讓彼此都失去更寶貴的心理劇精神:神性。神性應該彰顯在每一段受訓的歷程,如果只是看了780小時類似的劇,或是接受很制式化的體驗或是訓練課程,請從現在開始,不斷地反思,這是我(受訓者或訓練師)真正想要的嗎?
「為什麼是心理劇?」我想,是一個可以持續反覆向受訓者自身提問的問題。也祝福各位心理劇的同行者,都能享受這個成長的歷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